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不断发展与锻炼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多渗透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思考探究,也要鼓励大家多就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质疑。这些都说明学生有过积极思考,在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渐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这些要素都可以为知识教学的展开带来推动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思考的欲望,并且会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和对于课程的安排来积极融入到对于问题的探究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具备十分重要,这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相关问题,并且可以提出一些独立的、有一定依据的见解的依托。问题意识的具备也会辅助学生在知识获知上效率更高,是对于实际教学过程的一种极大的推进。
一、正确处理师生间主客体关系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效的处理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这是一个基本点。课堂上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要有充分的保障,教师则是学生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的引导者。只有首先对于师生各自在课堂上应当扮演的关系有良好确立,课堂教学的展开形式以及侧重点才能够有基本保障。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还是在创设学习任务时都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考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积极的培养空间。
如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则两腰也相等。此时,因对所判定的三角形还没有判断出其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故而不能选择“底角”、“腰”这类名词来形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还不成熟的思考教师要灵活处理,这也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的一种方式。教师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观点,不但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定理理解也无法深入。如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讨论,再进行点拨,效果会更好。这样的做法充分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得到了良好发挥。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有效渗透
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维方式的有效渗透,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点。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勇于表达一些自己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或者是让学生提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盲目提问,或者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分析都不是有价值的问题或者见解,这也并不是课堂上值得鼓励的提问方式。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展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更善于思考,提出的问题也会更有价值。
如三角形的特点、二次函数、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正多边形和圆等等,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只是从个别现象出发,而不是一开始就接触共性,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个别中去探究到共性。从一般到特殊是要引导学生以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问题,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就是“一般”,通过这些定理或是判定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也是一个教学范畴。不少学生其实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见解,但是,他们对于提问的方式缺乏有效掌握,提问的内容也没有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疑惑,这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上的一个障碍。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更好的提问能力,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方式以及提问的切入点,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或者分享的观点才能够思路清晰、表意明确。
如在方程的学习中,学生就提出来这样的问题:“8=20-12是方程吗?”这个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学生对于方程的定义没有充分领会,教师可以以问题“什么是方程,方程应具有哪些条件”来引导,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会对方程的实质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更好的提问技巧,比如,可以提出联想式问题,如在学相似三角形的学习中,提出“能否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定理来研究相似三角形”,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中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来提出问题等。掌握提问方法和技巧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质量更高。
结语
问题意识的具备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教学过程有更浓厚的参与热情,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以及具体的学习问题也会有自己的思考与探究。问题意识的形成还能够引导学生有效提问,有效表达自己的质疑和观点,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环节。加强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同样是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黄晓芬.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4(23).
[2] 才延芳. 创新,数学课堂永远鲜活的主题[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6).
[3] 董芹. 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浅析[J]. 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思考的欲望,并且会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和对于课程的安排来积极融入到对于问题的探究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具备十分重要,这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相关问题,并且可以提出一些独立的、有一定依据的见解的依托。问题意识的具备也会辅助学生在知识获知上效率更高,是对于实际教学过程的一种极大的推进。
一、正确处理师生间主客体关系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效的处理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这是一个基本点。课堂上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要有充分的保障,教师则是学生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的引导者。只有首先对于师生各自在课堂上应当扮演的关系有良好确立,课堂教学的展开形式以及侧重点才能够有基本保障。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还是在创设学习任务时都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考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积极的培养空间。
如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则两腰也相等。此时,因对所判定的三角形还没有判断出其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故而不能选择“底角”、“腰”这类名词来形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还不成熟的思考教师要灵活处理,这也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的一种方式。教师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观点,不但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定理理解也无法深入。如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讨论,再进行点拨,效果会更好。这样的做法充分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得到了良好发挥。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有效渗透
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维方式的有效渗透,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点。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勇于表达一些自己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或者是让学生提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盲目提问,或者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分析都不是有价值的问题或者见解,这也并不是课堂上值得鼓励的提问方式。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展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更善于思考,提出的问题也会更有价值。
如三角形的特点、二次函数、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正多边形和圆等等,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只是从个别现象出发,而不是一开始就接触共性,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个别中去探究到共性。从一般到特殊是要引导学生以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问题,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就是“一般”,通过这些定理或是判定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也是一个教学范畴。不少学生其实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见解,但是,他们对于提问的方式缺乏有效掌握,提问的内容也没有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疑惑,这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上的一个障碍。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更好的提问能力,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方式以及提问的切入点,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或者分享的观点才能够思路清晰、表意明确。
如在方程的学习中,学生就提出来这样的问题:“8=20-12是方程吗?”这个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学生对于方程的定义没有充分领会,教师可以以问题“什么是方程,方程应具有哪些条件”来引导,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会对方程的实质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更好的提问技巧,比如,可以提出联想式问题,如在学相似三角形的学习中,提出“能否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定理来研究相似三角形”,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中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来提出问题等。掌握提问方法和技巧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质量更高。
结语
问题意识的具备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教学过程有更浓厚的参与热情,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以及具体的学习问题也会有自己的思考与探究。问题意识的形成还能够引导学生有效提问,有效表达自己的质疑和观点,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环节。加强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同样是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黄晓芬.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4(23).
[2] 才延芳. 创新,数学课堂永远鲜活的主题[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6).
[3] 董芹. 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浅析[J]. 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