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教学理念的树立对落实素质教育的作用合,素质教育在实施上应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以及如何具体运用精练、实践等具体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主 探究 合作 精练 效益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a)-0153-02
我从事素质教育已经有十多年了,目前已初见成效。下面就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谈谈素质教育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1 更新教学理念,落实素质教育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行动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就得理解其内涵。何谓素质教育呢?《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不二手段;其次,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要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做到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平平无奇,但写得一手好字,如果老师经常表扬他,他就会引以为荣,从而克服了成绩差所产生的自卑心理,也会发自心底里喜欢那位老师,那个科的成绩也会不断地进步。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心理。因此,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中,我觉得课堂活跃,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2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素质教育在手段上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布鲁纳说过:“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与欲望,这种探究欲望与需要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对问题的感知力和创造想象力”,“新大纲”也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这说明了“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由其三者组成的教学活动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教材的灌输对象,而是对教材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因此,教师更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好苦涩难懂、充满抽象性的诗文,这种创新学习法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诗词的意思,能背会默外,还要求能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如从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课堂的延伸中,让学生课外搜集关于写“雪”的诗句;在对诗句的赏析中,更能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如上述的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气的奇寒,更能体现边塞冬天的瑰丽,以春写冬,体现作者的喜悦心情。让学生去品味、讨论,各抒己见,答案就能趋于完美,相得益彰。所以,当今的教育,考试是一种检查,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由于对诗歌理解得比较深刻,许多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恰当地引用上诗句,使文章更具诗情画意,从而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底蕴。
3 精练中求取效益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应试教育年代,每到中考,教师就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应付中考,编撰了大量的资料;学生也就忙得不亦乐乎,希望从每天排山倒海般的压来的习题、密密重重的天罗地网的习题可以捕到中考的一、两题吧。所以,复习时,老师总是说:“这篇课文(语段)很重要,考试肯定有。”学生拼命地背答案,似乎就是考这道题目似的,特别是经老师加以肯定的一句话,学生也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题海战术,甚至还担心别人练的题比自己多。所以,当时也出现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同学。进到高一级学校,那些学生学习就有吃不消的感觉。
素质教育的号角一吹响,首道工序就是“减负”,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且要求“减负不减质”。这就是要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还他们以时间、空间、自由,也就是让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大纲的精髓,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慎重筛选资料。
语文教学中,一篇文章,牵涉到的知识点很多,作为语文教师,要运筹帷幄,懂得放弃,力求每一节课有一、两个知识点过关。在备课时把握好标尺,不要太贪婪,面面俱到,这样学生反而接受得不好;老师胸有成竹,每节课讲透一、两个知识点,让学生弄透,做到一课一得。这犹如人们吃东西,慢嚼细吞有益健康,其中美味也尝得真切;狼吞虎咽有损肠胃,味同嚼蜡。所以,学习,我们得给学生一个真切的感觉。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就是教会学生掌握“讽刺的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以生活实例及课文的具体例子阐明:(1)夸张手法(胡屠户骂范进“不三不四想吃天鹅屁”这个夸张突出了在胡屠户对范进的蔑视,他认为范进是异想天开,中不了举。讽刺意味很浓。)(2)对比手法(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范进“尖嘴猴腮”说自己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个现世宝;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就夸他“才学又高,品貌有好”称范进为“贤婿老爷”,说自己有眼光把女儿嫁给范进。鲜明的对比使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个性跃然纸上。)(3)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范进中举后,给银子胡屠户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加点的词运用了细节描写,将胡屠户的虚伪、奢财如命的市侩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了忍俊不禁)达到讽刺的效果。又如在学习〈《孟子》二章〉时,以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来具体分析,让学生从这短小的篇幅中深刻领会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让学生能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白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来进行论述,把握到本文的论证过程,那么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算透彻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这短小的篇章中进行分析,学生就会感到清楚明了,也比较感兴趣。从中讲清讲透议论文的这些考点,学生学会了这方面的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在阅读任何一篇议论文时都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所以,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能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的阅读与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的判断、赏析,及其在写作时能灵活运用。多年的畢业班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学生的阅读与运用的能力强了很多,答题有条不紊。所以,素质教育推行到今天,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应重视知识的日积月累,不争朝夕。
4 实践开阔视野,积累素材
课后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仅仅靠上课的时间是不可能大面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比如指导学生写作文,不能单在课堂上讲写法、讲布局谋篇,有句话说得好:“作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跟着提高。过去,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学生孤陋寡闻,把作文选看作是“圣经”,对待作文,生搬硬套;少看作文选的,有些束手无策。现在,电视、电脑已遍及千家万户,人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有位同学在作文《那一刻,让我感动》中,写到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救护着学生时,是如此的真切,让人看了潸然泪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写作是真情的流露,感受的宣泄,屏幕上那真实的画面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信息化的时代也为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任教语文20多年,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好途径。但是,坚持写日记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有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总是咬着笔杆,皱着眉头,苦着脸。电脑的问世为广大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心事的平台,许多学生上Q聊天,而且,家长对他们屡禁不止。不过,凡事都有利与弊两个方面,我们只要恰当引导,就会兴利除弊。其实上Q聊天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务必提醒的是:不能将网络语言、口语运用到正规的作文中。本班学生甄志群,无心向学,作业经常拖欠,尤其是周记和作文,追缴时,他总是说:“不会做!”我问他会不会上Q,他兴高采烈地说:“这个,谁不会!”然后,我要求他将每周上Q聊天的内容写下来作为周记,结果,他写出来的文章情真意切,我给它稍加修改,就成了一篇好文章。现在,志群同学每次都有作文交了,而且能达到中等水平的文章。
如今,素质教育蔚然成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整体的提高,学生的视野开阔创造性强,我们的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了,他们学以致用,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主 探究 合作 精练 效益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a)-0153-02
我从事素质教育已经有十多年了,目前已初见成效。下面就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谈谈素质教育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1 更新教学理念,落实素质教育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行动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就得理解其内涵。何谓素质教育呢?《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不二手段;其次,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要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做到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平平无奇,但写得一手好字,如果老师经常表扬他,他就会引以为荣,从而克服了成绩差所产生的自卑心理,也会发自心底里喜欢那位老师,那个科的成绩也会不断地进步。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心理。因此,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中,我觉得课堂活跃,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2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素质教育在手段上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布鲁纳说过:“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与欲望,这种探究欲望与需要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对问题的感知力和创造想象力”,“新大纲”也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这说明了“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由其三者组成的教学活动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教材的灌输对象,而是对教材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因此,教师更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好苦涩难懂、充满抽象性的诗文,这种创新学习法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诗词的意思,能背会默外,还要求能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如从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课堂的延伸中,让学生课外搜集关于写“雪”的诗句;在对诗句的赏析中,更能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如上述的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气的奇寒,更能体现边塞冬天的瑰丽,以春写冬,体现作者的喜悦心情。让学生去品味、讨论,各抒己见,答案就能趋于完美,相得益彰。所以,当今的教育,考试是一种检查,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由于对诗歌理解得比较深刻,许多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恰当地引用上诗句,使文章更具诗情画意,从而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底蕴。
3 精练中求取效益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应试教育年代,每到中考,教师就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应付中考,编撰了大量的资料;学生也就忙得不亦乐乎,希望从每天排山倒海般的压来的习题、密密重重的天罗地网的习题可以捕到中考的一、两题吧。所以,复习时,老师总是说:“这篇课文(语段)很重要,考试肯定有。”学生拼命地背答案,似乎就是考这道题目似的,特别是经老师加以肯定的一句话,学生也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题海战术,甚至还担心别人练的题比自己多。所以,当时也出现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同学。进到高一级学校,那些学生学习就有吃不消的感觉。
素质教育的号角一吹响,首道工序就是“减负”,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且要求“减负不减质”。这就是要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还他们以时间、空间、自由,也就是让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大纲的精髓,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慎重筛选资料。
语文教学中,一篇文章,牵涉到的知识点很多,作为语文教师,要运筹帷幄,懂得放弃,力求每一节课有一、两个知识点过关。在备课时把握好标尺,不要太贪婪,面面俱到,这样学生反而接受得不好;老师胸有成竹,每节课讲透一、两个知识点,让学生弄透,做到一课一得。这犹如人们吃东西,慢嚼细吞有益健康,其中美味也尝得真切;狼吞虎咽有损肠胃,味同嚼蜡。所以,学习,我们得给学生一个真切的感觉。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就是教会学生掌握“讽刺的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以生活实例及课文的具体例子阐明:(1)夸张手法(胡屠户骂范进“不三不四想吃天鹅屁”这个夸张突出了在胡屠户对范进的蔑视,他认为范进是异想天开,中不了举。讽刺意味很浓。)(2)对比手法(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范进“尖嘴猴腮”说自己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个现世宝;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就夸他“才学又高,品貌有好”称范进为“贤婿老爷”,说自己有眼光把女儿嫁给范进。鲜明的对比使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个性跃然纸上。)(3)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范进中举后,给银子胡屠户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加点的词运用了细节描写,将胡屠户的虚伪、奢财如命的市侩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了忍俊不禁)达到讽刺的效果。又如在学习〈《孟子》二章〉时,以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来具体分析,让学生从这短小的篇幅中深刻领会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让学生能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白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来进行论述,把握到本文的论证过程,那么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算透彻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这短小的篇章中进行分析,学生就会感到清楚明了,也比较感兴趣。从中讲清讲透议论文的这些考点,学生学会了这方面的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在阅读任何一篇议论文时都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所以,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能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的阅读与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的判断、赏析,及其在写作时能灵活运用。多年的畢业班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学生的阅读与运用的能力强了很多,答题有条不紊。所以,素质教育推行到今天,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应重视知识的日积月累,不争朝夕。
4 实践开阔视野,积累素材
课后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仅仅靠上课的时间是不可能大面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比如指导学生写作文,不能单在课堂上讲写法、讲布局谋篇,有句话说得好:“作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跟着提高。过去,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学生孤陋寡闻,把作文选看作是“圣经”,对待作文,生搬硬套;少看作文选的,有些束手无策。现在,电视、电脑已遍及千家万户,人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有位同学在作文《那一刻,让我感动》中,写到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救护着学生时,是如此的真切,让人看了潸然泪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写作是真情的流露,感受的宣泄,屏幕上那真实的画面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信息化的时代也为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任教语文20多年,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好途径。但是,坚持写日记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有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总是咬着笔杆,皱着眉头,苦着脸。电脑的问世为广大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心事的平台,许多学生上Q聊天,而且,家长对他们屡禁不止。不过,凡事都有利与弊两个方面,我们只要恰当引导,就会兴利除弊。其实上Q聊天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务必提醒的是:不能将网络语言、口语运用到正规的作文中。本班学生甄志群,无心向学,作业经常拖欠,尤其是周记和作文,追缴时,他总是说:“不会做!”我问他会不会上Q,他兴高采烈地说:“这个,谁不会!”然后,我要求他将每周上Q聊天的内容写下来作为周记,结果,他写出来的文章情真意切,我给它稍加修改,就成了一篇好文章。现在,志群同学每次都有作文交了,而且能达到中等水平的文章。
如今,素质教育蔚然成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整体的提高,学生的视野开阔创造性强,我们的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了,他们学以致用,素质教育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