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
阅读与写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初级中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作能力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相当多的老师在閱读课上主要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很多时候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流于形式。而写作方面,相当多的老师只给学生留写作任务,很少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结果是学生写作能力低下,最明显的就是谋篇布局失误,文章结构松散,随意发挥等。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读写课中的依据
思维导图也是近年来盛行于内国外的一种教学形式。思维导图用图像的形式来表现知识和思维过程,用图表来组织、阐述、表达知识,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所以它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加速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特征,能够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下面以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版) Book 7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Section B 2a-2c部分的读写课为例,与大家分享用思维导图法如何设计和实施初中英语读写课。
三、在初中英语读写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法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材分析
该单元的主题是dates and activities。其中,Section B 2a-2c的文章2b Reading 部分的阅读材料紧扣单元主题,具体介绍了各项活动进行的时间并简单描述了这些活动。
(二)教学目标
能够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用思维导图再现文章结构和内容,并了解说明类文体的结构特点。
能够复述阅读文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理解做安排计划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技能,了解本则通知的语篇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使用完整的结构,复述学校通知,并完成写作任务。
(四)教学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读前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激发阅读动机。
1.预备——切入主题
老师应创设恰当的情景,通过使用图片、背景介绍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快速进入主题。学unit 8时,正值十二月上旬,距新初一学生入学只有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此时,教师把学生们说出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初步联系起来。
2.预热——激活背景知识
教师引出阅读主题后,引领学生讨论,分享信息,激活和完善学生对这一阅读主题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好准备。
3.预测——形成期待
在读前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阅读策略。教材中的标题,插图和题目要求都可以成为读前活动的切入点。也可以根据首尾句,首尾段进行讨论,预测文章的内容。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形成阅读期待,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Step 2 While-reading
教师根据阅读文章的特点,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1.略读——整体感知
阅读问题:What is the notice about? How many activities do they have?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重点关注文章主题句和文章大意,养成良好的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第二个问题需要快速浏览文章,在这个阅读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会自觉采取略读策略。
2.寻读——提取信息
本篇文章是个说明文。较为具体地介绍了本学期的活动事项和安排。What activities do they have? When do they have them?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地寻读文章。再此过程中,他们对文章的结构有了一定的判断,同时又一遍加深了本单元的重点:日期表达及应用。
3.细读——重构文本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由于初一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发现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句,具体活动的时间安排,和作者的结论。Step 3 post-reading
阅读后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记忆并促进迁移,拓展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读后活动可以采取复述、讨论等口头输出活动。本节课的读后活动是根据文章结构和重点信息复述文章。这样做还能促使学生从语言输入环节过渡到语言输出环节,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Step 4 Group discussion and filling in the mind map
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学生相互交流,共享信息,操练目标语,为写作做准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布置与所读文章内容类似的写作任务。
Step 5 while-writing
教师设置的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写作任务的体裁和结构最好与阅读文章一致或相似。学生可以借鉴阅读材料中的语言表达,谋篇布局,这样即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积累,又能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技能的渗透,提高写作能力。
Step 6 post-writing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通过教师呈现评价标准,把作文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可以使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又能提醒学生展示时,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让学生从中获得写作灵感,唤起写作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从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到根据所学知识建构自己文章的结构,并最终写出自己的文章。本节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读为起点,以写为终点,通过思维导图搭建读写桥梁,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读写教学模式。
阅读与写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初级中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作能力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相当多的老师在閱读课上主要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很多时候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流于形式。而写作方面,相当多的老师只给学生留写作任务,很少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结果是学生写作能力低下,最明显的就是谋篇布局失误,文章结构松散,随意发挥等。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读写课中的依据
思维导图也是近年来盛行于内国外的一种教学形式。思维导图用图像的形式来表现知识和思维过程,用图表来组织、阐述、表达知识,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所以它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加速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特征,能够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下面以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版) Book 7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Section B 2a-2c部分的读写课为例,与大家分享用思维导图法如何设计和实施初中英语读写课。
三、在初中英语读写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法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材分析
该单元的主题是dates and activities。其中,Section B 2a-2c的文章2b Reading 部分的阅读材料紧扣单元主题,具体介绍了各项活动进行的时间并简单描述了这些活动。
(二)教学目标
能够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用思维导图再现文章结构和内容,并了解说明类文体的结构特点。
能够复述阅读文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理解做安排计划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技能,了解本则通知的语篇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使用完整的结构,复述学校通知,并完成写作任务。
(四)教学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读前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激发阅读动机。
1.预备——切入主题
老师应创设恰当的情景,通过使用图片、背景介绍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快速进入主题。学unit 8时,正值十二月上旬,距新初一学生入学只有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此时,教师把学生们说出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初步联系起来。
2.预热——激活背景知识
教师引出阅读主题后,引领学生讨论,分享信息,激活和完善学生对这一阅读主题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好准备。
3.预测——形成期待
在读前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阅读策略。教材中的标题,插图和题目要求都可以成为读前活动的切入点。也可以根据首尾句,首尾段进行讨论,预测文章的内容。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形成阅读期待,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Step 2 While-reading
教师根据阅读文章的特点,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1.略读——整体感知
阅读问题:What is the notice about? How many activities do they have?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重点关注文章主题句和文章大意,养成良好的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第二个问题需要快速浏览文章,在这个阅读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会自觉采取略读策略。
2.寻读——提取信息
本篇文章是个说明文。较为具体地介绍了本学期的活动事项和安排。What activities do they have? When do they have them?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地寻读文章。再此过程中,他们对文章的结构有了一定的判断,同时又一遍加深了本单元的重点:日期表达及应用。
3.细读——重构文本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由于初一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发现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句,具体活动的时间安排,和作者的结论。Step 3 post-reading
阅读后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记忆并促进迁移,拓展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读后活动可以采取复述、讨论等口头输出活动。本节课的读后活动是根据文章结构和重点信息复述文章。这样做还能促使学生从语言输入环节过渡到语言输出环节,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Step 4 Group discussion and filling in the mind map
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学生相互交流,共享信息,操练目标语,为写作做准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布置与所读文章内容类似的写作任务。
Step 5 while-writing
教师设置的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写作任务的体裁和结构最好与阅读文章一致或相似。学生可以借鉴阅读材料中的语言表达,谋篇布局,这样即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积累,又能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技能的渗透,提高写作能力。
Step 6 post-writing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通过教师呈现评价标准,把作文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可以使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又能提醒学生展示时,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让学生从中获得写作灵感,唤起写作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从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到根据所学知识建构自己文章的结构,并最终写出自己的文章。本节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读为起点,以写为终点,通过思维导图搭建读写桥梁,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读写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