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塑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泥塑活动中的基本塑型技法和基本造型指导要点,以帮助教师科学、系统地指导幼儿的塑型活动。
一、基本造型
球形。球形是所有造型的基础,其他造型都是在球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延伸的。揉球时两只手要伸平,正反方向交替进行可以使揉出来的球更圆、更光滑。
水滴造型。教师在做水滴形时可以将揉好的圆球放在相对的两个手掌之间,前后搓出水滴的尖端。但幼儿受大小肌肉协调能力的限制,使用这样的操作手法比较困难。在指导幼儿做水滴造型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把揉好的球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搓出水滴的尖端。
条形。先揉一个圆球,然后用手掌上下搓。为使搓出来的条形粗细均匀,要避免使用手指。
空心造型。空心造型是将揉好的圆球倒扣在手指上,然后用另外一只手往下捏。年龄大一点的幼儿还可以两只手配合操作,注意捏的时候要把空心捏深而不是捏大。另外四周的薄厚要捏得均匀。
圆柱造型。柱形的塑型手法和条形类似,也是先揉一个球,用手掌从球形的中间开始搓。需要注意的是,柱形不需要搓成条形那么长,而且由于柱形两端不是尖的而是平的,所以要求搓得特别均匀。
卷叠造型。卷叠造型是在条压片的基础上做成的,即先把条形压扁,然后用手指从一头卷起来。
二、从基本造型到整体造型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对幼儿在泥塑活动中如何塑型做了分类:一种是“从整体拉出”,另外一种是“把个别的表现符号聚合为一个整体”。前者是从整块的泥中把所有的突出部分拉出,如鼻子、手臂和腿:后者是先做好部分形体(头、鼻子、手臂、腿等),然后再把它们粘合到身体上。对于幼儿园泥塑活动来说,更多的是采用后者,即将各个基本造型组合成一个整体造型。
1,从头到身。在进行人物和动物的塑型过程中,一般按照从头到身的顺序,用各种基本造型做出头和身体,最后再组合成一个整体。
2,从里到外。这个步骤一般适用于卷叠造型,如花朵。
3,定准关键位置。很多造型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很难准确把握具体的位置,这就需要先引导幼儿学会定位,寻找关键位置(如中心点);然后再依据关键位置进行后面的操作。例如,螃蟹造型要先确定眼睛的位置,然后再把腿和钳子对称地粘合在身体上。
一、基本造型
球形。球形是所有造型的基础,其他造型都是在球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延伸的。揉球时两只手要伸平,正反方向交替进行可以使揉出来的球更圆、更光滑。
水滴造型。教师在做水滴形时可以将揉好的圆球放在相对的两个手掌之间,前后搓出水滴的尖端。但幼儿受大小肌肉协调能力的限制,使用这样的操作手法比较困难。在指导幼儿做水滴造型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把揉好的球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搓出水滴的尖端。
条形。先揉一个圆球,然后用手掌上下搓。为使搓出来的条形粗细均匀,要避免使用手指。
空心造型。空心造型是将揉好的圆球倒扣在手指上,然后用另外一只手往下捏。年龄大一点的幼儿还可以两只手配合操作,注意捏的时候要把空心捏深而不是捏大。另外四周的薄厚要捏得均匀。
圆柱造型。柱形的塑型手法和条形类似,也是先揉一个球,用手掌从球形的中间开始搓。需要注意的是,柱形不需要搓成条形那么长,而且由于柱形两端不是尖的而是平的,所以要求搓得特别均匀。
卷叠造型。卷叠造型是在条压片的基础上做成的,即先把条形压扁,然后用手指从一头卷起来。
二、从基本造型到整体造型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对幼儿在泥塑活动中如何塑型做了分类:一种是“从整体拉出”,另外一种是“把个别的表现符号聚合为一个整体”。前者是从整块的泥中把所有的突出部分拉出,如鼻子、手臂和腿:后者是先做好部分形体(头、鼻子、手臂、腿等),然后再把它们粘合到身体上。对于幼儿园泥塑活动来说,更多的是采用后者,即将各个基本造型组合成一个整体造型。
1,从头到身。在进行人物和动物的塑型过程中,一般按照从头到身的顺序,用各种基本造型做出头和身体,最后再组合成一个整体。
2,从里到外。这个步骤一般适用于卷叠造型,如花朵。
3,定准关键位置。很多造型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很难准确把握具体的位置,这就需要先引导幼儿学会定位,寻找关键位置(如中心点);然后再依据关键位置进行后面的操作。例如,螃蟹造型要先确定眼睛的位置,然后再把腿和钳子对称地粘合在身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