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术后恶心呕吐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之一,其对患者的舒适感及疾病的康复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故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应引起重视,并应对其引起因素进行了解,以为其预防提供依据。
【机 构】
:
317000浙江省台州医院肝胆外科,317000浙江省台州医院肝胆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术后恶心呕吐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之一,其对患者的舒适感及疾病的康复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故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应引起重视,并应对其引起因素进行了解,以为其预防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剖宫产术未发生感染的87例产妇为对照组,对2组可能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体重指数升高、血红蛋白减少、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
有学者提出心理授权即个体体验到的心理状态或认知的综合体,由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和工作影响4种认知格式组成[1].心理授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均有重要影响[2].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最稳定、最核心的态度,而离职意愿是员工离职行为的最佳预测因素.本文通过调查护士心理授权对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来探究心理授权对其工作态度的作用,旨在为管理者提供策略依据,现报道如下。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院急诊科以及大内科、大外科系统的各2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急诊科护士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得分与大内科、大外科相比差异显著;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4个方面.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多种压力源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是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含有不可溶性富磷脂蛋白质物质沉积为特征的弥漫性疾病[2].PAP可致氧化平衡、抗蛋白酶平衡、细胞生长分化、炎性反应等功能改变.本病于1958年首次报道时命名为肺泡蛋白沉积症[3],最常见的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常因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肺心病而死亡
人工气道是临床上应用于机械通气和分泌物引流的重要方法,其对于改善患者的通气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破坏了气道的正常湿化功能[1],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湿化措施以保证气道湿化的满意度.只有了解了气道湿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才能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最佳的气道湿化效果.本文中我们就影响气道湿化满意度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多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反应迟钝有关.其特点是骨折多为粉碎性,由于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多伴有骨质疏松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并伴有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减退,病情尤为危重,治疗与护理更加棘手[1].为了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予以积极治疗和针对性早期康复训练干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34例,综合护理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组实施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综合护理组患者中基本痊愈21例占61.76%,显效4例占11.77%,有效3例占8.82%,总有效率达82.35%;综合护理组的基本痊愈率和
密封瓶内的药液抽吸法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操作法,而传统密封瓶内的药液抽吸法[1]不适用于产气药物的抽吸.头孢他啶为半合成的第3代头孢菌素[2].其抗菌谱广,但注入生理盐水后会产生大量气体,密封瓶内的压力过大,易导致药液至针孔溢出,甚至将注射器的活塞顶出而造成药物浪费和污染注射器.笔者应用U型管原理测量注射用头孢他啶在密封瓶内溶解后产生的压力值,并将药物配制抽吸方法进行改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经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以管理呼吸,一般多采用间接喉镜下行气管插管术,但此方法不适用于某些困难气道患者,困难气道是临床麻醉师常遇到的难题.据报道困难气道导致全身麻醉插管失败的发生率为0.05%~0.35%[1],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因严重的气道困难处理失败约占30%.对于困难气道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清醒盲探法,逆行性引导法,喉罩引导法,纤维光索引导法以及GlideScop
目的 探讨3种常见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分级护理的量化标准.方法 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SI)及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分别在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躁狂症和抑郁症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进行测评,比较客观地对3种常见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的量化测评.结果 3种精神疾病患者N-BPRS量化分值如下.特级护理:精神分裂症(80.66± 1.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