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公路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关键,是项目立项和后期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赶进度、研究深度不够、结论失实,从而影响论证结果的科学性。本文总结了目前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思路。
【关键词】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问题;改进思路
前言:
每项工程进行决定实施前,都必须经过认真细致的可行性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依据,以免发生失误。可行性研究是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以确定该项目是否需要建设,如何建设,是否值得建设。
国家的经济发展对道路建设的需要和有关理论研究日益成熟,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化。随着投资以及融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公路行业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渠道多样化的局面,这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工程可行性研究起步较晚,受客观条件、管理体制限制,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以待改进。
1 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必要的研究工作周期得不到保证,深度不够
由于项目建设工期紧,从工作时间上来看,研究周期短,对研究目的不够重视,一般以立项为目标,往往对技术方案方面的工作深度不足。经常会导致初步设计的方案与可研报告阶段的方案差距较大。不少项目在事先确定开工日期的前提下倒排工期,还有的项目事先没有很好的规划,全靠领导拍脑门确定,并且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成果,均导致很多项目前期工作必要的工作周期得不到保证。
1.2行政干预、过多限制
公路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领导干部和主管部门的干预行为,往往在进行研究之前就已经拟定好了路线的大致走向、建设规模与等级,有时还有建设标准高、占地少、投资少的“无理”要求,设计单位迫于压力,会把工作重点放在已定好的方案上,方案的可行性并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指标去确定,导致设计人员无法独立、实事求是的进行研究,结果也一定不是科学的。
1.3报告内容繁琐、冗长、不突出重点
似乎给人一种误解:越厚的报告,大概越可行,研究深度越深。其实可以说可研报告没有哪一个上级主管部门能够读完它,专家也没有精力,厚的报告中往往重复的内容较多,个别精练的篇章叙述繁琐、冗长、无病呻吟。并且有些报告抓不住重点,主次不分,对建设项目历史背景、研究过程、地理水文、经济发展等东拼西凑,有一些内容对项目本身关系并不大,论述不到位,让人看后不知所云。
1.4基础资料不完善,缺乏充分的调研与分析
现有公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往往对方案内容较为重视,对前期的交通、经济、人口等数据调查分析工作做的不够。并且由于国内统计制度不健全,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预测工作前应对收集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检验,未合格的数据不能用来进行预测。并且在叙述地区概况时,大多为本市辖区概况,不是直接影响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资料。目前,这个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5各项指标预测、评价结果不科学
经济预测是对未来公路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工程技术专业方面的人才不具备足够的预测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够保证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并且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较复杂,给预测工作带来了难度。
在进行交通量分析时,对路网分析状况较局限,没考虑到路网布局以及产业布局对交通需求产生的变化。为了达到相应的道路等级以及路面宽度,或者是应业主要求,人为的加大诱增交通量,甚至篡改原始交通量数据。
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对一些明显的投资大、高风险的项目,评价结果并不理想,但是应业主要求,可行性研究必须是经济可行的,因此会在评价过程中对交通量、经济数据进行修改,导致结果是可行的,但是不科学。
1.6比选方案不到位、立场不公正
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大多需要进行方案比较,包括路线走向、局部路段比较、大中桥的桥型、路面类型等。为了满足地方政府领导或者业主的要求,往往比较方案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列出的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主要工程量、征地拆迁量、投资估算等对比,对推荐方案优点讲得多,缺点讲得少,立场不公正,从而比较方案变成了陪衬方案。
1.7节能评价没有计算指标
公路建设项目一般耗能比较少,主要考虑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内因道路交通条件改善车辆行驶所带来的能源节约,在公路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对公路节能计算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有些研究报告中没有对运营期内节能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只是用文字描述,很没有说服力。
2 可行性研究改进思路
2.1提高研究人员素质
可行性研究是一门集工程、经济于一体的综合研究课题,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有丰富的公路勘探、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对经济、交通工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知识。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组织、全局把握能力。
2.2重视前期工作、科学论证
在项目开展前,进行足够的数据调查、收集、分析。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去伪存真。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检验、交通量发展预测、工程方案比选、经济评价、环境评价、社会评价、节能评价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详细的论述,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2.3研究内容全面、深度得当
公路建设项目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要认真研究全国和地区的综合运输规划、路网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设项目的功能和地位等。在研究过程中不能过于简单,而达不到深度,满足不了要求。阐述内容分清楚主次,技术上的重大难点等都要论证清楚。总之,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尽量把主要问题、重点问题详尽的研究分析,使项目选择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3 结语
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起着决策性的作用,是通过长期实践和对客观事物的必然认识,而形成的一套科学工作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中总结经验,多了解时事政策及国内外的先进方法,提高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技术水平;规范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扩大视野,增加决策分析的深度,防止决策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实事求是、考虑全面,避免人为的影响因素,维护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好的为项目实施决策提供依据,并为以后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保证公路建设稳定、和谐发展,并产生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忆忱.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J].交通世界,2011(8):276-277.
[2]李士奎浅析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J].青海交通科技,2011(3):17-18.
[3]刘道逊,陈燕芳.公路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环节[J].水运工程,2004(6):1-3.
【关键词】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问题;改进思路
前言:
每项工程进行决定实施前,都必须经过认真细致的可行性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依据,以免发生失误。可行性研究是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以确定该项目是否需要建设,如何建设,是否值得建设。
国家的经济发展对道路建设的需要和有关理论研究日益成熟,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化。随着投资以及融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公路行业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渠道多样化的局面,这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工程可行性研究起步较晚,受客观条件、管理体制限制,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以待改进。
1 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必要的研究工作周期得不到保证,深度不够
由于项目建设工期紧,从工作时间上来看,研究周期短,对研究目的不够重视,一般以立项为目标,往往对技术方案方面的工作深度不足。经常会导致初步设计的方案与可研报告阶段的方案差距较大。不少项目在事先确定开工日期的前提下倒排工期,还有的项目事先没有很好的规划,全靠领导拍脑门确定,并且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成果,均导致很多项目前期工作必要的工作周期得不到保证。
1.2行政干预、过多限制
公路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领导干部和主管部门的干预行为,往往在进行研究之前就已经拟定好了路线的大致走向、建设规模与等级,有时还有建设标准高、占地少、投资少的“无理”要求,设计单位迫于压力,会把工作重点放在已定好的方案上,方案的可行性并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指标去确定,导致设计人员无法独立、实事求是的进行研究,结果也一定不是科学的。
1.3报告内容繁琐、冗长、不突出重点
似乎给人一种误解:越厚的报告,大概越可行,研究深度越深。其实可以说可研报告没有哪一个上级主管部门能够读完它,专家也没有精力,厚的报告中往往重复的内容较多,个别精练的篇章叙述繁琐、冗长、无病呻吟。并且有些报告抓不住重点,主次不分,对建设项目历史背景、研究过程、地理水文、经济发展等东拼西凑,有一些内容对项目本身关系并不大,论述不到位,让人看后不知所云。
1.4基础资料不完善,缺乏充分的调研与分析
现有公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往往对方案内容较为重视,对前期的交通、经济、人口等数据调查分析工作做的不够。并且由于国内统计制度不健全,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预测工作前应对收集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检验,未合格的数据不能用来进行预测。并且在叙述地区概况时,大多为本市辖区概况,不是直接影响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资料。目前,这个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5各项指标预测、评价结果不科学
经济预测是对未来公路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工程技术专业方面的人才不具备足够的预测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够保证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并且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较复杂,给预测工作带来了难度。
在进行交通量分析时,对路网分析状况较局限,没考虑到路网布局以及产业布局对交通需求产生的变化。为了达到相应的道路等级以及路面宽度,或者是应业主要求,人为的加大诱增交通量,甚至篡改原始交通量数据。
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对一些明显的投资大、高风险的项目,评价结果并不理想,但是应业主要求,可行性研究必须是经济可行的,因此会在评价过程中对交通量、经济数据进行修改,导致结果是可行的,但是不科学。
1.6比选方案不到位、立场不公正
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大多需要进行方案比较,包括路线走向、局部路段比较、大中桥的桥型、路面类型等。为了满足地方政府领导或者业主的要求,往往比较方案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列出的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主要工程量、征地拆迁量、投资估算等对比,对推荐方案优点讲得多,缺点讲得少,立场不公正,从而比较方案变成了陪衬方案。
1.7节能评价没有计算指标
公路建设项目一般耗能比较少,主要考虑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内因道路交通条件改善车辆行驶所带来的能源节约,在公路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对公路节能计算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有些研究报告中没有对运营期内节能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只是用文字描述,很没有说服力。
2 可行性研究改进思路
2.1提高研究人员素质
可行性研究是一门集工程、经济于一体的综合研究课题,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有丰富的公路勘探、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对经济、交通工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知识。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组织、全局把握能力。
2.2重视前期工作、科学论证
在项目开展前,进行足够的数据调查、收集、分析。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去伪存真。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检验、交通量发展预测、工程方案比选、经济评价、环境评价、社会评价、节能评价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详细的论述,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2.3研究内容全面、深度得当
公路建设项目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要认真研究全国和地区的综合运输规划、路网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设项目的功能和地位等。在研究过程中不能过于简单,而达不到深度,满足不了要求。阐述内容分清楚主次,技术上的重大难点等都要论证清楚。总之,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尽量把主要问题、重点问题详尽的研究分析,使项目选择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3 结语
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起着决策性的作用,是通过长期实践和对客观事物的必然认识,而形成的一套科学工作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中总结经验,多了解时事政策及国内外的先进方法,提高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技术水平;规范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扩大视野,增加决策分析的深度,防止决策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实事求是、考虑全面,避免人为的影响因素,维护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好的为项目实施决策提供依据,并为以后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保证公路建设稳定、和谐发展,并产生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忆忱.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J].交通世界,2011(8):276-277.
[2]李士奎浅析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J].青海交通科技,2011(3):17-18.
[3]刘道逊,陈燕芳.公路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环节[J].水运工程,200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