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脂蛋白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血管再生的影响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脑水肿的影响。

方法

将256只C57BL/6J雄性基因野生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apoE拟肽干预组,每组又分为创伤后1 d和3 d两个亚组,每亚组32只。采用控制性气压冲击法构建小鼠TBI模型。apoE拟肽干预组为创伤后每24 h予以尾静脉注射apoE拟肽COG1410,其他组为创伤后每24 h予以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创伤后1,3 d,采用ELISA法、免疫组化、伊文思蓝和干湿重法分别检测脑组织VEGF表达情况、MVD、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

结果

创伤后第1天,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组织VEGF表达量、MVD计数、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拟肽干预组与等渗盐水组脑组织VEGF表达量[(18.12±1.51)pg/ml∶(23.66±1.78)pg/ml]、MVD计数[(14.78±1.98)个/HP∶(19.25±2.23)个/HP]、BBB通透性[(0.45±0.02)∶(0.53±0.05)]和脑组织含水量[(79.05±0.17)% ∶(79.77±0.22)%]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创伤后第3天,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组织VEGF表达量、MVD计数、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拟肽干预组与等渗盐水组脑组织VEGF表达量[(28.77±2.01)pg/ml∶(34.52±1.93)pg/ml]、MVD计数[(20.67±2.58)个/HP∶(31.66±3.67)个/HP]、BBB通透性[(0.60±0.07)∶(0.79±0.10)]和脑组织含水量[(78.97±0.29)%∶(80.06±0.28)%]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apoE拟肽能有效降低TBI后脑组织血管的过度再生以及由血管过度再生引起的血管源性脑水肿。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宫颈机能不全临床诊断是否明确及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广东省9家医院宫颈机能不全病例共554例纳入分析。回顾病历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宫颈环扎手术治疗组(n=357)与保守治疗组(n=197);同时按照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2014年发布的宫颈机能不全诊断标准重新复核诊断,根据复核结果分为诊断明确组(n=425)及诊断不明确组(n=129)。采用两独立样本t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建模介导的三维空间法在股骨前倾角测量中的运用,为临床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提供高效方法。方法健康志愿者10名,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8~60岁,平均43岁。行双侧股骨CT扫描,并将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模。以Murphy为原则分别采用传统Photoshop法和三维空间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的前倾角值和测量时间。结果Photoshop法测得
期刊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针对凝血纤溶途径进行干预,探索ALI/ARDS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1)选择成年雄性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油酸组、丹参组、尿激酶组和盐水组,每组24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ALI模型。油酸组按0.2 ml/kg注射油酸后不做其他处理;丹参组在给予油酸同时,
目的探讨皮层神经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放射复合伤(TRI)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58只SD雄性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5只)、单纯创伤性脑损伤(TBI)组(15只)、单纯放射性脑损伤(RBI)组(14只)和TRI组(14只)。TBI组为通过液压致侧方液压皮层损伤;RBI组接受60Co全身单次4.5 Gy照射;TRI组皮层液压损伤模型制备成功后30 min内接受60Co全身单次
目的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紫杉醇缓释尿道支架修复创伤性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5只成年新西兰雄兔,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其中20只为实验组,利用自行设计的爆炸装置成功构建创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后,外科手术直视下置入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其余5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时通过尿道镜、逆行尿道造影和组织学检查评估药物支架修复创伤性尿道狭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所有支架均在直视下成功置
目的探讨患侧前臂两种游离血流桥接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动脉复合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合并指固有动脉缺损患者15例(15指)。致伤原因:切割伤6例,挤压伤5例,电锯伤4例。手指远端血运差11指,血运无4指。均为急诊Ⅰ期采用患侧前臂两种游离皮瓣以血流桥接方式移植修复损伤的手指动脉和皮肤缺损,其中动脉化的静脉皮瓣(AVF)修复9例,桡动脉掌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