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古近系湖相细粒混积岩沉积成岩特征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营凹陷古近系湖相细粒混合沉积岩相类型、沉积环境和成岩演化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利用岩心观察、薄片、X衍射和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明确了细粒混积岩相类型和沉积成岩特征.研究认为:岩石矿物组分和古生物含量的纵向变化较好地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和混合沉积成因过程,可作为细粒沉积层序四级界面识别标志.泥晶和亮晶方解石经历过显著的碳氧同位素分馏,证实了混积岩中泥晶方解石主要隶属于与甲烷细菌活动生成生物气有关的碳酸盐,透镜状和纹层状亮晶方解石纹层源自脉体方解石充填微裂缝,微裂缝和方解石脉集中形成于早期次干气-生油
其他文献
<正>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不断地发生变化,对食物营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常人们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称为“六大营养要素”。而在无
为了厘清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沙一段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分析测试,分析混积岩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总结其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组成的混合沉积和混积层系.混积岩具有旋回性变化的特点,垂向上自下而上由A段-颗粒云岩质砂砾岩、B段-颗粒云岩质砂岩、C段-颗粒云(灰)岩、D段-泥云(灰)岩和E段-泥页岩构成
混合沉积具有碎屑岩类与碳酸盐岩类的双重特征,国内外尚未建立有效的混和沉积储层识别方法 .通过对辽东湾北部地区混合沉积发育背景、岩石学特征分析,将混合沉积分为陆源碎屑型、生物成因碳酸盐型、化学沉淀碳酸盐型3种.明确了3种类型混合沉积的发育相带与模式.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岩石物理参数交会分析认为:生物成因碳酸盐型具有中低-中高纵波速度、低密度、低纵波阻抗特征,化学沉淀碳酸盐型及陆源碎屑型具有中高纵波速度、
为了查明秦南凹陷东南缘沙一段混积岩优质储层的成因,利用常规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等分析化验资料,对Q29、L25和Q30构造沙一段混积岩储层特征以及优质储层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构造背景控制了沙一段混积岩储层的类型、厚度、成分和整体物性,是混积岩优质储层差异的主因.Q29构造沙一段主要发育陡坡带混积扇,由扇三角洲夹生屑滩组成的旋回为主,粒度粗,砾石含量高,陆源碎屑中中酸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BZ27-A(渤中27-A)构造沙一二段发育一套湖相混积岩,目前对该储层的特征及成因研究较少.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压汞测试等分析,系统阐述了该区混积岩储层的岩石学、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混积岩储层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混积岩岩性复杂多样,由陆源碎屑、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及生物碎屑以多种组合方式混杂构成,发育钙质砂岩、白云质砂岩、陆屑泥晶云岩、泥晶鲕粒云岩、生
思维与物质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千年来,这一问题始终未找到令人普遍满意的回答。  意识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为何我的意识在这里,你的意识却在那里?为何对每个人而言,宇宙似乎都一分为二,一半是自己这个主体,另一半则是无穷无尽的客体?为何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意识的中心,同时接受着来自外界的信息?为何有些东西明显有自己的意识,其他的则不然?老鼠有意识吗?昆虫有意识吗?细菌呢?  这些问题都是古老的“心身问题”
期刊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沙一段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岩,勘探实践表明,湖相混积岩在深埋条件下可以保持较高的物性,产能也较高,渤海海域目前发现的混积岩探明储量超过3×108m3.研究通过地质条件比对,结合薄片、同位素、元素分析、物理模拟实验,提出火山岩基底条件是湖相混积岩规模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火山岩基底包括中生界火山岩基底、古近系火山岩基底、以火山岩为母源的沉积体基底3种类型.模拟实验表明,火
渤海海域首次在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发现火山岩-湖相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其储层成因机理尚不明确.通过铸体薄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背散射、岩心CT扫描等资料,落实了混积岩具有孔隙和裂缝双介质型储集空间.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时期伴随火山活动间歇性喷发,发育了4种混合沉积方式.火山喷发提供了大量凝灰质组分,为后期流体选择性溶蚀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地层中微松藻化石的发现揭示了混积岩经历过长期暴露地表过程,经受了大
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层系广泛发育混合细粒沉积岩.混合细粒沉积岩的岩石类型划分和沉积环境分析是其成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总结混合细粒沉积岩的沉积规律,寻找有利勘探目标.通过岩心与薄片观察、二维XRF(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结合XRD(X射线衍射)、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等资料,以矿物成分和沉积构造为主要依据,将孔二段混合细粒沉积岩划分为21种岩相;通过Sr/Cu、Mg/Ca、Sr/Ba、V/(V+Ni
受到区域性幕式构造活动的影响,南堡凹陷高北地区沙河街组时期发育典型的"异迁移"型层序地层构型.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和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盆地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异迁移"型层序构型的特征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高北地区沙河组为3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SQ1~SQ7),在地震剖面上呈现出独特的"跷跷板式"交替增厚的横向叠加特征.其中,SQ1~SQ2层序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