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读书甚少,即使以往读过的东西也变得模糊难辩,常常有论今却无力通古之痛,终于寻得“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借口以自慰,于是开始“出走”。我常将每一次旅行当做看一本书,如果说目的地的文化、历史、民族风情、信仰风俗是文字,那么当地的山水之面貌、草木之色彩、民居之风格便是这本书的插图。我着迷其中,用我的双脚和照相机贪婪地读书和翻图。
滇川的藏区高原就是这样一本厚厚的、我不曾伸手够得着的书。终于,今年的仲秋,在松兄的鼓噪下,与几个“摄男”径直朝滇西、川西高原飞去……
从近乎海拔0米的上海出发,一路上飞机带我跃过三级阶梯,从舷窗中欣赏已经收获的诗行般的梯田和耀眼的红壤,感叹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三小时前的水泥丛林。飞机钻进云海和大山浑然一体的狭缝后降了下来。刚一出丽江机场,竟将餐巾纸当行李牌交给服务员,我笑自己迎来了第一波高原反应。
先于我抵达的明、松、强、锋,已经携车在机场等候,异地驴友相见,分外亲昵。只顾帮助搬运行李的是鸭舌帽、墨镜,黑红面庞的便是不苟言笑的藏族司机阿华。
已是傍晚,收了丽江七河坝最后一抹阳光入镜后,便往市中心的夜宵店,把酒问丽江,此刻五人就像自由的西部牛仔不期而至、过客旅栈,满怀着明晨向西部挺进的激情。
的确,丽江位于滇藏川的交接点上,自古便是茶马古道重镇,走在被马帮磨光的是石子路上,耳边彷佛马铃声声,不管你是拖着疲惫的身子穿过了千沟万壑的马帮,还是即将整装待发的纳西族商贾,丽江让你的身体静养,让你的灵魂歇息。
玉泉河水分流到西河、中河、东河进入城中,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街绕巷,让丽江成为高原水乡。水岸客栈店铺林立,夜晚灯色阑珊,倒影粼粼,与梭织的游人交相辉映,怎不令人心澈脾清?四方街的水溪窄得只要一个箭步即可越过,比起苏浙的江南水乡巷子也短了。然而,穿行其中,却全然没有江南的繁杂。没有了紧迫和压抑,令人身处一个狭窄的空间却能获得宽松的心境,我惊讶于眼前穿梭来往的纳西族、彝族、汉族、藏族的过客并肩过街,从客栈、酒吧里传来的迪斯科、葫芦丝、吉他、藏曲的高低混响却不显得烦躁;正如丽江城自古没有城墙一样,游客之间异常地开放和通达,酒吧里张贴着寻找驴友的便条,一句话、一个眼神过后,就可结伴去中甸、稻城。
丽江,注定是一个失魂落爱者的港湾,是个重整旗鼓者的出发点。而玉龙雪山是迎你入怀的神女,是目送你远征的慈祥大佛。清晨,玉龙雪山拨开云雾露出了短暂的第一面尊容的时候,我们欢腾了,此后,我们出发到中甸的路上,行百公里至金沙江畔,一路回首,玉龙雪山也巍然在身后,再一次远眺着那连年流着眼泪似地减少积雪的神山,伤感与惜别之情油然而生。忽然想起旅居丽江27年的探险家洛克临死前的话:“与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宁愿死在那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
过虎跳峡,观长江第一湾,在金沙江畔凭栏回望玉龙雪山、哈巴雪山,向中甸驶去, 伴随着大口的喘气,海拔不断上升,植被悄然改变,从云南松到高山松,从灌木丛到荒山。
到小中甸后,更有异样的景色豁然映入眼帘。草甸广阔,一朵朵云彩凸显在蔚蓝的天空下牦牛成群,青稞晒架、玛尼堆、经幡、白塔闪过飞驰的车窗,令人目不暇接;狼毒花布满山岗,驻足观赏,前来收费的草地主人——两名藏族少女婀娜多姿。也许是假日替岗,面对着客人有几分羞涩,高原红的面颊更加格外红润。
滇川的藏区高原就是这样一本厚厚的、我不曾伸手够得着的书。终于,今年的仲秋,在松兄的鼓噪下,与几个“摄男”径直朝滇西、川西高原飞去……
从近乎海拔0米的上海出发,一路上飞机带我跃过三级阶梯,从舷窗中欣赏已经收获的诗行般的梯田和耀眼的红壤,感叹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三小时前的水泥丛林。飞机钻进云海和大山浑然一体的狭缝后降了下来。刚一出丽江机场,竟将餐巾纸当行李牌交给服务员,我笑自己迎来了第一波高原反应。
先于我抵达的明、松、强、锋,已经携车在机场等候,异地驴友相见,分外亲昵。只顾帮助搬运行李的是鸭舌帽、墨镜,黑红面庞的便是不苟言笑的藏族司机阿华。
已是傍晚,收了丽江七河坝最后一抹阳光入镜后,便往市中心的夜宵店,把酒问丽江,此刻五人就像自由的西部牛仔不期而至、过客旅栈,满怀着明晨向西部挺进的激情。
的确,丽江位于滇藏川的交接点上,自古便是茶马古道重镇,走在被马帮磨光的是石子路上,耳边彷佛马铃声声,不管你是拖着疲惫的身子穿过了千沟万壑的马帮,还是即将整装待发的纳西族商贾,丽江让你的身体静养,让你的灵魂歇息。
玉泉河水分流到西河、中河、东河进入城中,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街绕巷,让丽江成为高原水乡。水岸客栈店铺林立,夜晚灯色阑珊,倒影粼粼,与梭织的游人交相辉映,怎不令人心澈脾清?四方街的水溪窄得只要一个箭步即可越过,比起苏浙的江南水乡巷子也短了。然而,穿行其中,却全然没有江南的繁杂。没有了紧迫和压抑,令人身处一个狭窄的空间却能获得宽松的心境,我惊讶于眼前穿梭来往的纳西族、彝族、汉族、藏族的过客并肩过街,从客栈、酒吧里传来的迪斯科、葫芦丝、吉他、藏曲的高低混响却不显得烦躁;正如丽江城自古没有城墙一样,游客之间异常地开放和通达,酒吧里张贴着寻找驴友的便条,一句话、一个眼神过后,就可结伴去中甸、稻城。
丽江,注定是一个失魂落爱者的港湾,是个重整旗鼓者的出发点。而玉龙雪山是迎你入怀的神女,是目送你远征的慈祥大佛。清晨,玉龙雪山拨开云雾露出了短暂的第一面尊容的时候,我们欢腾了,此后,我们出发到中甸的路上,行百公里至金沙江畔,一路回首,玉龙雪山也巍然在身后,再一次远眺着那连年流着眼泪似地减少积雪的神山,伤感与惜别之情油然而生。忽然想起旅居丽江27年的探险家洛克临死前的话:“与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宁愿死在那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
过虎跳峡,观长江第一湾,在金沙江畔凭栏回望玉龙雪山、哈巴雪山,向中甸驶去, 伴随着大口的喘气,海拔不断上升,植被悄然改变,从云南松到高山松,从灌木丛到荒山。
到小中甸后,更有异样的景色豁然映入眼帘。草甸广阔,一朵朵云彩凸显在蔚蓝的天空下牦牛成群,青稞晒架、玛尼堆、经幡、白塔闪过飞驰的车窗,令人目不暇接;狼毒花布满山岗,驻足观赏,前来收费的草地主人——两名藏族少女婀娜多姿。也许是假日替岗,面对着客人有几分羞涩,高原红的面颊更加格外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