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的学习极其重要。它不仅能够使教学的连贯性增强,也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性。传统的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弊端,系统的离散性与知识点的不集中都是其问题之一。为了丰富教学经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从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特色出发,对建设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 核心课程 建设研究
前言:
數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是计算专业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它与各知识的联系性都非常强,并在许多领域都有着一定的适用性。为了能够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与技术发展不相符以及理念落后等情况。我们要以课程建设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主,体现教学群组之间的联系性。
一、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性。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构建体现的是整体性。在研究的基础上,不仅要将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还要通过相应模块的划分加强组织的优化性。核心课程中的内容不能是比較突兀的,应该体现递进性,将知识按照相关顺序传递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的理解。第二,创新性。为了能够使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内容更加新颖,并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们应该对知识点进行纵向延伸,体现学习内容的新意。第三,实践性。课程建设中更多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的内容中应该多加入一些操作演练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可控性。课程的教学状态应该相对透明,教学环节与任务也要具有突出性。这样教师才能够对整个课堂进行把控,体现技术方法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在数据库核心课程的构建中,应该注重分配方式的合理性,体现集中应用性。学时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保障学习效率的提升。一般来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应该是相统一的。理论的学时要略高于上机操作实践。改革后,将原有的实践学时从45增加到60。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在内容改革方面,要突出设计的整体性。简单来说,实践与理论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操作阶段将理论知识灌输进去,体现理解的广泛性[1]。
(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体现一定的广泛性。对学生的普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教材中的内容。以《数据库系统教材》为主讲,对其他学校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查,延伸知识点,丰富其内容。第二,要配置专门的习题,将试题库与教学大纲相结合,任课教师可以参照多方面资料,对其中比较重点的部分进行编写,以讲义的方式分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并对知识点进行延伸,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宽知识面[2]。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科学性
(一)教学方法
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构建还体现在新的教学方式上。第一,对传统的教学环节进行改进。除了要对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剖析外,还要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教师要注重核心结构的应用性,让更多的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上课时尽可能的多列举一些实例,将完整的数据原理核心课程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使设计方式更加集中的表达出来。达到用“原理”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原理的作用[3]。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够使零散的教学课堂变的比较系统化,还能够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以“你听我讲”的方式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改进,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实际性场景,以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主,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在多方面为学生展示出解决的主要途径。首先,设计问题,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开端。其次,操作的演示。教师演示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同时,教师使学生们开动脑筋,进行小组的组内研究。教师提出一个比较相似的案例,令同学们自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呈现到课堂之中。在案例选择时,学生不必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他们可以在课题对比的基础上选择出一个最感兴趣的内容,对实现知识的深化。第二,实验课题目的科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进行分析,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以“图书管理借阅体系的建立”为主,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授课的一般模式,体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内容被制定,学生也能够对数据原理核心课程有一个基础性把握,知道自己应该了解的方向[4]。
2开放实验环境,实现多媒体教学
第一,教师应该将上机的次数增加,安排学生进行集体上机。在核心课程的构建基础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对自己所不熟悉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对练习结果进行总结,将问题重新统计出来,对多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对少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第二,利用多媒体构建现代化课程。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用“Flash”动画方式进行操作步骤的演示,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5]。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构建的主要方式。从而得出:除了在教材的改革方面,教师还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在方法改进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性,促进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雪忠. “数据库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04-105.
[2]杨鸿雁,耿新青.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6:73-75.
[3]左国才,刘群,符开耀. 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42-44.
[4]蒋永国,洪锋,董军宇.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课程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5,21:3-6.
[5]吴赟婷,邹璇,王钟庄,熊婷,刘敏. 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刍议[J]. 职教论坛,2011,02:47-49.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 核心课程 建设研究
前言:
數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是计算专业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它与各知识的联系性都非常强,并在许多领域都有着一定的适用性。为了能够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与技术发展不相符以及理念落后等情况。我们要以课程建设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主,体现教学群组之间的联系性。
一、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性。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构建体现的是整体性。在研究的基础上,不仅要将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还要通过相应模块的划分加强组织的优化性。核心课程中的内容不能是比較突兀的,应该体现递进性,将知识按照相关顺序传递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的理解。第二,创新性。为了能够使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内容更加新颖,并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们应该对知识点进行纵向延伸,体现学习内容的新意。第三,实践性。课程建设中更多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的内容中应该多加入一些操作演练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可控性。课程的教学状态应该相对透明,教学环节与任务也要具有突出性。这样教师才能够对整个课堂进行把控,体现技术方法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在数据库核心课程的构建中,应该注重分配方式的合理性,体现集中应用性。学时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保障学习效率的提升。一般来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应该是相统一的。理论的学时要略高于上机操作实践。改革后,将原有的实践学时从45增加到60。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在内容改革方面,要突出设计的整体性。简单来说,实践与理论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操作阶段将理论知识灌输进去,体现理解的广泛性[1]。
(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体现一定的广泛性。对学生的普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教材中的内容。以《数据库系统教材》为主讲,对其他学校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查,延伸知识点,丰富其内容。第二,要配置专门的习题,将试题库与教学大纲相结合,任课教师可以参照多方面资料,对其中比较重点的部分进行编写,以讲义的方式分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并对知识点进行延伸,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宽知识面[2]。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科学性
(一)教学方法
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构建还体现在新的教学方式上。第一,对传统的教学环节进行改进。除了要对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剖析外,还要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教师要注重核心结构的应用性,让更多的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上课时尽可能的多列举一些实例,将完整的数据原理核心课程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使设计方式更加集中的表达出来。达到用“原理”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原理的作用[3]。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够使零散的教学课堂变的比较系统化,还能够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以“你听我讲”的方式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改进,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实际性场景,以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主,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在多方面为学生展示出解决的主要途径。首先,设计问题,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开端。其次,操作的演示。教师演示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同时,教师使学生们开动脑筋,进行小组的组内研究。教师提出一个比较相似的案例,令同学们自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呈现到课堂之中。在案例选择时,学生不必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他们可以在课题对比的基础上选择出一个最感兴趣的内容,对实现知识的深化。第二,实验课题目的科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进行分析,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以“图书管理借阅体系的建立”为主,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授课的一般模式,体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内容被制定,学生也能够对数据原理核心课程有一个基础性把握,知道自己应该了解的方向[4]。
2开放实验环境,实现多媒体教学
第一,教师应该将上机的次数增加,安排学生进行集体上机。在核心课程的构建基础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对自己所不熟悉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对练习结果进行总结,将问题重新统计出来,对多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对少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第二,利用多媒体构建现代化课程。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用“Flash”动画方式进行操作步骤的演示,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5]。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构建的主要方式。从而得出:除了在教材的改革方面,教师还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在方法改进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性,促进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雪忠. “数据库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04-105.
[2]杨鸿雁,耿新青.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6:73-75.
[3]左国才,刘群,符开耀. 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42-44.
[4]蒋永国,洪锋,董军宇.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课程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5,21:3-6.
[5]吴赟婷,邹璇,王钟庄,熊婷,刘敏. 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刍议[J]. 职教论坛,2011,0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