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和就业指导一体化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是指就社会中文化艺术管理和辅助工作领域需求,所采取的人才培养的定向模式。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专注于“一专多能”的人才标准,有效解决社会人才矛盾。对此,本文以社会艺术文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创新为主导,在其中融入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具有市场价值的人才培养结果,以期能够由此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社会文化艺术专业  课程设置创新  就业指导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24-02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所设置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社会中文化艺术工作者匮乏的问题,提供专业对口人才。而社会中心文化艺术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同时对于特定的活动内容,也要提供相应的支持,继而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由此可以认为,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关乎于我國民间文娱活动实现的效率和效果,继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本文就此展开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在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指导领域,提供些许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专业课程设置创新
  (一)合理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关系到专业本身的人才培养效率,甚至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结果的成败。而对于有效的人才培养,在上文中已经反复提及,即以满足市场诉求为主导,充分调动教育资源与之配合,从而实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结果。但是,从目前实践来看,仍旧有很多艺术类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并未充分考虑到市场对于人才的客观诉求,基于市场所实现的调整机制严重匮乏,教学方式陈旧,技术相对落后,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故而导致无法进入岗位状况出现。众所周知,艺术类院校一直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仅能进入“非对口”领域的岗位。但是,艺术专业培养却有着较大的社会需求。由此可以认为,学校缺乏对于社会需求的考量,并未真正意义上提供社会需求的人才。对此教学单位理应转变思维,充分调整专业设置,实现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培养,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多项技能。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培养,也要有效结合社会生产氛围进行调整,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岗位模式,为其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而采取该方式的原因,是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有着较大的渴求,而工作内容的设置,也正逐渐转变为能者多劳。所以,学生未来能否得到有效的发展,不仅受到技能本身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社会规则,并认识到社会生产氛围,也是其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二)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
  基于社会需求实现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疑是当前该领域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不过,鉴于以往课程改革的情况,当前所采取的改革内容,必须真正意义上实现重新建设与深化改革。重新建设是指打破教学设置的常规逻辑,贴和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考量,适当添加具有更强社会竞争力的学科,减少依然淘汰的教学内容,从而构建全新的课程内容;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践诉求,而艺术领域的实践教育主要是在于氛围的构建,所以,应当考虑到艺术氛围构建成本的投入。例如为侧重点以美术为主的学生,可以为其设置画廊,而对于以声乐为主的学生,则可以为其构建小型音乐厅。在相关场所完备之后,除了供给学生使用之外,也可以对全社会公开,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有效的渠道;另外,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也要重视先进技术对于教育成果的影响。由此应当充分调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积累知识和模拟实践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更高效率掌握相应技术和知识;而在环境上,考虑到艺术类院校的经营成本较高,所能够持续投入的资源有限。对此可以开展联合教育的方式,将同类学校的培养模式捆绑在一起,由此便能够实现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成果的目的。
  (三)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教学方法改革。”由此可以认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已经从专业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变为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此,艺术类院校应当积极推动工学结合的教育实践,具体工作在于:首先,完备工学结合教育实践的硬件设施,积极投入相应的培训硬件,确保相关教育工作能够畅通无阻的实施;其次,优化学生培训内容,应当有效结合市场机制开展培训工作。由此,也考虑到一些学校并不具备相应的培训能力,所以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入企业培训机制,促进培训成果的实现;最后,采取定制化培养措施,就具有特殊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独特专业技能的培养,由此实现特殊人才攻击工作。而除了上述三个层面的措施建议之外,学校还应该为工学结合的培训成果提供适当的保障。
  二、基于课程设置创新的就业指导建议
  (一)加强引导和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心态
  艺术生在就业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即,艺术学习过程中多会主张学生自由发挥,以想象力来诠释内容。但是社会实践时,则需要满足商业化的诉求。也就是说,学生所创造的东西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价值,才能够由此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但是,学生往往难以适应这样的氛围,特别是服务对象与心理所想象的内容存在着差异的事情。对此,在教育实践上应当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多样化,以及商业价值对于其个人发展的客观意义。避免学生过度强调艺术,而导致自身与社会需求脱节。与此同时,能够学习艺术的学生多有着相对理想的家境,我国普遍社会层级则导致了此类家境的学生长期以来受到保护,所以,应对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此,学校需要就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适合的心理建设,从而保证学生未来具有健康、正确的择业心态。
  (二)打造集团化教学模式,发挥政产学研结合优势
  实现教育成果符合市场诉求,便必须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市场与学校的结合,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结合西方先进教学经验,如英国的“工读交替”、美国的“社区+学校+企业”联合、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等。可以发现,其相对成功的教学成果,不仅有赖于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政府在其中也扮演着主导角色。对此,本文认为应当积极发挥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以政府促进相关资源的流通,以市场为学校提供方向和技术,以研究为学校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教育实践提供满足于市场的教学成果。只有如此,才能够全方位的调动资源,积极意义上推动教育成果的实现。与此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其中也应当扮演监督者的角色,确保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实施。
  结语
  本文以社会文化艺术专业为研究核心,结合其当前应用背景和所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和就业指导的实现方式。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指导的一体化,关键在于两者之间能够有效融合,课程设置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的能力。就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课程设置,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就业。
  参考文献:
  [1]王秋红.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08).
  [2]李江华.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2).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已广泛应用于中等职业课堂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和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信息化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信息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 中职数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37-02 
期刊
【摘要】开展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在线开放课程在整体教学中的教学质量,推动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当前,构建高校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促进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本论文将针对指标体系中涉及的内容展开阐述。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课题项目】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研究,江苏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的计算练习课,对学生掌握数学的技能、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练习课中以“兴趣、灵动、理解、预设”来实施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兴趣 灵动 理解 预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36-02  一、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首先要从培养目标上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课程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以点、线、面的方式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与实
期刊
【摘要】数控加工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具备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新型数控加工人员,服务于现代工业生产。为更好的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数控加工技术与模具实训教学相分离的弊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在模具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策略作出深入探讨。  【关键词】数控
期刊
【摘要】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传统农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农学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是当前之需。培养具有现代社会高水平农业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即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求。因此,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创新模式探索,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构建“产、学、研”一体的课程学习、毕业实习和专业实习为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农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农学专业 创新模式 实践教学  【中
期刊
【摘要】分流流程的杂乱、培养方式的不当以及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分流效果,也不符合“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目的,只有进一步优化分流细则、加强教学改革,并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才更好实现大类招生、分流优质培养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本科生 大类分流 优化  【基金项目】2018年贵州财经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8JGZZC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严谨性要求都非常高。而“比例”问题是学生在《机械制图》中遇到的第一个“坎”。从“比例”问题来看学生底层思维力培养。  【关键词】比例 思维  【中图分类号】TH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38-02  一、引言  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
期刊
【摘要】根据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实验室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措施,提高了高校实验室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建设 解决措施 教学效果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laboratory team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法医学中所应用的检验方法也越来越多,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安院校法医学的理论及实践教学需求。为了提高公安院校法医学的教学质量,结合公安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法医学教学提出了实质重于形式的教学方式,以学习医学基础、法医学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来加强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医鉴定的内容,重视学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模式,从而加强学科之间的互联互通,以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