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门街头车水马龙,在道路的两旁,与金融相关的门店除了看到很多典当铺以外,就是各大银行支行门店了。
在澳门境外银行支行工作的李斌收拾好心情准备上班。但上班前他需要先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确保在客户排队办理业务两三个小时后开始投诉的时候,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服务形象。
在澳门,如果一个居民需要取款、存钱、开户、更改密码、信用卡开卡、改地址的话,他们往往只能去银行办理。
当前,澳门的银行都比较传统,智能柜台仍然没有普及,很多时候还需要银行员工帮助客户进行业务操作。某种程度上,这或许能反映澳门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澳门经济属于微型经济体系,其产业结构较为特殊,无法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第一产业在澳门微乎其微;澳门第二产业中主要是出口加工制造业,2018年产业比重为4.2%,工业结构较为单一;第三产业是澳门的龙头产业,2018年产业比重为95.8%,其中旅游博彩、金融服务业等占重要比重。
即使金融服务业“重要”,却也无法掩盖博彩业“独大”的产业结构现状。而围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探索,金融,当然是无法回避的一环。
澳门金管局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自从提出发展特色金融后,澳门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开拓更多不同的金融领域,以丰富特色金融的发展内涵。目前,澳门特色金融的主要发展已从原来的租赁金融、中葡人民币清算及财富管理业务,逐步延伸至债券市场及绿色金融等领域。
然而,当前澳门金融领域法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关从业人员缺乏等问题,也使得澳门特色金融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澳门,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或许金融仍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因为仅仅就银行而言,当前发展的重心仍处在网络迁移,即发展网络支付这一块。
谭松作为游客两三年去澳门旅行的时候。去很多门店都只能给现金或是刷信用卡。
现如今。在内地,即使楼下卖糅条、小面的摊贩都已经可以扫码付款,但在澳门,也只有内地游客聚集的区域和较新的门店才渐渐普及了网上支付。
當前澳门的金融体系,主要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澳门的银行很多业务还是经由人工办理,业务也较为单一。非银行机构提供买卖外地(主要是香港)股票、外汇、黄金和票据等金融服务为主的投资公司。
澳门金融管理局(下称澳门金管局)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金融业一直以银行及保险等传统业务为主,在各个金融子领域均存在着很大发展空间。
行走在澳门街头,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会发现极难找到证券类或债券类的公司。而银行职员李斌平时在银行经常做的工作就是点钞和协助客户填写单据,他所在支行当前的业务安排,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澳门金管局的话。
一般情况下,银行支行在门店设置窗口的时候,都会区分VIP和非VIP区域。“绝大部分非VIP客户办理的业务都是普通的银行存款业务,而VIP客户可以办理的业务相对会更多元一些,譬如购买基金、理财产品、股票等。”
李斌说,他们支行卖给本地居民的金融产品都是从外地引进,“我们希望能够有澳门的产品卖给澳门本地人,但是因为澳门没有专门的金融产品制定机构,我们没有澳门本地的金融产品出售。”
柳智毅博士指出,“众所周知,金融业在澳门不是一个独立性、主导性的产业,历史上,澳门金融业无论从机构注册地、资本构成、业务链、市场等,无不是香港及内地,以至外国金融财团的补充与延伸,这个状况,对发展澳门金融业首先就存在天然的对外依赖性,缺乏自主性。”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议员、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博士接受采访时谈道:“澳门既没有同业拆息的资金市场,也没有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更没有证券交易的资本市场。到目前,尽管澳门已成立了一家债券上市挂牌交易的公司,但运作机制还比较初步,客卢仍局限于机构投资者为主,距离完善的证券市场的运作模式,还有很大段的路要走。”
尽管经过20年发展.金融业已成为澳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至近7%,但由于本地市场需求有限,要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靠传统金融业务模式难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澳门金管局指出。
2016年,澳门特区政府于《201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出,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促进博彩业与非博彩业协同发展”一节中,则对特色金融进行了重点论述,这也标志着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成为澳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破解博彩业“一业独大”的战略举措。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特色金融”出现6次,与澳门有关的是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以及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
金融租赁、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以及澳门与深圳的金融合作等,均属于澳门特色金融发展范围。 事实上,澳门提出发展特色金融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深圳、广州三大金融重镇.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同时还聚集了全球众多知名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澳门身处湾区之中,需要在被金融重镇包围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且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特色”至关重要。在澳门,除了粤语、英语和普通话,葡语也是较多使用的一门外语。4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澳门交融、并存,澳门与葡语系国家也存在更紧密的链接。
据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与葡语国家双边贸易额达到147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中国自葡语国家进口105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24%;澳门与葡语国家贸易总值同比增长25%。澳门城市大学周平博士表示,若澳门能够发挥中葡金融或贸易平台的作用,其上升空间巨大。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增加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产品也是关键一环。一直以来,澳门金融业中的财富管理主要依靠外部市场的金融产品,但澳门今年发行了绿色债券。柳智毅博士指出,“本次发行体现政府对绿色金融的肯定和积极态度,符合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为扩大金融业发展的深度及广度,金管局逐步加入债券市场及绿色金融等元素,以丰富特色金融内涵。
10月9日,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于当天成功定价发行等值70亿元的人民币绿色债券,涵盖人民币、美元和欧元三种货币,期限两至三年共三个品种。
此外,澳门特区政府还出资200亿元人民币,于去年与广东省共同成立“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以财政储备参与及助力大湾区建设。
澳门金管局表示,《2019财政年度预算案》豁免国家、地方政府及中央企业在澳门发债的所得补充税及印花税,并已提交法案给立法会,未来作永久豁免。
金融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但从澳门金管局颁布的主要法例数量及内容来看,相关金融法制建设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已推出《融资租赁公司法律制度》,为融资租赁行业创造竞争优势。为配合市场发展所需,正在修订《保险业务法律制度》。同时还正在修订《金融体系法律制度》。
然而,当前澳门金融的主要法例仅有8项,与邻近金融法律体系成熟的城市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
柳智毅博士指出,“澳门金融法律相对较为滞后,立法程序较慢,对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都造成一定影响。”
对此,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认为,澳门缺乏完备的金融法制基础,与其发展路径有关。“金融行业讲究专业性,很多事情有需求才会出现相关配套政策,譬如澳门直到现在还没有证券交易所,那么在以前来说制定相关规则没有必要。”
立法进程主要在于政府的态度,澳门大学政府和公共行政学系助理教授陈建新认为,若政府认为推动金融行业发展很重要,那么有关法律建设也会随之而来。
然而,法律的建设需要专业人士支持,金融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与香港、深圳相比,澳门在人才上仍存在明显不足的問题。
澳门的金融从业人员约6300人,2016年—2019年,澳门大专学生毕业后从事银行、金融及保险行业的人数分别为161人、166人、175人、194人。但作为金融中心城市的深圳,其金融从业人员已达12万多人,有400多名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每年近2000名考生参加CFA考试。
必须关注到,薪资丰厚的博彩企业是澳门各行业最大的人才资源竞争对手。李斌就曾告诉记者,看着年终结算的时候,本科毕业但比自己工作多3年的同事一年领到的工资比自己多好几万澳门元,就感觉自己花费3年时间读硕士有些浪费。
早在2016年,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王应贵就提出澳门必须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加大专业人士引进力度。
柳智毅博士认为,由于市场、工具、产品、业务相对缺乏,人才进入澳门也缺乏吸引力和渠道,间接形成当前金融人才极为短缺的现状。
永利澳门研究及策略规划行政总监倪孟正博士表示。长期以来澳门作为一个保守社会,随着专才、外来劳动人才的进入有利于澳门将现有的产业结构的饼做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丰富澳门就业市场选择,让本地劳工在就业、升迁等领域都有新的可能性。
“我觉得需要考量的不应该简单考察是否有人才储备,而是能够有吸引人的行业将部分人才置换到这上面来。目前澳门还是以银行业为主,保险公司有但不多,自然这方面人才相对而言会少。”周平博士说道。
近期,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金融业发展,如在澳门发行了人民币债券、莲花债券,为葡语国家提供租赁融资服务,在澳门打造“中葡平台”等;还建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项目并融入大湾区发展等。
澳门金管局表示,特区政府现正积极配合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借大湾区建设契机,加快研究并落实具体的执行方案,包括法律制度及人才培育等软基建环境,以善用国家惠澳政策,进一步提升澳门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澳门境外银行支行工作的李斌收拾好心情准备上班。但上班前他需要先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确保在客户排队办理业务两三个小时后开始投诉的时候,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服务形象。
在澳门,如果一个居民需要取款、存钱、开户、更改密码、信用卡开卡、改地址的话,他们往往只能去银行办理。
当前,澳门的银行都比较传统,智能柜台仍然没有普及,很多时候还需要银行员工帮助客户进行业务操作。某种程度上,这或许能反映澳门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澳门经济属于微型经济体系,其产业结构较为特殊,无法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第一产业在澳门微乎其微;澳门第二产业中主要是出口加工制造业,2018年产业比重为4.2%,工业结构较为单一;第三产业是澳门的龙头产业,2018年产业比重为95.8%,其中旅游博彩、金融服务业等占重要比重。
即使金融服务业“重要”,却也无法掩盖博彩业“独大”的产业结构现状。而围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探索,金融,当然是无法回避的一环。
澳门金管局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自从提出发展特色金融后,澳门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开拓更多不同的金融领域,以丰富特色金融的发展内涵。目前,澳门特色金融的主要发展已从原来的租赁金融、中葡人民币清算及财富管理业务,逐步延伸至债券市场及绿色金融等领域。
然而,当前澳门金融领域法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关从业人员缺乏等问题,也使得澳门特色金融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寻求新的增长点
在澳门,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或许金融仍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因为仅仅就银行而言,当前发展的重心仍处在网络迁移,即发展网络支付这一块。
谭松作为游客两三年去澳门旅行的时候。去很多门店都只能给现金或是刷信用卡。
现如今。在内地,即使楼下卖糅条、小面的摊贩都已经可以扫码付款,但在澳门,也只有内地游客聚集的区域和较新的门店才渐渐普及了网上支付。
澳门的行业结构
澳门大专学生毕业后从事银行、金融及保险行业的人数(人)
當前澳门的金融体系,主要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澳门的银行很多业务还是经由人工办理,业务也较为单一。非银行机构提供买卖外地(主要是香港)股票、外汇、黄金和票据等金融服务为主的投资公司。
澳门金融管理局(下称澳门金管局)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金融业一直以银行及保险等传统业务为主,在各个金融子领域均存在着很大发展空间。
行走在澳门街头,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会发现极难找到证券类或债券类的公司。而银行职员李斌平时在银行经常做的工作就是点钞和协助客户填写单据,他所在支行当前的业务安排,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澳门金管局的话。
一般情况下,银行支行在门店设置窗口的时候,都会区分VIP和非VIP区域。“绝大部分非VIP客户办理的业务都是普通的银行存款业务,而VIP客户可以办理的业务相对会更多元一些,譬如购买基金、理财产品、股票等。”
李斌说,他们支行卖给本地居民的金融产品都是从外地引进,“我们希望能够有澳门的产品卖给澳门本地人,但是因为澳门没有专门的金融产品制定机构,我们没有澳门本地的金融产品出售。”
柳智毅博士指出,“众所周知,金融业在澳门不是一个独立性、主导性的产业,历史上,澳门金融业无论从机构注册地、资本构成、业务链、市场等,无不是香港及内地,以至外国金融财团的补充与延伸,这个状况,对发展澳门金融业首先就存在天然的对外依赖性,缺乏自主性。”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议员、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博士接受采访时谈道:“澳门既没有同业拆息的资金市场,也没有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更没有证券交易的资本市场。到目前,尽管澳门已成立了一家债券上市挂牌交易的公司,但运作机制还比较初步,客卢仍局限于机构投资者为主,距离完善的证券市场的运作模式,还有很大段的路要走。”
尽管经过20年发展.金融业已成为澳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至近7%,但由于本地市场需求有限,要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靠传统金融业务模式难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澳门金管局指出。
特色金融“在路上”
2016年,澳门特区政府于《201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出,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促进博彩业与非博彩业协同发展”一节中,则对特色金融进行了重点论述,这也标志着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成为澳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破解博彩业“一业独大”的战略举措。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特色金融”出现6次,与澳门有关的是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以及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
金融租赁、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以及澳门与深圳的金融合作等,均属于澳门特色金融发展范围。 事实上,澳门提出发展特色金融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深圳、广州三大金融重镇.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同时还聚集了全球众多知名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澳门身处湾区之中,需要在被金融重镇包围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且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特色”至关重要。在澳门,除了粤语、英语和普通话,葡语也是较多使用的一门外语。4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澳门交融、并存,澳门与葡语系国家也存在更紧密的链接。
据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与葡语国家双边贸易额达到147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中国自葡语国家进口105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24%;澳门与葡语国家贸易总值同比增长25%。澳门城市大学周平博士表示,若澳门能够发挥中葡金融或贸易平台的作用,其上升空间巨大。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增加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产品也是关键一环。一直以来,澳门金融业中的财富管理主要依靠外部市场的金融产品,但澳门今年发行了绿色债券。柳智毅博士指出,“本次发行体现政府对绿色金融的肯定和积极态度,符合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为扩大金融业发展的深度及广度,金管局逐步加入债券市场及绿色金融等元素,以丰富特色金融内涵。
10月9日,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于当天成功定价发行等值70亿元的人民币绿色债券,涵盖人民币、美元和欧元三种货币,期限两至三年共三个品种。
此外,澳门特区政府还出资200亿元人民币,于去年与广东省共同成立“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以财政储备参与及助力大湾区建设。
澳门金管局表示,《2019财政年度预算案》豁免国家、地方政府及中央企业在澳门发债的所得补充税及印花税,并已提交法案给立法会,未来作永久豁免。
“配套”问题待解
金融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但从澳门金管局颁布的主要法例数量及内容来看,相关金融法制建设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已推出《融资租赁公司法律制度》,为融资租赁行业创造竞争优势。为配合市场发展所需,正在修订《保险业务法律制度》。同时还正在修订《金融体系法律制度》。
然而,当前澳门金融的主要法例仅有8项,与邻近金融法律体系成熟的城市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
柳智毅博士指出,“澳门金融法律相对较为滞后,立法程序较慢,对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都造成一定影响。”
澳门金融法律相对较为滞后,立法程序较慢,对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都造成一定影响。
对此,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认为,澳门缺乏完备的金融法制基础,与其发展路径有关。“金融行业讲究专业性,很多事情有需求才会出现相关配套政策,譬如澳门直到现在还没有证券交易所,那么在以前来说制定相关规则没有必要。”
立法进程主要在于政府的态度,澳门大学政府和公共行政学系助理教授陈建新认为,若政府认为推动金融行业发展很重要,那么有关法律建设也会随之而来。
然而,法律的建设需要专业人士支持,金融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与香港、深圳相比,澳门在人才上仍存在明显不足的問题。
澳门的金融从业人员约6300人,2016年—2019年,澳门大专学生毕业后从事银行、金融及保险行业的人数分别为161人、166人、175人、194人。但作为金融中心城市的深圳,其金融从业人员已达12万多人,有400多名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每年近2000名考生参加CFA考试。
必须关注到,薪资丰厚的博彩企业是澳门各行业最大的人才资源竞争对手。李斌就曾告诉记者,看着年终结算的时候,本科毕业但比自己工作多3年的同事一年领到的工资比自己多好几万澳门元,就感觉自己花费3年时间读硕士有些浪费。
早在2016年,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王应贵就提出澳门必须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加大专业人士引进力度。
柳智毅博士认为,由于市场、工具、产品、业务相对缺乏,人才进入澳门也缺乏吸引力和渠道,间接形成当前金融人才极为短缺的现状。
永利澳门研究及策略规划行政总监倪孟正博士表示。长期以来澳门作为一个保守社会,随着专才、外来劳动人才的进入有利于澳门将现有的产业结构的饼做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丰富澳门就业市场选择,让本地劳工在就业、升迁等领域都有新的可能性。
“我觉得需要考量的不应该简单考察是否有人才储备,而是能够有吸引人的行业将部分人才置换到这上面来。目前澳门还是以银行业为主,保险公司有但不多,自然这方面人才相对而言会少。”周平博士说道。
近期,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金融业发展,如在澳门发行了人民币债券、莲花债券,为葡语国家提供租赁融资服务,在澳门打造“中葡平台”等;还建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项目并融入大湾区发展等。
澳门金管局表示,特区政府现正积极配合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借大湾区建设契机,加快研究并落实具体的执行方案,包括法律制度及人才培育等软基建环境,以善用国家惠澳政策,进一步提升澳门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