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限购不限购地方政府说了算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认为,取消限购是因为那些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腰包瘪了下来;有人认为,取消限购是因为限购政策不但未消灭需求,反而积攒了需求;有人认为,取消限购是因为房价上涨单靠限购无法遏制……
  楼市景气房价高涨时期,国民买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闭着眼睛下单,只要是房就买。随着房价的不断猛涨,楼市过于火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限购政策。
  如今,楼市遇冷,各地楼房成交量不断萎缩,库存量持续攀升,楼市陷入沉闷氛围中。于是,有些地方政府坐不住了,设法取消限购,打破楼市沉闷僵局。早前,一般都是暗中做一些松绑的动作,随着松绑的呼吁声,现在已经从“地下”转入了“地上。
  近日,各地对楼市限购政策开始出台限制性松绑,有的甚至是直接取消。据不完全统计,呼和浩特、济南、南昌、武汉已经明文宣布松绑限购;广州、南宁、天津、无锡、海口、温州等城市的户籍政策也间接松绑了限购;关于厦门、杭州、长沙、宁波、沈阳、昆明等城市松绑限购的传闻频频出现,显露出了它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势。多地的跟风效仿,有人因此预计,限购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了,下半年二三线城市或将大面积取消“限购令”。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出台“限购令”
  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该通知颁布后,约49个房价过高的地级以上城市纷纷跟进这一政策,相继颁布相关细则,出台限制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后被统称为“限购令”。
  搜房焦点网就曾盘点过各大城市“限购令”细则:
  诸多城市实行“限购令”,开始围堵高房价,同时,许多购房者也因不能达到“限购令”的要求,失去了购房资格,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城市。限购政策发布至今,有些城市房价不但没有被遏制,反而继续上涨。所以有人笑称,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买得起的也换不起。
  呼和浩特市率先取消“限购令”
  “限购令”在中央层面只字未改,有关地方政府松绑限购政策的声音铺天盖地,尤其呼和浩特市光明正大率先取消“限购令”后,各地纷纷跟风效仿。
  2014年6月26日,呼和浩特正式发文取消限购,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取消限购的城市。文件内容显示,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也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
  2014年7月10日,济南市实行了3年多的商品房限购政策正式取消,居民今后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不再需要开具限购证明。不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济南买房,都没有套数限制,外地人也不用提供1年以上纳税或社保证明,可以直接购买住房。
  2014年7月14日,南昌宣布有条件放开住房限购,除了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4个区,其他市区区域不再限购。
  2014年7月18日,武汉房管局在会议上口头通知放宽限购。会议提出,自7月19日起,武汉实行已久的商品房限购政策正式放宽,共出台4条细则,其中与其他房屋限购地区所不同的是,武汉140平米以上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不再纳入限购范围。
  下半年或有超30个城市放开限购
  各地松绑限购之势还在继续蔓延,特别是上述几大城市明确发文,松绑“限购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也“蠢蠢欲动”。
  之前,多座城市采取间接放松限购条件,或放宽落户条件,或采取调整公积金贷款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以上城市的“限购令”松绑,与其他一些城市暗中放松的做法明显有别,使得二三线城市松绑限购的行为从“地下”转入“地上”。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个城市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监管部门对松绑限购持默许态度,表明大部分城市松绑限购的尝试均“闯关”成功。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预计下半年多数城市的限购政策可能取消,2015年楼市限购政策将光明正大地退出房地产市场。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限购在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中,所占比例不到10%。未来除一线城市和人口超1000万的城市外,在整体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取消限购,松绑限购公开化将是大趋势。
  取消“限购令”为哪般
  “限购令”的初衷是为了遏制高房价的过快上涨,但时至今日,其效果如何,有目共睹。楼市限购政策似乎并未明显影响到楼市,房价上涨的还是在继续上涨,下跌的也未见有多大的跌势。于是,有人开始担心,是因为限购效果还未显现,还是限购本身就起不了多大作用?现在该不该取消限购呢?取消限购又是为了什么?
  有专家指出,在现阶段,楼市“限购令”逐步退出存在现实原因。地方债务出现兑付困难,楼市遇冷导致卖地难,这让那些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腰包瘪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或明或暗的松绑,可谓此起彼伏。
  有人认为,限购与否,对楼市的影响并不显著,限购政策不但未消灭需求,反而积攒了需求。
  有人认为,楼市调整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部分城市面临库存压力,必须释放需求,才可避免风险的继续累积。
  有人认为,房价上涨单靠限购无法遏制,未来房价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供需关系。
  有人认为,限购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对“不合理住房需求”的杀伤力非常强,很好地起到了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房价涨幅应声而降。但是时间一长,“药效”冷却,其弊端也不断被激发出来,这实际上对真正的刚需是不公平的。
  有人认为,由于限购政策大多需要结合户籍管理制度,目前各地限购政策的渐次退出,可能与户籍制度的改革推进密切相关。
  当然,也有乐观者表示,经过持续多年的房地产投资高增长,目前楼市整体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实施了3年的“限购令”已收到了“以时间换空间”的效果,现在到了退出的时机。
  北京“限购令”细则
  2010年4月30日,北京市出台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规定自5月1日起,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同一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上海“限购令”细则
  2010年10月7日,上海市政府批转了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
  深圳“限购令”细则
  2010年9月30日晚上11时30分,深圳紧急出台调控落实通知,规定从即日起,在深圳暂时实行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政策: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两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
  广州“限购令”细则
  继多个城市出台“限购令”后,广州2010年10月15日也出台了严格的限购政策。广州市联合人民银行、省地税局制定了该政策,核心内容包括四大方面。其中规定,非常住家庭不准在广州购房,未满18岁不得单独购买商品房。
其他文献
从全球储备货币过去的变迁史分析,一国货币并不能永远占据主宰者之位。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持续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正如当年美元取代英镑一样,美元将被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元货币体系所取代。  2008年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让全球经济体猛醒,过度依赖美元意味着自身的风险敞口太大。当时以法国为代表的欧元区曾经表示过,要接替美元全球货币霸主的地位,但随之
期刊
对于从年初就开始看空金价,并信誓旦旦地认定今年金价要跌到每盎司1100美元的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寡头来说,今年上半年的金价的确是和他们开了个大玩笑。为了证明自己判断的准确,以便今后继续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这些大鳄们孤注一掷地在7月中旬强力做空金价,却因为马航坠机事件而功亏一篑,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眨眼之间,2014年就过去了7个月,在这过去的7个月里,估计最为坐立不安的当属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
期刊
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4年5月末,全国4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存续理财产品50918款,  理财资金账面余额13.97万亿元。买银行理财产品图的就是安全,没有兑付风险。  但是银监会刚刚下发的“35号文”,再次表达了“以合规打破刚兑”的监管态度。  与买基金、信托不同,在银行买银行理财产品,大多被投资者认为是最安全的,没有兑付风险。但在银行理财规模不断膨胀的背后,是银行利用资金池的“长袖善舞”
期刊
部分二三四线城市房屋供大于求,商品库存消化周期超过合理期,基本都维持在30个月以上,特别是那些问题城市,如滁州、芜湖、舟山、杭州、福州、湛江、北海、北京、青岛、天津、锦州、威海、东营、九江、武汉、黄石、长沙、西安、大理、大同、呼和浩特等城市。对于国内的房产投资者而言,规避以上提及的问题城市,是规避市场风险,审时度势的正确选择。  地方债务超过财政收支,卖地还债导致地价疯狂上涨。王石曾经感慨,土地财
期刊
下半年私募基金会重点关注哪些板块的投资机会?调查显示,22.22%私募看好新能源汽车和医药股的机会,16.67%私募则表示看好军工股和国企改革概念股的表现,各有11.11%私募看好消费、新股、TMT、智能概念股的机会。  股市不景气,但有些阳光私募依然牛气冲天,大把大把赚钱。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在上半年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7.08%的情况下,1873只阳光私募产品平均收益达到5.06%,大幅
期刊
把住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脉,开发商为促销楼盘,推出了“降价险”,给出这样的保障:所买的房子如果降价了,由保险公司来赔付。这样的房子你会买吗?  三伏天里酷热当道,可是,楼市依旧深陷严寒地带,购房者观望情绪越来越浓厚,开发商资金链日益紧张。为回笼资金,留住购房者购房信心,开发商绞尽脑汁,争抢客源,营销手段也不断升级。继“零首付”、“伪低价”、“泛学区房”之后,近日,北京一楼盘高调推出全国首个“买房
期刊
7月份以来,为龙头股票型基金贡献大多数净值的创业板市场忽然出现回调,此前火爆的诸如TMT的市场也出现下跌。受此影响,诸多基金净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不少之前表现不错的牛基,最近3个月的业绩让人不敢恭维,跌幅居前。  互联网公司再次搭台唱戏卖理财产品,京东开售理财型保险。另一件大事是,房价继续走弱或已成定局,这对于投资客来说是坏消息,但是对买房的刚需族来说,则是最大的好消息。  京东开售理财型保险
期刊
年纪大了才知道保险的好,但是想买保险已经晚了,商业保险要么贵,要么对年龄有限制。国家给的医疗保险是唯一得了病还能买的保险,而且越老报销越多,这是现实。  想给爸妈买保险的孩子们,这里要说两个真相:一是市面上能买到的商业保险最适合年轻人,越年轻越便宜,越老越贵。50岁以上,想买寿险或者重大疾险保险,可能交的保费跟拿的保额一样多,不如不交。二是人老了,两点最需要保险,一是生病有钱治,二是多老都有钱花。
期刊
互联网“宝宝”收益逼近4%,银行类“宝宝”越来越多,且收益普遍高于互联网“宝宝”。互联网“宝宝”会被银行“宝宝”终结吗?  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之下,以阿里推出的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宝宝”,可谓赚足了市场玩家的眼球,余额宝大热之后,各行各业都想方设法进入这个圈子分一杯羹。各银行纷纷推出的“宝宝”,就是站出来挑战互联网“宝宝”的典范。迄今为止,两者在年化收益率方面,互联网“宝宝”面临“破4”的危机,而
期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天底下的员工,自然离不开职场这个江湖。就像游戏有游戏规则一样,职场也有职场规则,只不过,职场里的规则,有许多潜规则罢了。所谓潜规则,就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矩。如果你不熟悉、不了解,就会使自己在职场多走弯路,甚至升职无望。  你只有一个老板  记住!在公司里,你只有一个老板。  也许有人会说,老板上头还有老板呢!但是,能指挥你工作的人只有一个,这个人常常拥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