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范围、产量指标、土壤基础条件、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淮北地区夏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夏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35-02
玉米是淮北地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通过玉米振兴计划、玉米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玉米面积和单产都逐年增加,面积和总产都仅次于小麦,成为淮北地区第二大粮食作物。以濉溪县为例,全县约12.5万hm2耕地,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3万hm2(占夏种面积的33%),单产5 775kg/hm2,总产17.3万t;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6.91万hm2(占夏种面积的55.5%),单产7 530kg/hm2,总产52.1万t。2013最高单产为南坪镇朱口村一农户0.4hm2高产田,单产达12 045kg/hm2。
为充分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发展玉米标准化生产,确保粮食安全,2011-2013年,濉溪县承担了安徽省“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濉溪县夏玉米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玉米标准化试验示范,归纳出淮北地区夏玉米单产700kg/667m2标准化栽培技术。
1 产量指标
单产700kg/667m2。产量结构为:4 800~5 000穗/667m2、500~520粒/穗、千粒重320~340g,单穗粒重140~150g。
2 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5.0g/kg,碱解氮≥12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200mg/kg,耕层厚度≥20cm,土壤通透性好;水源充足,具备灌、排水设施条件。如土壤肥力条件低于上述指标,可通过加大施肥量来供给。
3 播前准备
3.1 备足肥料 根据玉米生长需要结合当地基础肥力,每667m2约需施氮(N)21kg、磷(P2O5)7kg、钾(K2O)15kg,约折合尿素(N46%)46kg、磷肥(P2O512%)60kg、硫酸钾(K2O 50%)30kg。如施用复合肥和专用肥,可按以上数量折算搭配使用。另外,硫酸锌1kg,有机肥1 000kg。有机肥1 000~2 000kg/667m2、化肥中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30%作基肥,其余氮肥作追肥。
3.2 选好良种 选用已通过审定并在当地推广种植的紧凑型、中穗型、中晚熟、抗逆性强的耐密植高产稳产杂交品种,生育期以100~110d为宜,并且要取得植物检疫证书。如近年在本地种植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郑单958、中科11号、浚单29等。种子质量要好,纯度≥97%,净度≥99%,发芽率≥95%,含水量≤13%。全部使用包衣种。
4 科学播种
4.1 播期 6月15~17日。科学依据:一是可避开粗缩病;二是避开7月下旬高温热害;三是避开强对流天气;四是后期灌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获得高产。
4.2 密度 耐密型品种按5 000株/667m2左右。播种量(kg/667m2)=基本苗(株/667m2)/每kg种子粒数×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4.3 播种方式 使用种肥一体播种机板茬条播,等行距60cm,播种深度4~5cm,东西行向更好。种肥一体播种时,种肥距离要大于15cm,以免烧根。
4.4 播种质量 播种要做到墒情好,深浅一致,覆土严密,确保苗齐、苗全。播种时要求耕层土壤水分含量在18%以上,如土壤墒情达不到要求则应采取抗旱措施进行播种。
5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要严格选择除草剂种类,准确控制用量。
5.1 播后苗前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每667m2用40%乙莠水量200~300mL或50%乙草胺乳油100~120mL对水30~50kg,均匀喷洒地面。注意遇旱要适当加大水量。
5.2 苗期除草 玉米进入拔节期前,每667m2用38%莠去津悬浮剂100~200mL+40%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mL,或40%乙莠水(2∶3)150~200mL+40%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mL,喷雾除草。
6 加强田管
6.1 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拔节这一阶段为(下转132页)(上接35页)苗期。苗期经历25d左右。
6.1.1 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的时间要因地、因苗、因时而定。通常3片可见叶时间苗,5片可见叶时定苗。定苗比计划密度多留苗5%,之后田间管理中拔除病弱株。
6.1.2 酌情追肥 对未施基肥或种肥的田块,在定苗后至拔节期,可将全部磷、钾肥和总氮量的30%施下,以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对已施基肥或种肥的,苗期可不追肥。苗期追肥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施肥深度大于5cm,距玉米植株15~20cm处,覆土盖严,提高肥效。
6.1.3 防旱、排涝 玉米苗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0%。种子发芽到出苗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出苗后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遇旱需浇水,但不可大水漫灌。灌水量每次40m3/667m2为宜。如苗期遇涝应及时挖沟排水,避免涝渍,并及时中耕,以便缓苗。
6.1.4 防治病虫 玉米苗期虫害主要为地老虎、蚜虫、蓟马等。玉米出苗后可用2.5%的敌杀死800~1 000倍,于傍晚喷洒苗行地面,或配成0.05%的毒砂撒于苗行两侧,防治地老虎。用10%吡虫啉20g对水30kg喷洒苗心防治蚜虫、蓟马等。近年我县玉米苗期已发现二点委夜蛾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危害夏玉米苗的高峰期。可用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喷雾杀灭成虫;选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200倍液,全田均匀喷雾防治幼虫。玉米苗期易受病毒侵染,发生粗缩病,要及时消灭田间和四周的灰飞虱,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 6.2 穗期管理 从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为穗期。穗期约经历35d左右。
6.2.1 拔除病、弱株 玉米拔节后及早拔除病、弱株,以提高群体质量。近年来部分田块发生较重的有茎腐病、瘤黑粉病等,发现少量病株应尽早拔除,带离田间,晒干焚烧。
6.2.2 重施穗肥 穗肥占氮肥总追施量的50%,可每667m2追施尿素15~20kg。施肥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距离玉米行15~20cm,条施或穴施。缺墒时应施后随时灌溉,提高肥效。
6.2.3 防旱、排涝 玉米穗期需水量较多,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5%为宜。此期要注意两次关键水。第1次在大喇叭口前后,正是追攻穗肥适期,如遇到干旱,当0~40cm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相对含水量70%时,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以利于发挥肥效,促进气生根生长,增强光合效率。第2次在抽雄前后,易形成“卡脖子旱”,影响抽雄、授粉。如遇涝渍,会影响根系活力,导致大幅度减产,应及时排除。
6.2.4 防病虫 夏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弯孢霉叶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应适时进行防治。
6.2.5 防倒伏 中耕培土,促进气生根发育,增强植株抗根倒能力;增施钾肥,促进茎秆发育,提高茎秆强度,防止玉米株倒伏;苗期蹲苗,控制基部茎节旺长和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倒伏几率;用金得乐、玉黄金、吨田宝等化控剂抑制喷施防止倒伏。但化控药剂的使用时期、浓度及喷施方式等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药害。
6.3 花粒期管理 玉米抽雄到完熟阶段为花粒期。夏玉米花粒期在本地为45d左右。
6.3.1 补施攻粒肥 在雌穗开花期前后注意肥水结合,追施尿素8~10kg/667m2。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还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给。
6.3.2 防旱、排涝 玉米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1次在开花至子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2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但是如遇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6.3.3 防治虫害 玉米抽雄、开花期是玉米螟、棉铃虫、粘虫、蚜虫等多种害虫的并发期,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粘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加50%辛硫磷1 500~2 000倍防治;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g或5%啶虫脒50mL对水30kg喷施。
7 适期收获
玉米应在成熟期适时收获。收获过早产量偏低,品质下降,而且不便收获、脱粒和储放。玉米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蓬松,子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此时收获产量最高。淮北地区夏玉米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收获为宜。收获后及时晾晒。
参考文献
[1]周宗民.夏玉米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9:241-242
[2]陈若礼,王兴于,张存岭.夏玉米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与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J].玉米科学,2006(增刊):112-113
[3]牛峰.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种子科技,2010,3:1-42.
[4]张玉.淮北市玉米高产栽培示范的做法与经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0,21:241-242.
[5]孟凡夫,王相玲,马书房.淮北地区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5(4):20.
(责编:吴祚云)
关键词:夏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35-02
玉米是淮北地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通过玉米振兴计划、玉米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玉米面积和单产都逐年增加,面积和总产都仅次于小麦,成为淮北地区第二大粮食作物。以濉溪县为例,全县约12.5万hm2耕地,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3万hm2(占夏种面积的33%),单产5 775kg/hm2,总产17.3万t;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6.91万hm2(占夏种面积的55.5%),单产7 530kg/hm2,总产52.1万t。2013最高单产为南坪镇朱口村一农户0.4hm2高产田,单产达12 045kg/hm2。
为充分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发展玉米标准化生产,确保粮食安全,2011-2013年,濉溪县承担了安徽省“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濉溪县夏玉米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玉米标准化试验示范,归纳出淮北地区夏玉米单产700kg/667m2标准化栽培技术。
1 产量指标
单产700kg/667m2。产量结构为:4 800~5 000穗/667m2、500~520粒/穗、千粒重320~340g,单穗粒重140~150g。
2 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5.0g/kg,碱解氮≥12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200mg/kg,耕层厚度≥20cm,土壤通透性好;水源充足,具备灌、排水设施条件。如土壤肥力条件低于上述指标,可通过加大施肥量来供给。
3 播前准备
3.1 备足肥料 根据玉米生长需要结合当地基础肥力,每667m2约需施氮(N)21kg、磷(P2O5)7kg、钾(K2O)15kg,约折合尿素(N46%)46kg、磷肥(P2O512%)60kg、硫酸钾(K2O 50%)30kg。如施用复合肥和专用肥,可按以上数量折算搭配使用。另外,硫酸锌1kg,有机肥1 000kg。有机肥1 000~2 000kg/667m2、化肥中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30%作基肥,其余氮肥作追肥。
3.2 选好良种 选用已通过审定并在当地推广种植的紧凑型、中穗型、中晚熟、抗逆性强的耐密植高产稳产杂交品种,生育期以100~110d为宜,并且要取得植物检疫证书。如近年在本地种植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郑单958、中科11号、浚单29等。种子质量要好,纯度≥97%,净度≥99%,发芽率≥95%,含水量≤13%。全部使用包衣种。
4 科学播种
4.1 播期 6月15~17日。科学依据:一是可避开粗缩病;二是避开7月下旬高温热害;三是避开强对流天气;四是后期灌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获得高产。
4.2 密度 耐密型品种按5 000株/667m2左右。播种量(kg/667m2)=基本苗(株/667m2)/每kg种子粒数×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4.3 播种方式 使用种肥一体播种机板茬条播,等行距60cm,播种深度4~5cm,东西行向更好。种肥一体播种时,种肥距离要大于15cm,以免烧根。
4.4 播种质量 播种要做到墒情好,深浅一致,覆土严密,确保苗齐、苗全。播种时要求耕层土壤水分含量在18%以上,如土壤墒情达不到要求则应采取抗旱措施进行播种。
5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要严格选择除草剂种类,准确控制用量。
5.1 播后苗前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每667m2用40%乙莠水量200~300mL或50%乙草胺乳油100~120mL对水30~50kg,均匀喷洒地面。注意遇旱要适当加大水量。
5.2 苗期除草 玉米进入拔节期前,每667m2用38%莠去津悬浮剂100~200mL+40%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mL,或40%乙莠水(2∶3)150~200mL+40%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mL,喷雾除草。
6 加强田管
6.1 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拔节这一阶段为(下转132页)(上接35页)苗期。苗期经历25d左右。
6.1.1 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的时间要因地、因苗、因时而定。通常3片可见叶时间苗,5片可见叶时定苗。定苗比计划密度多留苗5%,之后田间管理中拔除病弱株。
6.1.2 酌情追肥 对未施基肥或种肥的田块,在定苗后至拔节期,可将全部磷、钾肥和总氮量的30%施下,以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对已施基肥或种肥的,苗期可不追肥。苗期追肥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施肥深度大于5cm,距玉米植株15~20cm处,覆土盖严,提高肥效。
6.1.3 防旱、排涝 玉米苗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0%。种子发芽到出苗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出苗后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遇旱需浇水,但不可大水漫灌。灌水量每次40m3/667m2为宜。如苗期遇涝应及时挖沟排水,避免涝渍,并及时中耕,以便缓苗。
6.1.4 防治病虫 玉米苗期虫害主要为地老虎、蚜虫、蓟马等。玉米出苗后可用2.5%的敌杀死800~1 000倍,于傍晚喷洒苗行地面,或配成0.05%的毒砂撒于苗行两侧,防治地老虎。用10%吡虫啉20g对水30kg喷洒苗心防治蚜虫、蓟马等。近年我县玉米苗期已发现二点委夜蛾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危害夏玉米苗的高峰期。可用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喷雾杀灭成虫;选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200倍液,全田均匀喷雾防治幼虫。玉米苗期易受病毒侵染,发生粗缩病,要及时消灭田间和四周的灰飞虱,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 6.2 穗期管理 从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为穗期。穗期约经历35d左右。
6.2.1 拔除病、弱株 玉米拔节后及早拔除病、弱株,以提高群体质量。近年来部分田块发生较重的有茎腐病、瘤黑粉病等,发现少量病株应尽早拔除,带离田间,晒干焚烧。
6.2.2 重施穗肥 穗肥占氮肥总追施量的50%,可每667m2追施尿素15~20kg。施肥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距离玉米行15~20cm,条施或穴施。缺墒时应施后随时灌溉,提高肥效。
6.2.3 防旱、排涝 玉米穗期需水量较多,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5%为宜。此期要注意两次关键水。第1次在大喇叭口前后,正是追攻穗肥适期,如遇到干旱,当0~40cm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相对含水量70%时,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以利于发挥肥效,促进气生根生长,增强光合效率。第2次在抽雄前后,易形成“卡脖子旱”,影响抽雄、授粉。如遇涝渍,会影响根系活力,导致大幅度减产,应及时排除。
6.2.4 防病虫 夏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弯孢霉叶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应适时进行防治。
6.2.5 防倒伏 中耕培土,促进气生根发育,增强植株抗根倒能力;增施钾肥,促进茎秆发育,提高茎秆强度,防止玉米株倒伏;苗期蹲苗,控制基部茎节旺长和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倒伏几率;用金得乐、玉黄金、吨田宝等化控剂抑制喷施防止倒伏。但化控药剂的使用时期、浓度及喷施方式等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药害。
6.3 花粒期管理 玉米抽雄到完熟阶段为花粒期。夏玉米花粒期在本地为45d左右。
6.3.1 补施攻粒肥 在雌穗开花期前后注意肥水结合,追施尿素8~10kg/667m2。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还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给。
6.3.2 防旱、排涝 玉米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1次在开花至子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2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但是如遇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6.3.3 防治虫害 玉米抽雄、开花期是玉米螟、棉铃虫、粘虫、蚜虫等多种害虫的并发期,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粘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加50%辛硫磷1 500~2 000倍防治;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g或5%啶虫脒50mL对水30kg喷施。
7 适期收获
玉米应在成熟期适时收获。收获过早产量偏低,品质下降,而且不便收获、脱粒和储放。玉米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蓬松,子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此时收获产量最高。淮北地区夏玉米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收获为宜。收获后及时晾晒。
参考文献
[1]周宗民.夏玉米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9:241-242
[2]陈若礼,王兴于,张存岭.夏玉米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与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J].玉米科学,2006(增刊):112-113
[3]牛峰.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种子科技,2010,3:1-42.
[4]张玉.淮北市玉米高产栽培示范的做法与经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0,21:241-242.
[5]孟凡夫,王相玲,马书房.淮北地区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5(4):20.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