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置管溶栓与联合机械碎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照分析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扩张导管碎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行单纯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共32例,其中男10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15)岁;B组行CDT联合机械碎栓(球囊扩张导管碎栓)治疗,共50例,其中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17)岁.比较2组治疗前后静脉通畅率、静脉通畅度评分、健侧和患侧下肢周径差,比较2组尿激酶用量及溶栓导管留置时间,以出血并发症、肺栓塞的发生率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2组共82例患者完成溶栓及碎栓疗程,B组较A组溶栓时间更短,A组平均9(7,12)d;B组平均5(4,7)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较A组尿激酶用量更少,A组平均7.250(6.355,8.255)×106U,B组平均4.925(3.715,5.810) ×106U,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的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优于A组,A组65.0%(40.5%,86.5%),B组为100%(9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 6).2组患者随访时间3~18个月,A组随访率50.0%,B组随访率58.0%,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 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CDT联合球囊扩张导管碎栓治疗急性下肢DVT较单纯CDT治疗,溶栓效果好、尿激酶用量少、不增加肺栓塞及出血发生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