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古筝音乐剧《筝叙》的叙事和意境营造

来源 :戏剧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筝音乐剧《筝叙》以魏晋名士桓伊为主角,讲述了魏晋名士与古筝器乐之间的生命联系.剧目注重筝曲与音乐剧的有机融合,通过叙事形式和情感表达的创新,探索了民族音乐剧创作的全新形式,营造了诗意、灵动的舞台气氛.筝曲中蕴含的深远意境与剧情中魏晋名士欣赏艺术、创作艺术的生命体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与历史事件的跨界.
其他文献
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作为一种流动多变、内涵丰富的社会行为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领域,构成了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育人环境.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无不接受家风校风社风交叉性熏染、陶养与教育.创建一种和谐共生、有序渐进、优势互补的育人文化生态,既是家庭、学校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客观需要.
社会化媒体深刻影响着传统戏曲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传统戏曲赖以生存的载体与宿体正在改变,主流受众群体的“图像转型”与传统戏曲的审美文化冲突日益凸显,戏曲网络传播与网络生存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疏离.依据传统戏曲文化的社会化本质重构城乡二元结合的戏曲文化生态,从精神内涵与表演形态进行戏曲的现代性改造,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构多主体协同的网络传播格局不失为传统戏曲活态传承的可行性路径.
在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手稿中保留下来五千余幅线条画,这些作品是作家创作思维风格特有的艺术构思记录形式,对深入了解作家创作过程实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线条画大致分为人物肖像画、哥特式建筑草图和书法笔记三大类型.每种类型绘画背后都隐藏着作家的思想,所有这些类型绘画的共同内涵都对应着作家某种伦理哲学体系.作家笔记中这种绘画与文字的有机结合不仅构成了特殊的艺术时空,而且为作家形成哲学思考和艺术再现他所接受的世界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陀氏的创作个性所在.
瓦·拉斯普京的特写集《西伯利亚》是全面审视西伯利亚的经典文本,是一部有着独特思想和文学品质的西伯利亚传奇.仅“特写”一词很难概括《西伯利亚》一书的体裁,即便有评论家称之为“抒情-哲理-政论论著”,也难以说明其体裁的复杂性.其中既有历史评述,也有抒情散文,既有犀利的痛斥,也有含蓄的抨击,既有叙述、描写,也有议论、慨叹,还有推理、说教、冥思.作家的西伯利亚书写充满了个性化符码,从承载历史记忆的民间语言,到多神教与东正教合一的神话元素,从隐晦委婉的讽喻修辞,到痛定思痛的反问手法,这一系列叙事策略的独特构建,与其
林徽因,现代中国著名的才女、诗人、学者、建筑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参与设计者,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伟大建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同时,《人间四月天》《莲灯》等作品深为人们喜爱.抗日战争期间,林徽因跟随丈夫梁思成颠沛流离、历经坎坷,虽重病缠身,却始终不堕其志,取得学术上丰硕成果.作为一位成长于旧时代的女性,林徽因取得如此众多成就,堪称奇迹.
期刊
时间 1922年至1955年.rn地点英国剑桥大学、五台山佛光寺、四川李庄、北京.rn林徽因女,18岁至51岁,建筑家,诗人.rn梁思成男,21岁至54岁,建筑家,林徽因的丈夫.rn徐志摩男,25岁,诗人,林徽因的初恋.rn林长民男,58岁,清末外交家,林徽因的父亲.rn宁公遇唐代仕女,佛光寺捐建人.rn张幼仪女,22岁,徐志摩妻子.rn林恒男,25岁,林徽因的弟弟.rn小和尚甲文学青年.rn医生男,50岁左右.rn小文女,20岁左右,学生.rn小莫男,20岁左右,学生.rn众农妇、难民、众男女等.rn老
期刊
“崇高”是中外学者文学研究过程中与审美相关的关键词.随着以解构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逆崇高”逐渐进入文学批评视域.布尔加科夫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正是一部对神圣文本进行神性逆崇高化的经典作品.本文以布鲁姆的“逆反”诗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大师与玛格丽特》为研究对象,得出该小说中神性逆崇高叙事的两个向度,即由宗教叙事独白性转向艺术叙事对话性、由耶稣受难救赎人类的叙事转向撒旦神化救赎人类的叙事,作家正是借此为人类社会重建真理王国开辟了新路径.
本文以俄罗斯文学从中世纪至今的传统及其发展为研究基础,旨在揭示其在发展中的统一性.俄罗斯手写文学起源于11世纪至17世纪的口头创作,直至20世纪末完结.本文关注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小说对中世纪传统的演绎:特别是其中编年史和纪事的独特呈现.作者聚焦中世纪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尤其关注(以文献和事实为特征的)编年史和纪事是如何帮助苏联时期的俄国作家挣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束缚,并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还原历史真相的.在本文的艺术探索中作者还特别关注体裁互文的方式和小说典范的革新.
“民国热”是世纪之交以来形成和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现为民国时期的故事、人物、审美等方方面面都被大众文化所关注与表达,在这些过程中,充满了对“民国”的“想象”与“当代化”.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以及他们的人生和逸事,都更多地被以浪漫主义的单一审美观去看待,且充满了中产阶级的“精致”视角.
期刊
在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延安戏剧创作和演出是继新文化运动以来戏剧“文明戏”、中国工农红军苏区戏剧、“左翼”戏剧成果的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延安戏剧运动的民族化艺术之路,始终走在边区乃至整个全国解放区的前列,并引领中国文艺界的戏剧走向.延安戏剧艺术调动民众抗战热情,唤醒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在中国被广大工农兵群众所接受,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戏剧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