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年选取黑油莎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为主区,分别设置9万(A1)、11万(A2)和13万株·hm-2(A3);以种植方式为裂区,分别设置110 cm垄上三行(小行距30 cm)(B1)、65 cm垄上双行(小行距20 cm) (B2)和45 cm垄上单行(B3).测定不同处理下油莎豆植株的生长指标、群体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生物量和产量.结果 表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叶片光合性能及块茎产量有显著影响.A1密度下,群体叶面积指数在块茎生长后期达到最大值;而A2、A3密度下,在块茎生长中期已达最大值.A1、A2、A3密度下,冠层和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在块茎生长后期、生长中期和形成期达到最大值.块茎生长中期,A2B1处理冠层和下部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最高.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群体产量表现为A2>A3>A1,且处理间差异显著.结合种植模式,即A2B1处理的群体产量最高,为7469.81 kg· hm-2.综上所述,合理密度结合宽窄行种植,是实现作物群体结构优化并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挖掘寒地油莎豆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