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谷胱甘肽及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皮内注射谷胱甘肽及氨甲环酸对黄褐斑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黄褐斑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两组黄斑颜色和面积、疗效判定(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不良反应(晕针反应、治疗后的复发、肠胃道反应、口腔溃疡和月经量减少)。

结果

两组治疗后在黄褐斑颜色评分和黄褐斑面积上均有明显的改善(t=9.258、10.774,均P<0.05;t=11.673、12.6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褐斑颜色评分和面积分别为(1.13±0.91)分、(1.62±1.26)c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8±0.62)分、(0.80±0.83)cm2(t=2.132、3.641,均P<0.05)。就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为91.67%,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χ2=11.558,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都有出现晕针反应,而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肠胃道反应、口腔溃疡和影响月经上都有发生,但是两组在反应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氨甲环酸及谷胱甘肽联合对患者进行皮内注射在减轻患者黄褐斑颜色和减少患者黄褐斑面积具有显著效果,在治疗效果上联合注射组要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联合注射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蓟饮子加减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双极汽化电切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温岭市中医院收治的实施双极汽化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中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术后选用小蓟饮子加减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非那雄胺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对照组出血量分别为
目的观察长期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康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近视眼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患者术前长期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患者术前未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泪液基础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TBUT)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研究组泪液基础分泌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敏感度、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在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132例,采用ABVS、UE、二维超声技术进行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二维超声诊断敏感度为76.54%(62/81),准确性为75.0%(114/152),特异性为73.24%(52/71)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品质护理的根本要求[1]。内科门诊具有老年患者多、病种复杂、就诊时段性强、等候时间长的特点,在候诊过程中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因睡眠打鼾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的117名受试者收集一般资料、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及多导睡眠检测检查。比较单纯鼾症与OSAHS组各项结果差异,分析ESS评分与SDS和S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