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高则文胜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作文训练 立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57-02
  作文在语文考试,尤其是中考语文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得作文者得语文”之言论。但面对如此权重的作文,很多考生却一筹莫展。纵观历年来在作文方面失利的考生,文章往往是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或是艰涩难懂,不知所云;更有甚者,还偏离了主流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反观一些文章,即使文笔不是特别优美,结构不是特别精巧,但立意凸显,体现时代气息,因此获得高分乃至满分。由此可见,作文当以立意为先,意高则文胜。
  一、作文立意的重要性
  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立意的重要性,古人也有过很多精深的论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这个“写志”就是写意。又言:“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即思而得意,意支配辞,这是说作文前要先立好意,语言要根据立意来组织。《文则》中对作文也有过明确的阐述:“文之作也以载事为准。事之载也,以善意为工。”这就是说要写好事,必须先在立意上下功夫。从这个角度而言,立意高低决定了文章的成败,是写文章的关键。在中考作文中,立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章质量,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以及语言的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依据以往的经验,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作文必然会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立意取胜的方法
  中考作文明确要求考生“立意自定”,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但这也令很多考生感到头疼,容易找不着方向。如何才能立意新颖,独具创造性,成为广大考生面临的难题。要依靠立意取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妙处理文题中的虚实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在应试作文中,对于文题的确定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1.虚则实之
  这是针对作文中的“虚”题而言。如果文章的题目是“虚”的,不是具体的事物或事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以具体事物或事件来体现,化“虚”为“实”。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曾说过:“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以烟霞体现山的精神,以草树表达春的精神,以有形表达无形。以2010年北京中考作文为例,作文主题“凝聚”是“虚”物,如何用具体的事物或事件来表现?一位考生选用汶川地震中三个感人的具体事例来体现“凝聚”这一主题,化虚为实。通过母亲、教师和志愿者三个不同的形象,将四面八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彰显生命的美好、人性的伟大。
  2.实则虚之
  对于题目很明确的作文,考生则要学会通过事物表象,抓住其深刻内涵,将实物写出精神,以“实”炼“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胆小的杰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被困的小山包上一小步、一小步往下走,最后获得成功的事件。这是事件叙述,为写“实”。但作者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引申出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认真解决一个个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是以“实”炼“虚”的高明之处。
  (二)学会大小转化
  要从立意上取胜,还要学会大小转化,做到“一粒沙中见世界,浩瀚宇宙说一人”。
  1.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一方法又称为“小题大作”。在作文的过程中,有些题目涉及的范围很小,思维不容易发散。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学会“一粒沙中见世界”的本事,利用小现象去折射日常生活、当下社会,揭示出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而令文意具有厚重感。如某位学生在其作文《鲇鱼跑了》中很好地运用了这个方法。作文前文叙述了鲇鱼如何蹦出木桶,钻入下水道逃逸。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作者在叙述完事件之后,将鲇鱼精神进行升华,提炼出“拼搏中的生命有不可遏止的力量”,以小见大,使得文章灿然生辉。
  2.化大为小,小而又巧
  这一方法又称为“大题小作”。俗话说:“文章要好,话题要小。”唯有“化大为小”才能更好把握主题,下笔成文;唯有“小而又巧”,才能体现立意构思的匠心独运。有些作文题目包含的范围较广,能表现多个主题。这时,则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如若以“三千弱水”比喻作文立意之广,我们只需抓住其中最易把握的“一瓢”,以“一瓢”反映“三千弱水”的特点与本质。以《生活是老师》这一作文题目为例,生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许多方面,如不将其具体化,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记流水账”的现象。要在立意上取胜,则必须化大为小,将范围缩减到生活的某一方面,以点带面,凸显生活的某一主题。如某位学生将“生活”定焦于父母下岗后的生活,集中笔墨突出父母下岗后在艰苦的环境中,如何顽强地面对生活,走出困境,从而使“我”理解到生活的意义,得到生活的启迪。文章以大化小,凸显深意。
  (三)反弹琵琶,独辟蹊径
  反弹琵琶也称为逆向思维,其常见的方法是“旧瓶装新酒”。立足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从新的角度提出独到的见解;或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话锋一转,引起新的话题。如在以“美”为话题的作文中,某位学生叙述了盲人家庭的这样一个场景:“狭窄的小道里,并排走出三个人。中间是一个小男孩,他一只手牵着爸爸,另一只手牵着妈妈”。这本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三口之家的生活场景,但这一场景却因为这个家庭中的父母双盲而变得不同寻常;这本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家庭,但却因男孩的善良、可爱、懂事而显得温馨,其美就美在“三个人一双眼睛”,小男孩使这一平常的场景变为亮丽的风景。
  (四)多维思考,悟出新意
  “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同样的,写作立意也不止一个方向。在立意时要学会多维思考,这样才能悟出新意。如以作文主题“玩”为例,有的学生认为“玩”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快乐,从“玩乐人生”的角度切入,寓意生活中部分人不思进取,以“玩乐”为人生追求,并借此引发对人生本质的议论;有的学生则认为“玩”是耍手段、弄权术,现实生活有些人为一己私利,玩弄别人,殊不知机关算尽终害己,从而悟出人生应多些诚信质朴的真谛;也有的学生从侧面切入,以现实生活中将功利看得过重的人为例,他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为了“事业”一心“求索”,忘记了放松和娱乐,进而提出把功利看得淡一点,学会“玩乐”生活,才能品味生活的真正滋味等。   三、如何进行立意训练
  作文要以立意取胜,单单掌握立意的方法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铺垫。这就要求学生要注意日常训练,在日积月累中提高立意的技巧,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一)深入观察,独立思考
  要提升语文写作能力,必须立足于生活,深入观察,并学会独立思考。主题深刻的文章,对于同一问题或事件的认识或看法往往要比一般的文章高远得多,这都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及独立思考。同样写散步,有些人写平平淡淡的事件,但是莫怀戚借用与母亲、孩子一同散步,引申出对生命的独特思考:“我们不但要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要善待衰老的生命。”借散步表达中年人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使命这一主题,提升了作品《散步》的价值。
  深入观察和思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所以在立意的训练中,应时刻将思考融入观察,从大自然中悟出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哲思。如成熟的麦穗低下头使人想到谦虚;柔弱的水珠能滴穿岩石让人想到坚持;蜜蜂在花丛中忙碌令人想到勤劳;含羞草默默收拢叶片则意味着不要过分张扬等。其次,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件要善于总结概括。比如对于同学中常见的吵架事件,不仅要了解到吵架的原因,还要尝试去分析吵架同学的性格,思考性格与吵架的必然联系,从中得出许多人生道理,如“言语忍,忿自泯”“处处为他人着想是人生第一等学问”“财物轻,怨何生”等。
  (二)立足时代,敢于创新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深入生活,关心时事,锻炼敏锐的触角,在作文中或提出对某类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或引入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使文章耳目一新。以中考作文为例,部分考生以当年的热点为内容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好文章。比如1997年以诚信为内容的《诚信》、2000年以学生减负为主题的《我的梦》、2003年以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病毒为主旨的《信念》、2008年以汶川地震民族力量的凝聚为内容的《我们在一起》,2011年以倡导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升起心中的太阳》等,都是当年的中考高分或满分之作,都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写出了时代的精神,提升了文章的立意。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学会将所述事件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联系起来,力求将事件所表达的中心主题贴近社会的热点。
  在日常的立意训练中,还应有打破陈规的勇气,在广泛观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因为观点独树一帜而亮人眼球。如同样写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如果单从“孔融让梨”“偷吃”的角度写就显得索然无味,如果将这一被咬的苹果与科技时代相联系,把写作对象指向美国苹果公司的巨大成就,则使人耳目一新。
  立意为作文之魂,但凡写作,立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教师在作文指导和训练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感悟时代精神,注意观察生活、独立思考自然万物和社会百态,使纷繁复杂的社会风景成为作文立意的丰富素材。(责编 周翠如)
其他文献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06-02  因教育调研的需要,自2010年以来笔者参加了广西基础教育“MS-EEPO”(有效教育,以下简称EEPO)教学改革试点的培训与监测工作。EEPO具有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容易被中小学一线教师接受等特点,目前正在广西12个市区、县进行试点。它强调课堂教学中
期刊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19-02  在初三年级开设的化学课程具有起步晚、内容多、时间紧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因此大部分的学生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开始初中化学这门重要课程的学习的。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从其本质以及研究方法来看,采用探究式教学无疑是非常合适的。由于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
期刊
【关键词】学校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46-02  人才立校、人才强校,是所有教育人的共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我们暨阳湖实验学校积极主动谋划教师梯队建设,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永恒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校以“水文化”为学校文化核心,以“至善”为办学
期刊
【关键词】高中语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绝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51-01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多,其中称之为绝响又经久不衰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想,这是因为莎翁为此戏剧作品注入了人文主义进步思想的内涵。  一、人文主义进步思想是“爱情”的内涵  《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一出
期刊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51-01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也是班主任工作不变的旋律。相识,相知,相爱,相扶,是美好爱情的四步曲,也同样是班主任工作的四步曲。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谈班主任工作的“爱情四步曲”。  一、相识  快速与学生相识,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关系到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
期刊
【关键词】班级管理 张弛有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52-01  孔子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阐述了在治理国家上所遵守的张驰有道的原则。作为班主任怎样将“管理”和“育人”巧妙地结合起来?我在多年工作中的体会是应做到“张弛有道”。  一、“张”  “张”原意是把弦绷紧, 放在班级管理
期刊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辛勤耕耘在全区教育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这一年,全区教育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努力在“控辍”“扩量”“提质”“保位”“争先”“维稳”
期刊
【关键词】初中数学 因式分解 解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83-01  “因式分解”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其他领域中也有一些独特的使用。本文通过探究其在不同题型中的不同运用,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因式分解法”解题。  一、提取公因式法求算式的值  初中数学求算式的值的题一般都是含有字母的代数式,重点
期刊
——对一种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崇左市高级中学 梁忠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导学案 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16-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于去年开始了对以导学案为依托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一年多来,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谈谈笔者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索感悟,旨在抛砖引玉。
期刊
【关键词】高中化学 导学案 设计编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53-02  导学案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高效教学的要求。2011年我校开始对这一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是结合几个案例,谈谈有关设计与编写化学导学案的一些体会。  有高质量的导学案才能顺利开展导学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