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是新形势下高等院校为响应国家科技报国,人才强国所采取的必然举措。本文分析了迎合基层学术组织新型教研结构的教学组织与运行模式,提出了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以及责任教师的三级教学责任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023-02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是高等院校激发学术活力,改善内部管理职能,优化教研环境,提升本研培养质量的必然之路。同国外很多高水平大学一样,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使得高校正逐步形成学校服务体系和学院管理体系的两级教学管理体系,以及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课程责任教师的三级教学责任体系。
一、“两识”解读
如图1所示,在新型的教学体系内,“两识”即“决策者的形势认识”以及“教育者的责任意识”。
1.决策者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认识。当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的实际需要,行业的人才需求,牵引并推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与完善,提高高等学校办学的水平和决策能力。
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专业学科建设的决策者来说,要做好五项改革,重点完成任务。对应于当前教学工作整体形势来说,即加强领导,保驾护航,破除弊端,推进建设工作不断前进;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使之真正行驶权利,发挥作用,承担主体责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专业工程认证,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国际交流。
而五项根本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教研型团队;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研促学、以研促教,发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优势,服务社会;改革教学模式,摆脱“唯课是教、唯考是评”的弊端,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加强校企联合,深化产教融合。
2.教育者对于体制机制改革的责任意识。基层学术组织要有明确的定位、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在此体制下,应建立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课程责任教师等明确的教学组织结构,加强监督,协同运行;同时,作为校院两级决策结构,应为基层学术组织划分明确的权责清单,确保专业负责人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激励和推动教学团队的责任意识。
在基层学术组织的支撑和领导下,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建设和运行拥有宽泛的自主权;课程责任教师(责任教授)承担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建设责任;任课教师承担具体的课程教学与直接建设任务。
二、“两悟”解读
1.主责领导对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醒悟。从外部来讲,协调好行业企业与院系的关系,强调院系的社会服务功能,一是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社会属性,即走出校门,既要达到毕业要求,同时,也应符合社会的用人标准。二是强化高等院校的依法办学职能,具有人才培养的定力,在不违反国家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障师生的施教、受教权利。从内部来讲,主要是应理顺学院党政部门与基层学术组织的关系,让教师们能够安于教学与科研,实行符合教育本质要求的管理模式,核心内容就是对于“评价”权利的把控,即教学与咨询,以及建设与评价。所谓教学与咨询,即通过校内外联合的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组织,涵盖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教学督导、基层教师在内的各方代表,共同参与教学建设的讨论与决策;为了便于工作,还可以对教学工作细分,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如招生组织、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毕业设计、校企合作以及国际交流等,以增强各类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所谓建设与评价,即通过评教分离的方式,组织一种具有第三方视角的建设与评价体系,监督和指导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试卷、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的检查与评价是核心工作。
2.一线教师对于教学模式全面改革的觉悟。围绕课程建设,一线任课教师应当正视教学过程存在的若干问题,善于主动自发地搜集和整理来自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不断修订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分级分层开展教学工作,追求更加卓越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围绕教学档案,特别是课程考核结果,客观分析学生评教信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优化教学考核内容,调整知识比例,使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持续改进工作,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水平提升工作。开展慕课、微课等各类课程载体的开发与教学,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各类非技术性教学要求的训练。在教学手段上,不断引入过程式、累加式考核模式,避免重考轻教的传统模式,在试卷的组织安排上,也应积极倡导开卷模式,真正考核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能力,避免传统的考过就忘的填鸭式教学。
三、小结
社会评价指引人才培养目标,而培养效果又最终需要社会检验评价,在这样的一个闭环中,所有的教学管理工作,似乎每项工作都似曾相识,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任一模块都似乎还有尚待完善的地方。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体系内,教学工作更像是一种“研究型”服务,而非“管理型”服务。
1.把握核心要素。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组织活动,课程作为桥梁承载着教学互动的内容。为此,无论是何种教学组织体系,激励和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组织活动,始终是核心工作之一,一方面,对教师提出标准,即达成度考核,涉及教学大纲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考核方式的选择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约束,即满意度考核,涉及基层学术组织内部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以及课程责任教师层层传递的责任与要求,以及来自受教育者的有关结果反馈,以此指导教师的后续教学工作。
2.把握核心问题。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组织活动,不断调整施教对象和受教对象的关系,加强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咨询与评价体系是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要工作。
依托基层学术组织,层层构建责任传递与评价反馈机制,合理制定评价制度。一方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评价主体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理念,使广大教师对其形成的评价结果信服和认可。另一方面,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评价标准应反映国家倡导的专业工程认证相关要求,并紧密契合学校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调整和丰富评价要素,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并从权益角度保障教师的应得利益。
科技创新在不断改变这个世界,但教化英才却能够构建一个个新的灵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犹如高等院校的新时代“五行系統论”,推动和调整着一所高校前进的步伐,在这其中,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023-02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是高等院校激发学术活力,改善内部管理职能,优化教研环境,提升本研培养质量的必然之路。同国外很多高水平大学一样,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使得高校正逐步形成学校服务体系和学院管理体系的两级教学管理体系,以及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课程责任教师的三级教学责任体系。
一、“两识”解读
如图1所示,在新型的教学体系内,“两识”即“决策者的形势认识”以及“教育者的责任意识”。
1.决策者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认识。当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的实际需要,行业的人才需求,牵引并推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与完善,提高高等学校办学的水平和决策能力。
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专业学科建设的决策者来说,要做好五项改革,重点完成任务。对应于当前教学工作整体形势来说,即加强领导,保驾护航,破除弊端,推进建设工作不断前进;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使之真正行驶权利,发挥作用,承担主体责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专业工程认证,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国际交流。
而五项根本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教研型团队;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研促学、以研促教,发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优势,服务社会;改革教学模式,摆脱“唯课是教、唯考是评”的弊端,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加强校企联合,深化产教融合。
2.教育者对于体制机制改革的责任意识。基层学术组织要有明确的定位、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在此体制下,应建立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课程责任教师等明确的教学组织结构,加强监督,协同运行;同时,作为校院两级决策结构,应为基层学术组织划分明确的权责清单,确保专业负责人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激励和推动教学团队的责任意识。
在基层学术组织的支撑和领导下,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建设和运行拥有宽泛的自主权;课程责任教师(责任教授)承担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建设责任;任课教师承担具体的课程教学与直接建设任务。
二、“两悟”解读
1.主责领导对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醒悟。从外部来讲,协调好行业企业与院系的关系,强调院系的社会服务功能,一是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社会属性,即走出校门,既要达到毕业要求,同时,也应符合社会的用人标准。二是强化高等院校的依法办学职能,具有人才培养的定力,在不违反国家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障师生的施教、受教权利。从内部来讲,主要是应理顺学院党政部门与基层学术组织的关系,让教师们能够安于教学与科研,实行符合教育本质要求的管理模式,核心内容就是对于“评价”权利的把控,即教学与咨询,以及建设与评价。所谓教学与咨询,即通过校内外联合的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组织,涵盖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教学督导、基层教师在内的各方代表,共同参与教学建设的讨论与决策;为了便于工作,还可以对教学工作细分,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如招生组织、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毕业设计、校企合作以及国际交流等,以增强各类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所谓建设与评价,即通过评教分离的方式,组织一种具有第三方视角的建设与评价体系,监督和指导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试卷、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的检查与评价是核心工作。
2.一线教师对于教学模式全面改革的觉悟。围绕课程建设,一线任课教师应当正视教学过程存在的若干问题,善于主动自发地搜集和整理来自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不断修订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分级分层开展教学工作,追求更加卓越的教学理念。一方面,围绕教学档案,特别是课程考核结果,客观分析学生评教信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优化教学考核内容,调整知识比例,使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持续改进工作,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水平提升工作。开展慕课、微课等各类课程载体的开发与教学,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各类非技术性教学要求的训练。在教学手段上,不断引入过程式、累加式考核模式,避免重考轻教的传统模式,在试卷的组织安排上,也应积极倡导开卷模式,真正考核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能力,避免传统的考过就忘的填鸭式教学。
三、小结
社会评价指引人才培养目标,而培养效果又最终需要社会检验评价,在这样的一个闭环中,所有的教学管理工作,似乎每项工作都似曾相识,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任一模块都似乎还有尚待完善的地方。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体系内,教学工作更像是一种“研究型”服务,而非“管理型”服务。
1.把握核心要素。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组织活动,课程作为桥梁承载着教学互动的内容。为此,无论是何种教学组织体系,激励和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组织活动,始终是核心工作之一,一方面,对教师提出标准,即达成度考核,涉及教学大纲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考核方式的选择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约束,即满意度考核,涉及基层学术组织内部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以及课程责任教师层层传递的责任与要求,以及来自受教育者的有关结果反馈,以此指导教师的后续教学工作。
2.把握核心问题。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组织活动,不断调整施教对象和受教对象的关系,加强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咨询与评价体系是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要工作。
依托基层学术组织,层层构建责任传递与评价反馈机制,合理制定评价制度。一方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评价主体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理念,使广大教师对其形成的评价结果信服和认可。另一方面,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评价标准应反映国家倡导的专业工程认证相关要求,并紧密契合学校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调整和丰富评价要素,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并从权益角度保障教师的应得利益。
科技创新在不断改变这个世界,但教化英才却能够构建一个个新的灵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犹如高等院校的新时代“五行系統论”,推动和调整着一所高校前进的步伐,在这其中,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