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的研制及早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研制个性化C1/2椎弓根螺钉置入导向器,并应用于临床寰枢椎骨折的治疗并观察其早期疗效。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17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将患者的颈椎CT数据导入数字骨科工作站,三维重建、数据建模,3D打印制作个性化寰枢椎导向模板;术中在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C1、C2椎弓根螺钉,行骨折复位短节段融合固定;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

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损伤脊髓及椎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36~222 min,平均168.0 min;术中出血量为260~556 mL,平均356.0 mL。17例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4~6个月(平均4.8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疗效按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ASIA92)感觉评分由术前的(7.4±3.2)分提高至(13.1±5.9)分;运动评分由术前的(5.3±3.1)分提高至(11.7±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退出等并发症。

结论

3D制定个性化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可使复杂、高风险的寰枢椎螺钉置入手术变得准确、安全、操作简便,大幅度提高手术精确性并降低手术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145(miR-14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并对miR-145在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细胞中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收集43例PTC组织和癌旁组织,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5表达量;采用miR-145类似物转染TPC-1细胞株上调miR-145
目的探讨青少年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特点、损伤机制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4例青少年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2例;年龄12~16岁,平均13.7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ⅠA型2例,ⅡA型8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归纳其临床特点及损伤机制,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记录患侧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及前
目的探讨水刀病灶清除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资料。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43.6岁(36~58岁),初始骨折均为闭合性。感染出现后3~5 d内行病灶清除手术。根据术前美蓝标记染色范围调整切口长短与深浅,使用水刀由浅至深进行彻底病灶清除,同时保留内固定物,稀疏全层缝合伤口,行负压封闭引
锁定钢板已被广泛应用于关节周围骨折、粉碎性及骨质疏松骨折固定,而临床内固定物取出时有发生,涉及锁定钢板取出困难的事件也逐渐增多。临床关注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相关问题的研究报道较少。螺钉滑丝、螺纹错扣及冷焊接是导致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的主要原因,目前报道的取出技术包括不需要特殊器械的简单实用技术和需要特殊器械的复杂技术。内固定物取出困难将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二次更大创伤、金属碎屑残留等风险。预防是最有效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的一种损伤。虽然大多数骨科医师认为RockwoodⅠ、Ⅱ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采取非手术治疗,Ⅳ~Ⅵ型采取手术治疗,但是对于急性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尚没有达成共识,可采用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就急性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肩关节盂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肩关节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Ideberg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肩关节盂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
目的探讨Renaissance脊柱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治疗脊柱疾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应用脊柱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治疗的38例脊柱疾病患者资料。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岁(12~69岁);腰椎骨折10例,胸椎骨折8例,脊柱畸形20例。30例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置入(PS组)治疗,8例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PV组)治疗。手术患者随机一侧采用机器人辅助技术(辅助组)治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计算机导航技术术中辅助股骨干骨折旋转畸形矫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使用计算机导航系统治疗的1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38.2岁;右侧8例,左侧5例;按照股骨干骨折Winquist分型:Ⅰ型6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1例。所有股骨干骨折均使用顺行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新的计算机导航技术利用获取的健侧股骨的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