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上一期杂志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江苏镇江出土的唐代银质和瓷质茶器的形状及功用。银质茶器出土于镇江市丁卯桥一处唐代银器窖藏,有茶釜、火箸、茶盒、茶则等,瓷质茶器出土于镇江市商贸中心大市口的一处唐代文化地层,有研磨器、茶碗、水注等。
二、宋代茶器
1.宋红陶茶碾
碾:长方形,槽口合弧端尖,上宽下窄;碾轮:宛如车轮状,中心镂空,用以装柄操作。碾槽残长31.4厘米,宽3厘米;碾轮径2厘米(图14)。
宋代斗茶先斗色,再斗汤,斗法是先把半发酵的茶膏以净纸密裹捶碎,而后用碾子碾成细末,放入茶盒内备用。
2.宋陶磨研器
敞口,斜腹,小平底。内腹刻划竖线条,以器里为中心向器口呈放射状分布。高6.7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8.6厘米(图15)。
与唐代一样,宋代无论团饼茶及散茶,皆需碾末点茶,茶研就成了重要的茶具之一。
3.宋褐釉带把陶茶铫
平沿,折腹,平底,口沿上有小短流,一侧有一管状把手,上有一小圆孔,内可装木柄。高6.4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5.5厘米(图16)。
茶铫为煎茶之器,
《萧翼赚兰亭图》再现了煎茶、饮茶所用的茶器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画面为一老一少僮仆正在煎茶备茶,面前放置一长案,案上有一风炉,炉上放置的就是茶铫,老仆左手拿着茶铫的柄,右手持夹搅动茶汤,小僮在分茶,具列(茶床)上放置茶碾轮、茶盏托、茶盒等器具。宋代有关茶铫的诗文较多,最有名的为苏轼《次韵周穜惠石铫》:“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苏轼认为铜铫煎茶带有腥味,铁铫又有涩味,石铫最宜泉水的秉性,并描述了铫的形制,是口部宽,腹部深,有流、有柄、无脚即为平底。
4.宋青白釉八楞形瓷汤瓶
喇叭口,细长颈,八楞形腹,假圈足,肩部一侧设长流,对称处设把手。高24.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5厘米(图17-1)。
铫子用于煎茶,汤瓶用于点茶,点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此汤瓶既用于煮汤,又用于点茶,是将茶粉放入盏内,点泡一些沸水,将茶粉调成稠状,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宣化下八里一座辽墓壁画中反映点茶的场面,绘一张红色高桌,桌上放有茶托、茶盏等,桌前摆一五足火盆,盆内置汤瓶(图17-2)。蔡襄《茶录》云:“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5.南宋褐釉玳瑁斑纹瓷茶盏
敞口,弧腹,圈足,圈足外壁有刮削痕,足低而厚。整器为黑、黄等色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玳瑁斑纹。胎米黄色,疏松,全器施釉,施釉不到底。高5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3厘米(图18)。
玳瑁斑是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窑变结晶釉装饰工艺,在黑釉中呈现出浓淡相间、黑黄等色交织的斑纹,如玳瑁背甲上的色调,斑纹变化多样,绚丽多彩,艳丽高雅。
6.南宋褐釉剪纸贴花纹瓷茶盏
口微敛,下腹内收,饼足略内凹。内壁为剪纸贴飞鹿纹,外壁为玳瑁斑纹。高8.6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5.5厘米(图19)。
剪纸贴画是将剪纸纹样直接贴在含铁量高的底釉器上,再施一层含铁量较低的竹灰釉,入窑高温烧成。
7.南宋褐釉斗笠形瓷茶盏
大敞口,浅腹斜收,小圈足。碗内透出黄褐、蓝、铁锈色的毫毛状流纹,其状如兔毫,外壁为玳瑁斑纹。胎米黄色,疏松,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高5.3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3.1厘米(图20)。
宋代斗茶都采用白茶,以黑褐盏最为适宜观色。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依据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8.南宋褐釉白乳钉纹柳斗瓷罐
卷圆唇,束颈鼓腹,腹下内收,小平底。颈部饰白乳钉纹,上下问以凹弦纹,腹部为柳斗纹。胎褐色,器表无釉,口沿及器内施褐色釉。高9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3.6厘米(图21)。
此罐的用途可能是装茶粉,将茶粉装好后,罐口封起来,扎好储存。
唐宋时期盛行饮茶,士大夫和文人多以饮茶为韵事,他们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及烹茶方法,对茶器也非常重视。镇江出土的唐宋茶器占有一定的数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促进了镇江茶文化的繁荣。
二、宋代茶器
1.宋红陶茶碾
碾:长方形,槽口合弧端尖,上宽下窄;碾轮:宛如车轮状,中心镂空,用以装柄操作。碾槽残长31.4厘米,宽3厘米;碾轮径2厘米(图14)。
宋代斗茶先斗色,再斗汤,斗法是先把半发酵的茶膏以净纸密裹捶碎,而后用碾子碾成细末,放入茶盒内备用。
2.宋陶磨研器
敞口,斜腹,小平底。内腹刻划竖线条,以器里为中心向器口呈放射状分布。高6.7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8.6厘米(图15)。
与唐代一样,宋代无论团饼茶及散茶,皆需碾末点茶,茶研就成了重要的茶具之一。
3.宋褐釉带把陶茶铫
平沿,折腹,平底,口沿上有小短流,一侧有一管状把手,上有一小圆孔,内可装木柄。高6.4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5.5厘米(图16)。
茶铫为煎茶之器,
《萧翼赚兰亭图》再现了煎茶、饮茶所用的茶器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画面为一老一少僮仆正在煎茶备茶,面前放置一长案,案上有一风炉,炉上放置的就是茶铫,老仆左手拿着茶铫的柄,右手持夹搅动茶汤,小僮在分茶,具列(茶床)上放置茶碾轮、茶盏托、茶盒等器具。宋代有关茶铫的诗文较多,最有名的为苏轼《次韵周穜惠石铫》:“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苏轼认为铜铫煎茶带有腥味,铁铫又有涩味,石铫最宜泉水的秉性,并描述了铫的形制,是口部宽,腹部深,有流、有柄、无脚即为平底。
4.宋青白釉八楞形瓷汤瓶
喇叭口,细长颈,八楞形腹,假圈足,肩部一侧设长流,对称处设把手。高24.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5厘米(图17-1)。
铫子用于煎茶,汤瓶用于点茶,点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此汤瓶既用于煮汤,又用于点茶,是将茶粉放入盏内,点泡一些沸水,将茶粉调成稠状,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宣化下八里一座辽墓壁画中反映点茶的场面,绘一张红色高桌,桌上放有茶托、茶盏等,桌前摆一五足火盆,盆内置汤瓶(图17-2)。蔡襄《茶录》云:“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5.南宋褐釉玳瑁斑纹瓷茶盏
敞口,弧腹,圈足,圈足外壁有刮削痕,足低而厚。整器为黑、黄等色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玳瑁斑纹。胎米黄色,疏松,全器施釉,施釉不到底。高5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3厘米(图18)。
玳瑁斑是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窑变结晶釉装饰工艺,在黑釉中呈现出浓淡相间、黑黄等色交织的斑纹,如玳瑁背甲上的色调,斑纹变化多样,绚丽多彩,艳丽高雅。
6.南宋褐釉剪纸贴花纹瓷茶盏
口微敛,下腹内收,饼足略内凹。内壁为剪纸贴飞鹿纹,外壁为玳瑁斑纹。高8.6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5.5厘米(图19)。
剪纸贴画是将剪纸纹样直接贴在含铁量高的底釉器上,再施一层含铁量较低的竹灰釉,入窑高温烧成。
7.南宋褐釉斗笠形瓷茶盏
大敞口,浅腹斜收,小圈足。碗内透出黄褐、蓝、铁锈色的毫毛状流纹,其状如兔毫,外壁为玳瑁斑纹。胎米黄色,疏松,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高5.3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3.1厘米(图20)。
宋代斗茶都采用白茶,以黑褐盏最为适宜观色。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依据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8.南宋褐釉白乳钉纹柳斗瓷罐
卷圆唇,束颈鼓腹,腹下内收,小平底。颈部饰白乳钉纹,上下问以凹弦纹,腹部为柳斗纹。胎褐色,器表无釉,口沿及器内施褐色釉。高9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3.6厘米(图21)。
此罐的用途可能是装茶粉,将茶粉装好后,罐口封起来,扎好储存。
唐宋时期盛行饮茶,士大夫和文人多以饮茶为韵事,他们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及烹茶方法,对茶器也非常重视。镇江出土的唐宋茶器占有一定的数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促进了镇江茶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