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记者李志明) 在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对已经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起草背景和情况做了说明。
杜鹰指出,在审议这个文件的时候,国务院的领导说,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不是最强的区域之一,就是最强的区域。这个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科教文卫发达、经济实力雄厚。这个区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占全国的11%,GDP占了全国的22.5%,财政收入占全国总量的31.5%。长年累计吸引外资占到全国总量的3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历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这个地区也不负重望,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服务全局、带动周边,加快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两省一市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当前新的形势,制定这样一个文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长三角两省一市自身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我们的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来延伸。如何统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走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以及如何实现和谐发展,加强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制定这样一个文件,第一个意义就是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起点上,来创造新优势、获得新的发展。
第二,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其综合实力进一步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步形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四大板块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东部要率先发展,只有东部率先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三大板块。长三角是我们沿海地区三大引擎之一,一定要加快发展,才能实现全国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三,面对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怎么样进一步提升、提高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三角地区也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加快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们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完善我们的外贸的增长方式;有利于抗御国际上的金融风险,提高我们国家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长三角地区是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地方,这个地方的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有利于为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探路的作用,发挥示范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去年5月15日,温家宝总理亲临上海,在上海主持召开了进一步推出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座谈会。在会上,温家宝总理全面分析了长三角面临的形势,总结了长三角多年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今后长三角地区努力的方向,同时明确,国务院要专门制定一个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
《指导意见》对长三角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到2020年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什么样的区域呢?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叫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第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杜鹰说,《指导意见》专门有一章论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其中也提到了户籍制度的改革。我一直以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一定要水到渠成。城乡两种户籍制度,最终正像上个世纪90年代初粮票的消亡一样。城乡两种户籍制度最后不是被取消的,而是在一些条件具备以后自然消亡的,在这方面两省一市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全国率先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使城市的福利体制货币化,如何提高农村的福利水平。
杜鹰指出,毫无疑问,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上领头羊、在改革开放上排头兵的作用不会减弱,而会进一步地增强。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长三角地区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四句话里。
第一,率先发展。中央要求长三角地区在2012年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率先实现现代化。第二,科学发展。《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更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率先走科学发展之路。第三,一体化发展。要求两省一市要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避免和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整个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第四,促进和谐发展。要求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一定要注意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一些民生问题,加强和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整个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人人共享。
坚持率先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坚持和谐发展,这就是中央对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
杜鹰指出,在审议这个文件的时候,国务院的领导说,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不是最强的区域之一,就是最强的区域。这个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科教文卫发达、经济实力雄厚。这个区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占全国的11%,GDP占了全国的22.5%,财政收入占全国总量的31.5%。长年累计吸引外资占到全国总量的3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历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这个地区也不负重望,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服务全局、带动周边,加快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两省一市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当前新的形势,制定这样一个文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长三角两省一市自身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我们的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来延伸。如何统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走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以及如何实现和谐发展,加强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制定这样一个文件,第一个意义就是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起点上,来创造新优势、获得新的发展。
第二,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其综合实力进一步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步形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四大板块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东部要率先发展,只有东部率先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三大板块。长三角是我们沿海地区三大引擎之一,一定要加快发展,才能实现全国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三,面对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怎么样进一步提升、提高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三角地区也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加快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们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完善我们的外贸的增长方式;有利于抗御国际上的金融风险,提高我们国家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长三角地区是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地方,这个地方的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有利于为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探路的作用,发挥示范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去年5月15日,温家宝总理亲临上海,在上海主持召开了进一步推出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座谈会。在会上,温家宝总理全面分析了长三角面临的形势,总结了长三角多年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今后长三角地区努力的方向,同时明确,国务院要专门制定一个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
《指导意见》对长三角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到2020年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什么样的区域呢?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叫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第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杜鹰说,《指导意见》专门有一章论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其中也提到了户籍制度的改革。我一直以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一定要水到渠成。城乡两种户籍制度,最终正像上个世纪90年代初粮票的消亡一样。城乡两种户籍制度最后不是被取消的,而是在一些条件具备以后自然消亡的,在这方面两省一市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全国率先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使城市的福利体制货币化,如何提高农村的福利水平。
杜鹰指出,毫无疑问,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上领头羊、在改革开放上排头兵的作用不会减弱,而会进一步地增强。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长三角地区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四句话里。
第一,率先发展。中央要求长三角地区在2012年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率先实现现代化。第二,科学发展。《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更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率先走科学发展之路。第三,一体化发展。要求两省一市要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避免和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整个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第四,促进和谐发展。要求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一定要注意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一些民生问题,加强和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整个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人人共享。
坚持率先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坚持和谐发展,这就是中央对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