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视野下的当代建筑创作手法初探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中国城市的面貌基本趋于统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城市格局已完全同中国传统城市营造观念的图景相去甚远。在这种背景下,基于本土建筑和地域文化的视角,极力想要思考我们的建筑应该走向何方、我们的地域文化将如何延续。文章以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为楔入点,对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创作手法及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地域性 民居 建筑创作 保护和发展
  自20世纪起,建筑进入了现代主义。城市的面貌从上个世纪的古朴发展为以现代美学为基础、以功能、空间、结构、表皮为内容的混合巨型建筑体系。纵观建筑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建筑的产生源于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其文化和历史的根源在于技术革命。然而在中国,没有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甚至在中国的科技文化体系中也没有相关的基因。自然,现代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不可能发生在中国,肯定也不会产生与中国的文化、哲学、价值观念想吻合的现代城市和城市建筑。但是,21世纪以来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较之传统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根源在于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转变。于是,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产生了现代中国建筑和城市规划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城市格局、建筑发展、本土建筑的创作、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传统建筑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在城市中已很难看到有传统特色的低层民居,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越来越少,城市的类型特征正在逐步消失。这种潮流不仅将城市淹没,而且正慢慢扑向尚且还保留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和乡村,其结果如何?是同我们现在的城市一样,还是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也能够得到延续和传承?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1.地区视野下的地域建筑现状
  地域文化,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难于定义的概念。首先,由于地域差异比较大,如东西差异、南北差异,这在地理上就决定了文化种类的多元性。文化是一个复杂概念,《辞海》综合了各种观点,给文化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即“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地域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物质承载者,从类型学来说,它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生活的容器。单纯的建筑作为类型的浅层次表现,可以说是由其物质特征所决定的,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构成元素。而深层次的元素则是人类的记忆,意大利建筑师罗西曾指出“城市建筑在类型学的层面是一种表现形式,而背后深藏的却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它根植于人类记忆之中,超越了物质载体所能的承受度”。正如我们看到传统的四合院,就知道这是北方民居;看到庑殿顶,就知道这是官式建筑;看到苏州园林,就知道这是江南建筑;看到马头墙就知道是徽州民居。而地域建筑的深层次内涵,笔者以为可从多个层次去认知,现结合相关范例进行初步的分析。
  在多元化思想影響下,当代中国的地域建筑的物质特征之区域差异已经大大弱化。以马头墙为特色的徽派建筑在住宅上盛行(参见图1),陕北窑洞也在逐渐变化(但新技术运用也改变了原有的居住物理环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的建筑价值观念虽表达出建筑师的某种喜好,然而其对建筑所生长的文化土壤则造成一种忽视。在这种形势下,地域建筑必然也会像城市中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一般,逐步使我们失去对地域文化的深层次记忆。
  2、地域建筑创作中的物质文化特征及构成要素
  地域建筑的特征包含物质层面和文化层面,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载体。建筑特征的表现,从时代的角度看,分为社会特征和文化特征。社会特征包括各时期的社会特征,即历史特征;而文化特征主要是指某特定建筑承载着某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因素等。从建筑本身角度看,则分为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从技术方面看,除了有平面、结构、构造、材料特征,还有气候、地理、地貌特征等。建筑的特征表现中,一般说来,物质技术容易得到反映,而精神意识较难表现,最难表达的则是它的文化内涵。例如,在一座建筑中,外表的建筑形象、细部、装饰和平面功能、结构、构造、材料等技术手段,易于表现。但其文化内涵,必然精神面貌、性格、气质等因子,由于蕴藏在建筑的深层而很难探知。
  (1)浅层次表现。主要指易见易现的一种特征表现,如平面布局、结构构造、材料、气候、地貌以及外形、细部、构件、装饰装修、色彩、花纹、图案等。这些元素的技术性较多,直观性强,因而较易感知,在建筑创作中也容易运用,学界称它为抄袭或叫模仿行为。
  (2)中层次表现。它比浅层次深入一步,但它也不能从建筑遗产中直接获得,需要经过摸索、综合,找到一些可以作为典型性的特征,例如符号、象征、寓意、手法、经验等都属于这一类。
  (3)高层次表现。这是深入到文化内涵的一种建筑特征表现。它与上述文化特征紧密相联。但由于它属于精神范畴,因此,它更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自然形成或由建筑外表直接反映。它必须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总结、创造,提炼,才能够逐步形成。它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气质、风貌、性格中,通常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筑物的历史时代特征;二是建筑物的民族特征及地域特征;三是建筑物的个性特征,就是建筑物本身所反映的独有气质、风格和深层含意,包括技术、艺术、环境等独有的特点。也就是说,建筑的高层次表现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优秀的独创性高层次文化特征表现的建筑物能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2.1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地域元素
  地域元素在地域建筑创作中,主要指文化要素(民风民俗、社会历史)和自然要素这两个方面。人类建造物的原始目的是抵御自然灾害、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利于族群的发展。其中,首要考虑的是地理自然因素。如湘西的吊脚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湘西由于多山少平地,河流较多且雨季洪水泛滥,故而将房屋建在坡地。这样,吊脚楼以其“地不平,天平”独特形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出了应对。另外,当一个部族在稳定发展之后,自然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居住文化、民风民俗,这也会对建筑产生极大影响。例如川西山区的羌寨碉楼,同样是建在山坡上,采用多层的布局模式:底层主要用于养殖牲畜和满足辅助的生活要求,上层住人,建筑多开窄小的洞窗。这一方面反映了建筑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内向型的家庭文化。建筑的原始功能同自然和居住文化结合之后,所表达出的形象同城市建筑孑然不同。出于对功能和需求的考量,城市的大尺度表达的是一种群体的发展需求(基于广义上的文化或者政治、经济的要求),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深度改造;而民居和民居聚落,彰显的是一个家庭单位或者聚居群体或族群对自然的适应和由此而生的建筑特征和文化意象。   2.1.1.地域建筑创作中的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是建筑建立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地理条件、气候因素、水文、环境生态等。这些条件都客观存在于硬质层面上,决定着地域建筑的生长土壤。有什么样的地理条件,自然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形式。比如,陕北的黄土厚实紧密、结构强度高、气候干燥少雨,自然就产生了窑洞这样具有特色的乡土建筑形式;湘西多山少平地盛产木材,雨水丰沛,孕育了吊脚楼这样的类杆欄式建筑。从这个层面上解读自然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可能不全面。这是因为建筑应对自然的形式不只是与自然相融,同样也存在着改造自然以适应建筑的建筑生成方式,此种方式更适合对大型建筑群体生成手段的描述(例如城市和城市群)。从单体建筑或者群落聚居建筑群的相关研究来看,其应对方式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较多的例证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从21世纪来看待这些技术和手段,虽行之有效,但都是低技术的创作。当然,在前述背景下讨论地域建筑创作之中的自然因素,对于剖析民居建筑形式的成因也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实践的作用。
  2.1.2.地域建筑创作中的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是建筑的精华和最本质的特征。这种特征是建筑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表现。特征是一种类型,存在于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它不能单独存在,需要物质为载体。建筑的物质性就是建筑文化存在的物质表征,如建筑群体、建筑单体、细部、装饰甚至色彩。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则表现出一种建筑的精神性也叫深层次文化,如民风民俗、建筑的象征性、建筑图腾。
  文化要素的形成同自然要素也有一定关系。建筑适应自然要素之后,形成一种建筑的生成法则,然后逐步形成了家庭居住建筑和聚落建筑的文化。浅层次的文化表征主要是一种技术和材料层面,例如四川民居的穿斗式、吊脚楼的杆欄式、遗迹陕北窑洞的穴居。当剖开这些表象,其又表现出一种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的本源。当建筑超脱物质,形成独特文化时,物质的表征已不能涵盖文化的特质了。正如罗西所言“建筑的本质是一种类型,根植于人类的深层次记忆之中,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地域建筑就是地域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类型转述,通过建筑的具体形式(结构、空间形态、建筑群体布局)来表现地域文化。
  综上,从自然和文化两个因素来解读地域建筑,最关键还是期望揭示出地域建筑生成的规划和法则并为设计提供指导。
  3.当前视野下的地域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地域建筑建筑创作在当下作为本土建筑研究的一个方向,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具有相当大的内涵。当我们站在现代建筑视角上来观察这些建筑现象时,不难发现,地域建筑中包含着太多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特征、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如此丰富的土壤之中应该长出什么样的建筑,肯定值得我们深思。而反观当下建筑的模仿和抄袭,深深感到这片“领域”的荒芜。在较深层次上分析了地域建筑所根植的土壤和所具有的建筑特征之后,我们应采取何种手法手段将地域文化转述为现代的建筑语言并加以运用,将人类記忆深处的地域类型通过建筑语汇加以诠释呢?笔者不揣冒昧地提出四种思路益以资方家指正。
  (1)侧重于环境协调的地域建筑创作,主要指注重地域自然环境与地域建筑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的相互协调的地域建筑思想,以此反映出建筑的地区性、场所性等个性。
  (2)侧重于技术革新与地方材料运用的地域建筑创作观,主要指创作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运用当地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来进行地域建筑创作的思想。
  (3)侧重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地域建筑创作观,主要指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乡土建筑文化中继承、转化和提炼出新的“民族形式”或新乡土建筑风格的建筑思想。
  (4)侧重于少数民族建筑创新的地域建筑创作,主要指我国民族地区建筑形式进行创新的建筑思想。
  以上四种方式,只是将一些手段用于地域建筑创作,其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在于对传统的关注、对地域原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对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达到对原生地域文化的还原和更新,避免用全新的建筑形式加以替代以导致对原生地域文化的抹杀和毁灭。
  地域文化保护(广义上是指人文层面上的民俗、地域生产生活文化,狭义上是指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旨在保全文化的多样性,让植根于中国土地上的众多民居聚落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居住文化、人文理念、建筑文化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延续和发展,让这些在地域文化中浸润成长的“人”,能够找到自己的土壤,能够找到自己记忆深处的地域图景。
  总之,当前的地域建筑创作手法,最主要的是对地域文化及其所根植的土壤的理解。只有充分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意向性,通过自己的转述而表达为建筑创作的语言来进行建筑创作;同时还需要抓住文化的类型特质,对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加以考量,才能既延续和保护了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文化的更新作出新贡献,这样的地域建筑创作路径才会对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元鼎.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J].华中建筑,2010(1).
  [2]罗德启.模仿拼接到融合创新——中国西南地域建筑创作历程与途径[J].建筑学报,2010(7).
  [3]李军环,谢娇.川西嘉绒藏寨民居初探——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0(12).
  [4]梅洪元,张向宁,朱莹.回归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本源[J].建筑学报,2010(11).
  [5]周练,沈守云,廖秋林.风景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与创作——以南宁青秀山凤凰塔改造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0(2).
  [6]闫波,张兴国,谭文勇.当代中国建筑师及其地域建筑创作思想初探[J].新建筑,2010(6).
  [7]陈尚峰.地域性建筑创作浅探[J].华中建筑,2010(4).
其他文献
氢冷器是汽轮机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发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保证发电机的有效运转。其运行工况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保证最好的换热效果是电厂节能的重要途径。而换热管是氢冷器的重要换热元件,换热管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氢冷器的换热效率。目前很多氢气冷却器的换热管是白铜管,使用寿命较短,给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下面我们就详细说明一下不锈钢换热管不仅可以替代白铜管,而
期刊
[摘要]生活本来并不复杂,只是我们的轨道偏离得太远,如此越来越多的弯曲造成了复杂的现状。潜意识绘画是关注人类心理的一个表达方法。如果可以回归到事物本来的规律中运行,我想会大大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潜意识的观察与分析作简要叙述探讨。  [关键词] 知觉 直觉 感情 思维 接受 消化 转化 预知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在古老的希腊,人类就已经发现了美学
期刊
摘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是电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本文以单位电量内部收益,售电量增长率为基础,建立电网工程项目可研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为开展电网工程项目的可研财务评价夯实基础。  关键词:单位电量内部收益,售电量增长率,可研财务评价模型  一、引言  由“输配分离”的电力体制改革趋势可见,未来电网公司将以政府核准的输配电收入为主要收
期刊
作者简介:高水静(1980— ),女,硕士,讲师,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学生工作秘书,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 “新型墙体材料”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墙体材料粘土实心砖而提出的,是我国在墙体材料改革时期出现的专门名称。本文分析了新型墙体材料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必要性,围绕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建筑业与绿色建材的共同发展提供一定的
期刊
[摘要]:对于机械可靠性设计研究主要研究部分是在物理部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可靠性试验,之后对实验结果作出评价分析,最后建立合理的模型,这样便能够在初期大概得出机械产品状况,为进一步研制和以后使用打下基础,在保证机械产品设计可靠性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能节省人们的时间和投入成本。  [关键词]:机械产品 可靠性设计 灵敏度设计  1、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机械可靠性指的是在相同条件和相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通信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对各通信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精确的分析,验证了用电信息采集组网方案的可行性,为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组网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通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5.853 文献标志码:B...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采集系统接入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和采集系统功能实
期刊
【摘要】  背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已深处或濒临工作倦怠的边缘[1]。  目的:为了掌握上海市中心城区商务楼宇员工心理健康现况与水平,为辖区员工提供员工心理支持(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EAP)服务,探索实施路径与方法。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静安区11幢商务楼宇,员工1035人,对其一般心理健康和抑郁水平进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我国的体育伦理学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在大量的文献中总结出了几个体育伦理的关键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体育伦理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伦理 规范  当代世界体育被置于市场经济中,一方面在应用和展示着新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日益加重的精神和道德危机,从而使体育伦理学面这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中国体育飞速发展的事实和前进中
期刊
【摘要】:铝合金因易加工、耐久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一系列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和军事等领域,传统的钎焊方法连接铝合金易产生夹渣等致密性缺陷。接触反应钎焊是一种兼备扩散焊和钎焊优点的连接方法,对结合面精度要求不高,压力小且形成接头的强度高。因此,研究铝和铝合金的接触反应钎焊,无论从铝合金的工程应用方面,还是从完善接触反应钎焊理论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铝合金 接触反应钎焊 强度  
期刊
[摘要]:本文对AutoCAD软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提出了AutoCAD的概念以及意义,在机械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AutoCAD 机械工程 集成化开发 变量集合技术  机械工程离不开设计,在传统的模式里,设计人员通过绘画来体现机械的模型, 但却只有二维的效果,抽象性太强,只能通过想象来表达模型的轮廓。现在,在机械工程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