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讲: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当然,这种体验不能单一化为知识理解对历史现实的反观。而应该借助朗诵,借重生活体验,推开窗户、踏出门槛,以感受为基础,凭借想象,驰骋于自由空间,丰富我们的感知,升华我们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以此为目的。体验往往具有创造价值,体验是对文本的创造性再构造。教学便是以这种活动为中心。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摸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注重诵读
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注重诵读。大多数教师有同感,但是只是一味读,重复进行,学生没有感悟和体会,读了也没有效果。为此,读就要体现出层次性来。一般来说,读有多层,也有多次。一要读准,读字音、读节奏。尤其是节奏。字音是基本的要求,也是读的基础,不在强调,相对较易。对节奏的要求要高出很多。因为节奏涉及到了诗歌的意义、情感,更及意境与兴味。错读、误读都使得一首诗一阕词索然无味。好的诵读,是意义、情感的提升,品啧其中意味,反复吟咏,便是不同的体验。人之悲欢离合,月之阴晴圆缺,朝暮之境,四时之景,大径相去,读来亦各不同。这便是迁客骚人何以不辍于诵读的原因之一。课堂教学当然不能使学生的个体感受臻于此境。但是诵读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以读陶渊明《饮酒》为例,如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说在东篱下采菊,漫不经心之际,南山扑入眼帘,表现诗人因与大自然融洽而自得,诗句的妙处在于诗人无意中“见”南山,心与物接,境与意会,情与景融,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意境。教师的指导无法干涉到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感知体验当中,而只有在有层次的诵读品味中去实现。这种层递性恰如所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教学的目的是使其走向意会之途,可以言传的东西有共通之处,全然可以言传,不可言传的东西自然带有强烈的私体验意味,便是独特的,带有创造特性。
二、重视切身体验
理解诗歌的表现内容,应该从字词句入手,更深层次的是要在赏析中分辨意象、意境、意味、意旨。这种领会,应当以自身体验和经验为主要归依。陶诗《饮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中说诗人已忘记要说什么,对于读者就真不去追究吗?恰恰不是。结合整个一首诗,诗的末尾两句是要说人生有真正的意义,想要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去表达。实指自己已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说,也不必说。此中,小则指此时此地此境,包括东篱、采菊、悠然见山、山色、飞鸟,大则指田园归隐生活,真言则是诗人所感受到的远离尘世、随顺自然、心无挂碍的境界和意趣。诗中所说的“欲辨已忘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偶或有所体验,本不足为奇,但是放在文本阅读的体验中,就要细究一番。生活的体验毕竟与文本的阅读体验不同。在这里,“辨”也成了一个意象。但不论是生活的体验还是文本阅读的体验,“辨”还是有着共通之处的。这就在于生活体验是经验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谈及阅读体验。在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讲清楚一首诗,或是让学生对一首诗有真切的体会,奢谈“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往往不可取。我们的学生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不难的,体验也有这样的条件,如若为了体验杜甫《望岳》,便要学生去登泰山,也不现实。而事实上到达罗马的通途非止一条,现实体验是第一选择,而如同《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论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时,香菱所用的“想”的办法未为不可。香菱是怎么办的呢?“想那烟如何是直的……”——用“想”,就是想象。可以和我们生活中的类似经验结合起来。
三、积跬步于积累
积累是体验的又一来源。知识的积累往往很重要。单一地就诗论诗并不可取,这有诸多方面的局限。就诗论诗,有时不够“给力”,这就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如何理解?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回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韩愈此情同。又如明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可回顾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以解。也可看陈毅《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加以体会。“以诗证诗”历来为大方之家所重,我只在这里提倡不同诗词之间共通的感情,以此作为丰富体验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用得好,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比较阅读,在这里不再下行。体验是独特的,比较也可以使文本之旨见微知著。在不同的文本之间往来觅寻,往往会有意外之得,也未必不见得不独特,浸润心灵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体验了。大凡古典诗歌的表现内容,异彩纷呈,朝暮、四时,山川泽、风雨雪,皆可观可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一首诗一阕词有感悟有体验,必以积累蓄养,才能最终有所得。需要指出的是,体验不是一次完成的,随着阅读者生活经历的不断丰富,对文本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教学对阅读的影响也要经历多次才能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把适宜于接受者心智的体验需求,准确传达给他们,最好是体验方法的影响,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否则,体验便无从谈起。
一、注重诵读
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注重诵读。大多数教师有同感,但是只是一味读,重复进行,学生没有感悟和体会,读了也没有效果。为此,读就要体现出层次性来。一般来说,读有多层,也有多次。一要读准,读字音、读节奏。尤其是节奏。字音是基本的要求,也是读的基础,不在强调,相对较易。对节奏的要求要高出很多。因为节奏涉及到了诗歌的意义、情感,更及意境与兴味。错读、误读都使得一首诗一阕词索然无味。好的诵读,是意义、情感的提升,品啧其中意味,反复吟咏,便是不同的体验。人之悲欢离合,月之阴晴圆缺,朝暮之境,四时之景,大径相去,读来亦各不同。这便是迁客骚人何以不辍于诵读的原因之一。课堂教学当然不能使学生的个体感受臻于此境。但是诵读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以读陶渊明《饮酒》为例,如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说在东篱下采菊,漫不经心之际,南山扑入眼帘,表现诗人因与大自然融洽而自得,诗句的妙处在于诗人无意中“见”南山,心与物接,境与意会,情与景融,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意境。教师的指导无法干涉到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感知体验当中,而只有在有层次的诵读品味中去实现。这种层递性恰如所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教学的目的是使其走向意会之途,可以言传的东西有共通之处,全然可以言传,不可言传的东西自然带有强烈的私体验意味,便是独特的,带有创造特性。
二、重视切身体验
理解诗歌的表现内容,应该从字词句入手,更深层次的是要在赏析中分辨意象、意境、意味、意旨。这种领会,应当以自身体验和经验为主要归依。陶诗《饮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中说诗人已忘记要说什么,对于读者就真不去追究吗?恰恰不是。结合整个一首诗,诗的末尾两句是要说人生有真正的意义,想要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去表达。实指自己已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说,也不必说。此中,小则指此时此地此境,包括东篱、采菊、悠然见山、山色、飞鸟,大则指田园归隐生活,真言则是诗人所感受到的远离尘世、随顺自然、心无挂碍的境界和意趣。诗中所说的“欲辨已忘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偶或有所体验,本不足为奇,但是放在文本阅读的体验中,就要细究一番。生活的体验毕竟与文本的阅读体验不同。在这里,“辨”也成了一个意象。但不论是生活的体验还是文本阅读的体验,“辨”还是有着共通之处的。这就在于生活体验是经验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谈及阅读体验。在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讲清楚一首诗,或是让学生对一首诗有真切的体会,奢谈“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往往不可取。我们的学生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不难的,体验也有这样的条件,如若为了体验杜甫《望岳》,便要学生去登泰山,也不现实。而事实上到达罗马的通途非止一条,现实体验是第一选择,而如同《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论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时,香菱所用的“想”的办法未为不可。香菱是怎么办的呢?“想那烟如何是直的……”——用“想”,就是想象。可以和我们生活中的类似经验结合起来。
三、积跬步于积累
积累是体验的又一来源。知识的积累往往很重要。单一地就诗论诗并不可取,这有诸多方面的局限。就诗论诗,有时不够“给力”,这就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如何理解?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回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韩愈此情同。又如明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可回顾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以解。也可看陈毅《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加以体会。“以诗证诗”历来为大方之家所重,我只在这里提倡不同诗词之间共通的感情,以此作为丰富体验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用得好,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比较阅读,在这里不再下行。体验是独特的,比较也可以使文本之旨见微知著。在不同的文本之间往来觅寻,往往会有意外之得,也未必不见得不独特,浸润心灵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体验了。大凡古典诗歌的表现内容,异彩纷呈,朝暮、四时,山川泽、风雨雪,皆可观可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一首诗一阕词有感悟有体验,必以积累蓄养,才能最终有所得。需要指出的是,体验不是一次完成的,随着阅读者生活经历的不断丰富,对文本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教学对阅读的影响也要经历多次才能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把适宜于接受者心智的体验需求,准确传达给他们,最好是体验方法的影响,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否则,体验便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