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内容和性质以及它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要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影响。羌族舞蹈以其浓郁的风格特点,迥然不同的舞蹈语言,獨特的舞蹈韵律和涉及羌族多方面生活的多种舞蹈形式,展现了羌族人民的情感和性格,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理来浅析羌族舞蹈与社会经济基础、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羌族;舞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就是“文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一定是社会和历史的,我们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和历史去空谈艺术,相对于政治、法律制度等一样都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文艺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它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一般是通过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社会心理等中介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间接发生的。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舞蹈源远流长,至迟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羌族的舞蹈文化就已有了相当完整的形式和一定的发展。羌族舞蹈从历史发展、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生产劳作中都相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念,向我们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与历史在文艺中的重要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的羌族舞蹈的生态环境及舞蹈动律形成原因
文艺在其内容上总是反映以社会经济基础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跟其他的意识形态相同,文艺也是人们物质生活观念上的“升华物”,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射和回声”。羌族自称“尔玛”,现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市的北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等县。羌族在岷江上游定居后的几千年间,生产方式由游牧为主发展到以农业为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原始氏族社会,血缘和地缘氏族联盟的部落社会,到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社会的巨大变化。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羌族多数聚居在四川岷江上游一带的岷山上,这里地势陡峭,山脉重重,山路更是崎岖狭窄,古羌人是一个极其好战的民族,外来的侵略非常频繁,因此为了防止迫害,他们只能将羌寨建在了高山或者高半山上,居住在这种高高的碉楼中易守难攻,这样独特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目前还保存了一部分下来,故而羌族又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不仅与古羌文化遗存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系列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影响,长期居住在山区的羌族人民,在外出劳作、买卖物资的时候都必须行进在狭窄险要的山路之中,而生产和生活物资等主要都是依靠人力背运,由于上身背负重物,上身手臂的活动自然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羌族舞蹈中,手臂的动作变化是很少的。因在狭窄崎岖的山壁中行走,羌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防止出现山路出现侧滑等情况,他们一般都会侧身紧贴着山壁行走,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羌族舞蹈的“一顺边”的动律由此形成。[]除此之外,如果遇到稍微陡峭一点的路段,就得立即停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实了再行进,如再遇上迷雾或下雨,行走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行走,他们都会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来将一条腿伸出去探探路,在保持身体重心的情况下,另一条腿还得伸出去清路开道。为了保证安全,这种清路的腿部动作还得“向内或向外的划动”,这种特殊的行进方式,锻炼了羌族人腿部和膝部的灵活性。此外,因长期在独角楼梯中行走腿部会自然的出现开、关等动作,这又进一步的发展了他们腿部的灵敏度。由此可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 这也就是说文艺一定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特殊精神生活,反之文艺不能脱离最基础的物质生活。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的羌族舞蹈与生产劳作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主张艺术起源于“劳动说”,“劳动说”肯定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劳作方式对于舞蹈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强调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劳动能够赋予舞蹈不同的韵律与形态,从而能够构建出不同劳作方式和不同生产方式的舞蹈语汇,并且最终形成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舞蹈文化特征。羌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向我们表明了舞蹈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其中民间舞蹈的动作和表现形态都给人一种非常生动、非常具有特色的农舞形象的感觉。羌族舞蹈实际上就是对羌族人民生活和劳作的真实写照,例如表现劳动喜欢的情绪及审美装饰物的舞蹈就有“姜得儿学”、“石奎余奎”、“娃西切玛”等, 舞蹈中出现的左腿跪蹲同体轴向转动的动作, 就很像羌民围着刚丰收的玉米在搓玉米粒一样;其次舞者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 做屈膝、胯部转动时又活像在晒场上筛簸谷物;舞蹈中出现的模摆律形态又似农作物在随风摆动一般, 给人一种秀美、飘逸的感觉。舞蹈《依娜麦达》通过男女之间的对舞完全羌族农作时“一顺边”的胴体特点体现出来了。此外, 舞蹈中出现了很多的搓步跳、拐腿、蹲跳等動作,其实是模仿了獐子、野鸡等动物的动作。“哟粗布”舞蹈之所会是以前俯的体态和坚实有力的舞蹈步伐为主,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羌族人民居住的地区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全靠笨重的体力劳动进行生产,沉重的劳动使得这一地区的羌族人民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前俯的体态和坚实的步伐是这种生活条件下形成的惯性动作的艺术再现,“哟粗布”舞蹈中也有模拟农作物形象及农业生产劳动的动作。事实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发展脱离不了人们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劳动,实际上美和美感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我们要学会从能人化了的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美。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的羌族舞蹈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实用思想,他认为对于艺术来说,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在先,而审美的艺术的活动在后。羌族的宗教信仰最初也并不是出于对审美的追求,而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羌族的宗教信仰尚停留在信仰多神, 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 他们认为天地、祖宗、山林都是有神灵的,羌族崇拜的神灵包括灵物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从他们的生活习俗中可以看出仍然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以及巫术活动的遗存。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 在他们的舞蹈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在羌族的宗教观念中,除神之外,还有布灾降祸的鬼恶和邪魔,这种宗教祭祀性舞蹈就是由主持祭祀活动的巫师,也称“释比”表演的。羌族民间舞蹈中的宗教祭祀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与古代巫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哟粗布”舞蹈的唱词中也是明显含有祭祀活动中的动作和虔诚的心理气质,哟粗布是怀着赤诚的心向天神祈祷的意思,因宗教信仰的原因该舞蹈的动作以含胸屈膝的低姿态居多,以上因素实际上是羌族世代传承的古老文化所养成的独特审美心理和民族气质。诸多原因表明了文艺的根本性质和表现形态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或慢或快地发生变化,文艺的发展虽然有自身演进的规律,但从根本上看,它首先要受普通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四、结语: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我们作为中国当代的艺术青年,就要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中,摄取民族的养分用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研究方法,去认识世界和和改造世界。羌族民间舞蹈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舞蹈动律成为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为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语言增添了新颖别致的一笔。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羌族舞蹈进行分析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羌族舞蹈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它的舞蹈起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呈.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析当代艺术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6(4).
[2]牟世旭.羌族民间舞蹈“拐腿”动态的形成及创编运用探析[J].四川戏剧,2016(01).
[3]秀花.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陈子瑶(1994—),四川绵阳人,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教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羌族;舞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就是“文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一定是社会和历史的,我们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和历史去空谈艺术,相对于政治、法律制度等一样都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文艺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它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一般是通过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社会心理等中介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间接发生的。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舞蹈源远流长,至迟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羌族的舞蹈文化就已有了相当完整的形式和一定的发展。羌族舞蹈从历史发展、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生产劳作中都相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念,向我们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与历史在文艺中的重要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的羌族舞蹈的生态环境及舞蹈动律形成原因
文艺在其内容上总是反映以社会经济基础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跟其他的意识形态相同,文艺也是人们物质生活观念上的“升华物”,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射和回声”。羌族自称“尔玛”,现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市的北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等县。羌族在岷江上游定居后的几千年间,生产方式由游牧为主发展到以农业为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原始氏族社会,血缘和地缘氏族联盟的部落社会,到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社会的巨大变化。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羌族多数聚居在四川岷江上游一带的岷山上,这里地势陡峭,山脉重重,山路更是崎岖狭窄,古羌人是一个极其好战的民族,外来的侵略非常频繁,因此为了防止迫害,他们只能将羌寨建在了高山或者高半山上,居住在这种高高的碉楼中易守难攻,这样独特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目前还保存了一部分下来,故而羌族又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不仅与古羌文化遗存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系列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影响,长期居住在山区的羌族人民,在外出劳作、买卖物资的时候都必须行进在狭窄险要的山路之中,而生产和生活物资等主要都是依靠人力背运,由于上身背负重物,上身手臂的活动自然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羌族舞蹈中,手臂的动作变化是很少的。因在狭窄崎岖的山壁中行走,羌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防止出现山路出现侧滑等情况,他们一般都会侧身紧贴着山壁行走,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羌族舞蹈的“一顺边”的动律由此形成。[]除此之外,如果遇到稍微陡峭一点的路段,就得立即停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实了再行进,如再遇上迷雾或下雨,行走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行走,他们都会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来将一条腿伸出去探探路,在保持身体重心的情况下,另一条腿还得伸出去清路开道。为了保证安全,这种清路的腿部动作还得“向内或向外的划动”,这种特殊的行进方式,锻炼了羌族人腿部和膝部的灵活性。此外,因长期在独角楼梯中行走腿部会自然的出现开、关等动作,这又进一步的发展了他们腿部的灵敏度。由此可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 这也就是说文艺一定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特殊精神生活,反之文艺不能脱离最基础的物质生活。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的羌族舞蹈与生产劳作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主张艺术起源于“劳动说”,“劳动说”肯定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劳作方式对于舞蹈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强调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劳动能够赋予舞蹈不同的韵律与形态,从而能够构建出不同劳作方式和不同生产方式的舞蹈语汇,并且最终形成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舞蹈文化特征。羌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向我们表明了舞蹈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其中民间舞蹈的动作和表现形态都给人一种非常生动、非常具有特色的农舞形象的感觉。羌族舞蹈实际上就是对羌族人民生活和劳作的真实写照,例如表现劳动喜欢的情绪及审美装饰物的舞蹈就有“姜得儿学”、“石奎余奎”、“娃西切玛”等, 舞蹈中出现的左腿跪蹲同体轴向转动的动作, 就很像羌民围着刚丰收的玉米在搓玉米粒一样;其次舞者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 做屈膝、胯部转动时又活像在晒场上筛簸谷物;舞蹈中出现的模摆律形态又似农作物在随风摆动一般, 给人一种秀美、飘逸的感觉。舞蹈《依娜麦达》通过男女之间的对舞完全羌族农作时“一顺边”的胴体特点体现出来了。此外, 舞蹈中出现了很多的搓步跳、拐腿、蹲跳等動作,其实是模仿了獐子、野鸡等动物的动作。“哟粗布”舞蹈之所会是以前俯的体态和坚实有力的舞蹈步伐为主,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羌族人民居住的地区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全靠笨重的体力劳动进行生产,沉重的劳动使得这一地区的羌族人民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前俯的体态和坚实的步伐是这种生活条件下形成的惯性动作的艺术再现,“哟粗布”舞蹈中也有模拟农作物形象及农业生产劳动的动作。事实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发展脱离不了人们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劳动,实际上美和美感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我们要学会从能人化了的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美。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的羌族舞蹈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实用思想,他认为对于艺术来说,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在先,而审美的艺术的活动在后。羌族的宗教信仰最初也并不是出于对审美的追求,而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羌族的宗教信仰尚停留在信仰多神, 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 他们认为天地、祖宗、山林都是有神灵的,羌族崇拜的神灵包括灵物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从他们的生活习俗中可以看出仍然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以及巫术活动的遗存。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 在他们的舞蹈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在羌族的宗教观念中,除神之外,还有布灾降祸的鬼恶和邪魔,这种宗教祭祀性舞蹈就是由主持祭祀活动的巫师,也称“释比”表演的。羌族民间舞蹈中的宗教祭祀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与古代巫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哟粗布”舞蹈的唱词中也是明显含有祭祀活动中的动作和虔诚的心理气质,哟粗布是怀着赤诚的心向天神祈祷的意思,因宗教信仰的原因该舞蹈的动作以含胸屈膝的低姿态居多,以上因素实际上是羌族世代传承的古老文化所养成的独特审美心理和民族气质。诸多原因表明了文艺的根本性质和表现形态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或慢或快地发生变化,文艺的发展虽然有自身演进的规律,但从根本上看,它首先要受普通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四、结语: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我们作为中国当代的艺术青年,就要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中,摄取民族的养分用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研究方法,去认识世界和和改造世界。羌族民间舞蹈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舞蹈动律成为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为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语言增添了新颖别致的一笔。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羌族舞蹈进行分析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羌族舞蹈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它的舞蹈起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呈.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析当代艺术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6(4).
[2]牟世旭.羌族民间舞蹈“拐腿”动态的形成及创编运用探析[J].四川戏剧,2016(01).
[3]秀花.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陈子瑶(1994—),四川绵阳人,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