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谐社区的构建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农村社区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地域更广,人口更多,农村文化相对于城市文化更为复杂和落后,是最有碍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制约因数,所以农村文化的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阿细跳月文化为例,详细分析了可邑村文化建设落后的原因,并给出了可能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区 文化建设 阿细跳月
一、引言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文化表现为以社区农民为主体,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及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在满足人们的消遣娱乐需求的同时,仍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传播特定的价值观念为主要目的(谢晶仁,2007)。在农村,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而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主人翁(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要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我们就必须繁荣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周明甫和金星华,2006)。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将以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三镇可邑村彝族阿细支系为例。 “可邑”是阿细语“吉祥之地”,这里也是著名的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祥地之一,可邑村隶属于西三镇蚂蚁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9.67平方公里,海拔1,930.0 m,年平均气温15.3 ℃,年降水量1,100.0 mm,有耕地1,105.45亩,林地11,377.00亩。全村有农户189户,有乡村人口735人。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啊细”,在西三镇可邑村几乎所有村民都是阿细族,而他们也就构成了一个农村社区。2008年6月,“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项研究采用田野工作法、个别访谈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
三、研究结果
1.可邑村民文化水平低
可邑村村民生活的空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和草根性,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较封闭,与社会外界的联系很少。虽然经济水平在近几年可能有所进步,但其文化水平相当落后(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领导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部分原因是村民只对自己的民风民俗感兴趣,对于外界的其他文化知之甚少。这对于发展可邑村社区的阿细文化是一种阻碍,对于阿细跳月的弘扬是一个绊脚石(何耀华和昂智灵,2000)。因为文化的空间狭小,导致阿细跳月受传统思想的限制,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对于一种文化是一种致命打击。
2.可邑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国家对于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不重视,只是把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建设在城市,从而忽略了农村(陈立旭和潘捷军,2009)。导致了农村村民在休息时只能看看电视,参与本地的民俗活動,基本上没有别的文化生活。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直接导致阿细跳月的发展受到影响,阿细跳月作为一种民族歌舞,作为一种文化,需要有基础设施。
3.缺少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虽然我国每年都会有一些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但大部分都在城市,而农村相对较低。国家的政策对于发展阿细跳月是一个优势,国家的支持尤为重要(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可邑村的阿细跳月是一个民族歌舞,所以它必须有乐器,服装,表演人员,活动策划人员等,这些都是需要资金保障,而对于阿细跳月文化的宣传,更需要大量资金。
四、建设对策
1.寻找投资,加强管理
政府的支持和投资是主要渠道,但除了政府,还应当鼓励社会捐款。但这些还不够,政府还要和企业沟通,让企业参与到建设农村社区文化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投入资金(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同时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要加以监督和管理,不能坑害村民,更不能让村民的利益受到损失。
2.发掘和整理文化资源
面对当今这些阿细跳月“文人”的逐渐减少,有必要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发掘收集与保护(佟金兰和蓝夫,2008)。比如进行农村艺术的普查,弄清楚文化资源,并进行记录归纳;另外要按类别进行录音、音意注释、彝汉翻译,制作光碟或印刷成书等;
3.寻找阿细跳月的继承人
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受益者是村民,最根本的利益也是社区村民(吕敏,2011),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带好传承人。政府文化部门要把阿细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作为建设全县甚至红河州文化的核心来建设,鼓励民间艺人们将技艺传授给后代(佟金兰,2008)。积极向政府部门推荐表现出色的艺人,让民间优秀的艺人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之列。
4.媒体推广阿细跳月
利用可邑现有的文化资源吸引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和媒体记者来可邑村,通过他们的文笔和报道来宣传阿细文化,展示阿细跳月的魅力(佟金兰,2008)。阿细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但这对于弘扬阿细文化还差得很远。要对阿细文化进行策划推广,让阿细跳月成为世界的阿细跳月,成为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
[2]谢晶仁. 社区文化建设新论.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陈立旭,潘捷军. 乡风文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浙江实践的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4]何耀华,昂智灵. 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5]佟金兰, 蓝夫. 论阿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红河, 红河日报, 2010.
[6]赵丽娜,王丽影.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湖南农机.2008.35(11): 39-40, 55.
[7]吕敏.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价值工程.2011, 30(27): 289-290.
【关键词】农村社区 文化建设 阿细跳月
一、引言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文化表现为以社区农民为主体,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及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在满足人们的消遣娱乐需求的同时,仍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传播特定的价值观念为主要目的(谢晶仁,2007)。在农村,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而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主人翁(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要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我们就必须繁荣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周明甫和金星华,2006)。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将以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三镇可邑村彝族阿细支系为例。 “可邑”是阿细语“吉祥之地”,这里也是著名的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祥地之一,可邑村隶属于西三镇蚂蚁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9.67平方公里,海拔1,930.0 m,年平均气温15.3 ℃,年降水量1,100.0 mm,有耕地1,105.45亩,林地11,377.00亩。全村有农户189户,有乡村人口735人。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啊细”,在西三镇可邑村几乎所有村民都是阿细族,而他们也就构成了一个农村社区。2008年6月,“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项研究采用田野工作法、个别访谈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
三、研究结果
1.可邑村民文化水平低
可邑村村民生活的空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和草根性,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较封闭,与社会外界的联系很少。虽然经济水平在近几年可能有所进步,但其文化水平相当落后(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领导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部分原因是村民只对自己的民风民俗感兴趣,对于外界的其他文化知之甚少。这对于发展可邑村社区的阿细文化是一种阻碍,对于阿细跳月的弘扬是一个绊脚石(何耀华和昂智灵,2000)。因为文化的空间狭小,导致阿细跳月受传统思想的限制,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对于一种文化是一种致命打击。
2.可邑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国家对于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不重视,只是把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建设在城市,从而忽略了农村(陈立旭和潘捷军,2009)。导致了农村村民在休息时只能看看电视,参与本地的民俗活動,基本上没有别的文化生活。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直接导致阿细跳月的发展受到影响,阿细跳月作为一种民族歌舞,作为一种文化,需要有基础设施。
3.缺少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虽然我国每年都会有一些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但大部分都在城市,而农村相对较低。国家的政策对于发展阿细跳月是一个优势,国家的支持尤为重要(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可邑村的阿细跳月是一个民族歌舞,所以它必须有乐器,服装,表演人员,活动策划人员等,这些都是需要资金保障,而对于阿细跳月文化的宣传,更需要大量资金。
四、建设对策
1.寻找投资,加强管理
政府的支持和投资是主要渠道,但除了政府,还应当鼓励社会捐款。但这些还不够,政府还要和企业沟通,让企业参与到建设农村社区文化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投入资金(赵丽娜和王丽影,2008)。同时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要加以监督和管理,不能坑害村民,更不能让村民的利益受到损失。
2.发掘和整理文化资源
面对当今这些阿细跳月“文人”的逐渐减少,有必要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发掘收集与保护(佟金兰和蓝夫,2008)。比如进行农村艺术的普查,弄清楚文化资源,并进行记录归纳;另外要按类别进行录音、音意注释、彝汉翻译,制作光碟或印刷成书等;
3.寻找阿细跳月的继承人
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受益者是村民,最根本的利益也是社区村民(吕敏,2011),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带好传承人。政府文化部门要把阿细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作为建设全县甚至红河州文化的核心来建设,鼓励民间艺人们将技艺传授给后代(佟金兰,2008)。积极向政府部门推荐表现出色的艺人,让民间优秀的艺人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之列。
4.媒体推广阿细跳月
利用可邑现有的文化资源吸引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和媒体记者来可邑村,通过他们的文笔和报道来宣传阿细文化,展示阿细跳月的魅力(佟金兰,2008)。阿细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但这对于弘扬阿细文化还差得很远。要对阿细文化进行策划推广,让阿细跳月成为世界的阿细跳月,成为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
[2]谢晶仁. 社区文化建设新论.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陈立旭,潘捷军. 乡风文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浙江实践的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4]何耀华,昂智灵. 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5]佟金兰, 蓝夫. 论阿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红河, 红河日报, 2010.
[6]赵丽娜,王丽影.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湖南农机.2008.35(11): 39-40, 55.
[7]吕敏.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价值工程.2011, 30(27): 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