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窗花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剪刀,一张红纸,简简单单的工具,在双巧手的挥舞下,一幅幅鲜活而灵动的剪纸画跃然于家家户户的窗户之上,贴出生活的喜悦与红火,这就是最纯粹的民间手工艺术——“剪窗花”。
  据说,窗花起源于冰花,所以古时又称剪窗花为“剪彩”,与立春有着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宋、元以后,春节剪贴窗花的风俗逐渐普及,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回大地的欢乐心情。
  按照传统,剪窗花一般事先不画底稿、底样,因为窗花本来就是剪纸中的小品,是即兴创作的东西,所以剪起来随意性很强。但是,剪些什么却要图个喜气、吉利,诸如“喜鹊登梅”、“二龙戏珠”、“莲年有鱼”、“榴开百籽”等。各种花乌鱼虫图案,都表达了普通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
  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俗话说:“二十五,糊窗户”一一老式窗户过年要换窗纸,而后剪些窗花贴上去。剪窗花是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每逢年关,家家户户常见这样的情景:桌上摊着艳艳的红纸,姑娘媳妇手中的剪刀发出轻轻的“咔擦”声,纸屑纷纷飘落——这幕温馨的场面,年复一年地在民间上演。
  作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窗花品种极多,以大红单色为主,也有半剪半染五彩并用的。形式多随旧时民居窗的格式而变化。棂子窗花,适应狭长窗棂,单幅多为长条形,但农村剪纸能手,在窗根上兴起了许多变化。窗心窗角的相互映衬自不必多说。栖霞县乡间更有“窗飘带”,剪为长条花,粘在窗框上端,飘摇晃动,使窗花别生一种动感。
  中国的剪纸艺术渊源而流长,但剪窗花和普通的剪纸又有所不同,而集市上卖的窗花更是独具特色。现代的剪窗花不光是剪,往往还要有刻的工艺,单用剪刀剪是剪不出图案复杂的窗花的。窗花用的纸要求很严格,一般是非常薄的有韧性的纯木浆纸。在剪窗花之前,一般要将纸裁成32开的大小,然后对齐,纸要稍稍喷水变得发潮,这样纸很容易叠在起,不会散乱,纸一般都是要起叠20至30层。
  将纸叠好之后,把窗花的底样放在纸的上面并且固定,然后开始动剪刀剪出窗花的外部轮廓,再将外边沿的细致部分小心翼翼地修剪成型。窗花的外部剪好后,就要开始用刻刀刻窗花的内部细致部分,例如虎、鸡等动物的形态、皮毛、表情等。刻的时候要求20、30层的纸一次刻透,不能补刀,否则上下的图形就会变形。所以这个工艺是最考验手艺的,必须经过多次的实践。有些窗花剪好后还要上色。上色同样很讲究,要根据人物、动物的形态、表情等进行上色。晾干后的窗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揭层,就是要把粘在一起的窗花用刻刀刃小心地揭开到一半。卖窗花的时候再轻轻一揭,一张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窗花就出笼啦。
  窗花的剪裁突出一个“巧”字。这里的“巧”主要是指运用巧刀刻出的“锯齿”和“月牙儿”。这是胶东地区剪纸刀法中很重要的两种刀法。“锯齿”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纸和刀的切割移动而自然产生的。它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钝锐的变比,表现它的质感与结构。“月牙儿”也是剪刻时自然产生的各种弧形装饰。它以阴刻为主,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破坏大块黑的面积,根据不同物象的特征、形状,可长可短,可宽可窄,能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类型。民间剪纸的刀法形式除“锯齿”和“月牙儿”之外,还有诸如花朵、涡纹和水纹等。
  在胶东一些地方的新婚人家,人们往往根据新娘所剪的窗花来判断新娘的巧拙。因此,姑娘在出嫁前学剪纸也和学习刺绣等女红一样认真,所谓:“二八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所以很多胶东妇女的剪纸技艺很是精湛。不管巧手女出在哪个村,都是让人们引以为荣的事情。
  山东民间剪纸还有一些独特的形式,例如胶东农家多栅栏状直棂窗,所以妇女剪的窗花须跨越窗格,分若干块来剪,以组成完整的画面,因而又称“窗越”。有一種窗花用纸剪成斗鸡、羊等动物形象,先将动物的头部、腿部与躯干分别剪出实贴在窗上外,头部、腿部只用线钉住一点作为活动轴心,再在边缘处系上细线连接到窗外的树枝上。树枝晃动,牵连着的剪纸也随之活动起来,恰像是皮影戏。还有蓬莱的小窗花,是农村妇女用剪剩的纸头即兴剪的小动物和花果,每件往往只有2—4厘米,但却非常生动有趣。莱州的民房窗户,往往是用很多小方格组成的“雀眼窗”。妇女们常剪出成套的剪纸如《百蝶图》、《百乌图》等,给人以绚丽多姿、目不暇接之感。
  窗花一般在春节时贴在窗上。窗花的形式,常受民居窗户构造不同的影响。旧时乡间窗户有大棂子窗、小格子窗等式样,窗花适应各种窗户的特点,变化出配合得当的品种。就拿最常见的棂子窗花来说,中间一个大花,俗名“窗心”:四角镶三角形花,叫作“窗角”:空余的地方随意点缀小幅剪纸,叫做“小花”。窗心高20厘米左右,把一个整体图案分剪成四幅或五幅条状花儿,依次贴在窗棂间,避开棂梁的遮挡,复原了整体画面,却又用黑黑的棂梁作了装饰,这样的巧心思,谁看了都会称绝。窗心的图案,大多数是用画儿组织出一句吉语:剪一个金鱼缸,配上水松或莲荷,几条金鱼游泳其中,取名“金玉(鱼)满堂”:又有“鲤鱼串荷花”、“凤凰戏牡丹”等,无不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其他文献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是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等任务于 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和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  山东省立医院现有员工22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1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70余名,博士后学位人员3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40余名,拥有泰山学者岗位6个,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6名。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
期刊
商河县是山东省会濟南的北大门。在环渤海开发和济南市“北跨”战略的双重辐射下,商河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泉城济南北部的后花园,“南有冷泉观赏,北有温泉疗养”,正在成为商河的新名片。  在个落雪的日子,静静地沐浴在商河温泉中,看着袅袅蒸腾的水汽,体会雪花飞舞的自在和幸福。  商河地热温泉储量巨大。据专业机构测评,商河地热储量25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79亿立方米。华北最大的地热富集区惊现商河,
期刊
尽管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大洋两岸的讯息和文字几乎近在咫尺,但美国文学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这并不仅仅因为不能阅读原文的缘故,而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一个是东方,一个是西方北美。我们阅读的是译者的文字,而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风格,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判断。中美作家作为个体,当然会有惊人的差别:但是透过翻译的这道栅栏,我们还是要努力感受他们的群体特征。对于作家,真正的决定力量还在土
期刊
据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迄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酒,首推商朝甲骨文古卜辞中的“鬯其酒”,也就是今日山东的“兰陵酒”。兰陵酒,是今天犹存的稀有古酒酒种,历经三千年历史风云,代代传承,沿袭至今,一直没有间断,是历史跨度最长的酒,也是颇得才俊圣贤爱慕的酒。历史上曾有许多才子为“兰陵酒”而倾倒,并留下一段传世佳话。  战国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两任兰陵令,倡农桑,重酿造,承儒启法,成一代儒家宗师。北魏农学家
期刊
8年未见,二井关成对山东有着深深的思念。  为了参加8月初在济南召开的“第九届中日地方交流促进研讨会”,日本山口县知事二井关成第二次来到了山东。在会议的间隙,二井关成接受了采访,从双方的合作交流到对山东的感受,他讲得声情并茂,一种老朋友久别重逢的感觉。“第一次来时济南机场还没有现在这么华丽,济南的城市建设还没有现在的规模……”    28年的友谊弥足珍贵    二井关成与山东的特殊的感情,来源于山
期刊
在各种绘画形式中,黑白木刻画大概是最为简单的 种。它只用黑白两种颜色,就能在黑白相对的变化间,传达出一种情感、 种精神,从而展示画家丰富的心灵世界。前不久,我读到延川籍青年木刻画家刘宏祥的黑白木刻画集《刘宏祥黑白木刻》、《刘宏祥版画小品集》。他的黑白木刻画简直可以说是刻存木板上的抒情诗。  但凡有木刻常识的人都知道,黑白木刻可以分为“激扬之黑白”与“抒情之黑白”两大类。木刻版画在中国的兴起与鲁迅不
期刊
多个国家频发洪水、气温升高加剧、超级细菌现身……当一个个事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恶果陆续出现的时候,人们更为关心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能源是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化石能源大量消费导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挑战。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减轻环境污染,遏止全球气
期刊
煤化工:洁净煤技术的综合应用    “IGCC这个项目运行至今,系统运行可靠,实现了柔性运行,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甲醇产量与发电的产量比。”国泰公司董事长刘新对设备的运行十分满意,“它弥补了洁净煤发电和转化利用单项技术难以同时满足效率、成本和环境多方面要求的不足,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这是‘低碳经济’的‘希望工程’。”  这套“IGCC”装置是兖矿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期刊
凡是最近十几年到过蒙阴县城的人,一般都不会忽略这座八角七层、49米的高塔。尽管它2000年才建成,但已是蒙阴县的地标式建筑。此塔有个文雅而又大气的名字,宏蒙塔。著名书法家山东大学的蒋维崧先生题写的匾额就悬挂在塔南门正上方,但当地人却都喜欢更直白地称之为振兴塔。其实他最早的名字叫刘洪塔——因为该塔就坐落在刘洪公园内。  说起蒙阴县的过去,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沂蒙老区的革命传统。其实蒙阴的悠久历史可
期刊
希腊是个充满魅力的古老国度。雅典、卫城、爱琴海、希腊神话、奥林匹亚……这一个个关于希腊的名词,像满天星斗般闪烁。  据说一年365天,希腊的绝大部分地方有300多天是晴天,而且这里的阳光特别通透,所以能见度很高,白色的城市建筑也就格外晃眼,哪怕城市的面貌比不上北欧的宁静与整洁,也不会让人觉得压抑。有了阳光的恩泽,这里的花卉也就特别多,更由于希腊人的工作时间短暂,有大量的休闲时间,因此几乎家家户户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