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促喘息为主要表现的自发性食管破裂一例报告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32岁.因气促喘息4 d于2006年7月25日入住于黄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于4 d前突然出现气促喘息,在某院拍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以"肺部感染"行抗炎平喘治疗3 d,病情无好转.详细询问病史"4 d前曾有大量饮酒史".查体:T 37.2℃,P 108次/min,R 38次/min,BP 15/10kPa,神情,端坐呼吸,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少许干罗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 13.1×109/L;N 80%;大便常规示黄褐色软便,隐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品质圈活动在规范病区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质圈,确立"规范物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活动课题,对放置在病区各处的33件医疗物品,进行取物时间调查,分析取物时间长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结果 品质圈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病区物品取物时间从(121.5±35.1)s缩短至(20.0±5.66)s,P《0.01.结论 品质圈活动在规范病区物品管理,提高工作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根据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来探测有机体的微观结构和病理改变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评估和生命科学研究
近十多年来,随着免疫缺陷患者数量的增多,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等因素的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日益增多.目前IFI已经成为各器官深部真菌最严重感染之一,勿庸质疑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会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在近几年里,真菌抗原和基因组DNA检测技术的更新是诊断方面的进步,而一些抗真菌药物也有了发展,如两性霉素B的脂类抑制剂、新一代咪唑类和棘球白素类等.本文就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这两大方面进行了综
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带教模式.方法 根据培训基地大纲的要求进行带教老师的选拔,制定带教计划,系统地评估学员,临床带教模式的实践.结果 通过临床带教模式的实践,转变了学员主动学习的理念,提升了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结论 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过程起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作用,促进了各医院急诊急救学科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