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对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fe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国企工作人员钻在新的体制转换过程中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弊端的空子,大肆进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严重阻碍了国企改革发展的进程,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企业安定和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
  
  从查办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来看,国企职务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中,厂长、所长、经理等“一把手”居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一把手”掌管人、财、物的职权越发集中。一些人不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个人权力膨胀,滋生对金钱美色的贪欲,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而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走上犯罪的道路。
  2、犯罪手段多样。国有企业人员犯罪手段不限于往常的虚报冒领、侵吞截留、收受钱物上,而是花样翻新,向智能化、隐蔽性、复杂性发展,有的趁企业改制、重组、联营、兼并、租赁、承包之机,采取种种手段进行职务犯罪活动。
  3、内外勾结,窝案串案多。有的国企领导人员与会计、出纳或营销人员相配合,有的与外单位人员互相勾结共同犯罪,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查一大串。
  4、犯罪数额巨大,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有的国企领导人员以权谋私,疯狂聚敛不义之财,使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甚至濒临破产倒闭,企业内部矛盾激化,职工收入下降,成为引发社会波动的因素。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应策
  
  针对上述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国企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
  1、加强对国企人员的思想教育
  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首要的是要抓好国企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强化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反腐防线。
  2、强化对国企人员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是对其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以铲除职务犯罪的土壤和条件。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保证企业依法经营,廉洁经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加强对国企法人代表的监督,防止重大事项、重大开支一人说了算,通过企业决策监督机制,促进企业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3、加大打击国企人员职务犯罪力度
  严厉打击国有企业人员的职务犯罪,可以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为国企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当前要重点查办发生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犯罪案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中,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侵吞国有资金产权的犯罪案件;“富了方丈穷了庙”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企业在出售中,渎职破产、隐藏、转移、变卖企业资产的犯罪案件。通过查办此类犯罪案件,消除侵企蛀虫,维护国有企业内部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稳定职工的思想情绪,激发和促进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加快企业改组改制进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4、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预防国企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
  预防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人员的职务犯罪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建立联系配合工作机制,经常深入国企了解情况,推进预防网络建设,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形成检企共同预防的合力;二是针对国企人员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检察机关和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前瞻性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对策,及时予以警示,防范于萌芽之中;三是结合办案,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构筑制度防线;四是深入企业宣传法制,以案讲法、以案论法、以案释法,增强国企人员的法律意识,深刻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提高自身预防犯罪的“免疫力”。
其他文献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国家给予遭受特定犯罪行为侵害,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并且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赔偿或者赔偿不够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一般是指受害人的父母、配偶、子女等)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一种补充,也是对刑事案件被害人权利的一种合理救济方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暴力犯罪处于高发态势,给被害人及其家庭造成惨痛
期刊
末次讯问律师在场制度对加强侦查行为的外部监督,保护犯罪嫌疑人人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从法律事实认定本身来看,通过律师在场制度获得的讯问笔录是否属于一种新的证据形式,能否具有高于一般口供的证据效力,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从检察机关自身推动该项制度的原动力来看,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制度改变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主要是贪污贿赂案件)突破口供难,固定口供更难的局面。由于很多受贿类案件
期刊
提高检察工作的信息技术水平,是检察机关提高机关办案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必由之路。如何推动基层检察院的信息技术工作,是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检察技术观念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检察技术发展观。检察技术部门的工作门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技术上应当不断发展、理念上应当不断更新,以最新的技术创造性地推进工作。  二是要树立
期刊
摘 要:检察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就此,在对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统一执法标准,加强协作配合,完善相关制度等构想。  关键词:检察机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落实    一、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困惑    (一)立法的严与执法的宽之间的冲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办案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严格
期刊
摘 要: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中学图书馆是培养中学生高素质的重要基地。重视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优化,促使他们的素质结构和谐发展,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中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承担起素养教育的责任,已经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中学图书馆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如何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图书馆;要求;作用    重视中
期刊
湖南有一位正义老人利用十年时间,通过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将湖南第一女贪蒋艳萍扳倒。河北省也有一位勇士用8年的重复上访、越级上访把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送上法庭。这就是群众涉法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事例。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群众涉法重复上访、越级上访有增无减,一些地区群众性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群众涉法上访大量增加的原因何在?国家机关应当如何治理?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群众涉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
期刊
2008年2月28日,某基层检察院因王某涉嫌与毛某、姚某、金某(毛某、姚某、金某均已判刑)共同犯故意伤害罪决定追加逮捕。检察院在阅卷之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王某有投案自首情节,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归案后主动赔偿了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并且王某还是未成年人,故检察院对王某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王某在被监视居住期间没有违反规定。2008年5月12日,检察院就王某犯故
期刊
一、量刑情节的竞合与冲突概述    对于量刑情节竞合的理解,学界有不同认识,有的学者认为量刑情节的竞合可以分为同向量刑情节竞合与逆向量刑情节竞合两种。[1]而有学者认为,所谓量刑情节的竞合应该是指数个同向量刑情节,包括数个从宽量刑情节或数个从严量刑情节并存于同一案件中的情况。对于数个逆向量刑情节并存于同一案件的情况,则应称之为量刑情节的冲突。[2]笔者认为,后者更具合理性,正如该学者所言,竞者,争
期刊
加强检察机关执法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各基层检察院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形象如何,而且关系到检察机关在服务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当前基层检察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当说,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检察机关对执法能力建设一直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近几年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各级检察机关进一步统一了执法思想,规范了执法行为,执法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