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综合体建筑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建筑形态。本文以大连高新区海创大厦工程为例,浅析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要点和要求。
关键词: 高密度,高效率 ,功能复合化
Abstract: urban complex building is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high efficiency of the architectural form. This paper to dalian high-tech zone sea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analyze high-density cities under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points and requirements.
Keywords: high density, high efficiency, multiple func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多区位、多中心的状态。不同的人群、功能聚集作用造成城市密度的变化。综合体建筑作为一种多功能复合、节约用地的策略,是城市功能聚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综合体建筑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生活空间的其中几项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助益的能动关系。
1项目概况
大连海创大厦位于大连市高新技术园区的七贤岭核心功能区,地块位置紧邻高新区管委会。项目用地总面积为78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5672平方米。项目定位为服务高新园区的包含餐饮、商业、酒店、公寓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
2总体设计
2.1布局与形体关系
项目用地位于高新区核心地段,位于火炬路与世达街交汇处,西侧邻三星公司,用地呈三角形,最短边沿敬贤街方向仅有19.7米。地势西高东低,高差近6米。地段狭窄,周边建筑密度高,用地极其紧张。项目所处位置决定了设计的难点在于: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完成一座多功能、高效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建筑。
在总体布局上分析建筑与街道关系,从城市环境中寻找建筑形体关系。结合功能综合考虑,将四大功能块组合在一栋带有裙房的双塔高层建筑中。餐饮及商业位于为裙房部分,精品酒店加精装公寓和公寓分别设计成塔楼分别布置在西端和南侧,通过裙房连接成个整体。裙房部分按照退线要求满布于基地,两栋塔楼分别顺应道路布置,成一定角度,打破原有相对规整、同质的城市肌理,形成丰富的城市轮廓(图1)。 鸟瞰效果图
2.2交通流线组织
大量城市综合体建筑实例表明,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是否解决好交通组织是此类型项目成败的关键。交通的成功,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可达性与易达性。
本项目与城市道路衔接,设计了四个入口。在火炬路设计有餐饮及商业部分的两个入口,用地西南的世达街上设有精品酒店、公寓及商业的两个入口。用地内部设置了一条环形通路。内部道路与火炬路平行一侧,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车行道宽度5米,人行道宽度6米。沿车行道设有20辆地面停车位,人行道设计较宽,设酒吧、茶座等进行室外休闲性消费场所。沿世达街一侧设计有一条道路宽5米,联系南侧公寓、酒店及商业入口。环路的东侧是一条宽4米的道路,作为货物通道和消防通道。两塔楼之间的空间在酒店入口前形成退让广场,上有三角形玻璃雨篷覆盖,成为人流和车流集散的场所。
根据用地东西方向高差及周边城市道路标高,精心考虑建筑室内外标高。人流分别从负一层和一层进入建筑,建筑周边道路标高顺应地形设计,与城市道路在四个出入口处能平顺对接。(图2)
总平面图
3建筑设计
3.1功能多样组合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综合体建筑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将尽可能多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其中,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关于商业功能的设置,七贤岭核心地段目前业态单一全为办公楼,缺少休闲、购物、住宿等配套设施,经过与业主多次协商,最终形成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住宿于一体多样化的商业形态。
商业使用面积更多地集中在消费者能方便达到、接近地面的部分。充分利用地形存在高差的特点,增加了商业 “底层” 部分,活跃了一层和负一层的商业空间。建筑内部以中庭组织多种商业空间,简洁有序。其中地下一层至四层设计有中西式餐饮、健身、休闲吧,四层设计有美食广场,二层至四层南侧局部为商铺。建筑东北角从负一至五层是一个独立经营的高档餐厅,有独立出入口和垂直交通。设计中为了突出其相对独立特征,在体块上高出普通裙房一层。裙房屋顶沿火炬路一侧设计有屋顶花园。
精品酒店加精装公寓楼位于建筑西端的塔楼,在位置和高度上处于“龙头”地位,形成整个建筑群体的标志。它与南侧塔楼之间夹出的三角形空间形成酒店入口,覆盖三角形玻璃雨篷,形为极具酒店特色的入口空间。通过玻璃雨篷进入酒店大堂,大堂设计为两层通高,空间尺度不大、舒适宜人。六至十八层为酒店客房,十九层以上为精装公寓。
公寓楼位于建筑南侧的塔楼,建筑长边与世达街平行,负一层至一层为大堂,五层以上层为公寓。
3.2内部商业空间营造
成功的商业空间一定拥有识别性强的内部空间。本项目用地捉襟见肘,在满足零售、餐饮等内容面积要求后,能够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余地已经不大。设计中因势利导的引入了一个尺度宜人的多边形中庭空间(图3),中庭空间从负一层贯穿至五层,将阳光、蓝天引入室内空间。中庭周边布置有回廊和观光电梯、自动扶梯,串起来建筑内部水平和纵向的商业流线,在视觉上形成室内空间的视觉活跃元素。中庭同时成为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各种商业的、非商业的活动提供平台,为人提供交往空间,聚集良好的商业人气。沿中庭周边空间室内设计风格以白色、简洁为主,采用“背景化”处理,为今后商铺进驻后个性化装修提供余地。不但满足了商业经营者的需求,而且也是建筑空间对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平和呼应。
中庭效果图
3.3外部建筑性格的表达
与很多商业建筑追求夸张的广告效应、热闹的商业氛围有所不同,在海创大厦的外观设计上力求表现海创大厦对园区的配套服务性格。高新园区普遍的业态是软件产业,建筑性格相对理性和规整,有很浓的文化氛围。设计力求与周边建筑相融合,不过分突出。建筑表皮的设置从功能角度出发,以有韵律的竖向条窗为主,局部配以大面积石材实墙。相同肌理的双塔强调了其区别于周边其他建筑的独特韵味。裙楼与塔楼的风格统一,在规整的体量中通过不同的材料与局部体积凸凹实现细微变化。在与人活动区域相近的底层以石材幕墙与局部玻璃幕墙相配合,表现建筑的精致和品质。在裙房外墙设计上,考虑广告位预留位置的同时限定了广告牌的尺寸,以保证立面的划分比例和完整性。
4体会与反思
海创大厦项目虽然在规模上远不能和当今一些动辄四、五十万、上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综合体建筑相比,但是设计过程中仍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回味的地方。
4.1地下空间利用的一些遗憾
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综合体建筑规模大、地下设备多、辅助房间多、停车库面积大,有时甚至还要和城市地下交通连通。在本项目中,由于用地局促、形状不规则,地下室基本占满红线内面积。由于造价等因素限制,地下只有三层,其中地下一层又被商业面积占据一半,最终导致地下停车位只有220个,对于这样一个九万多平方米规模的综合体建筑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4.2互动设计
近来常听到一个口号,叫做“向甲方学习”,它表达了一种与现时相契合的朴素创作思想。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对项目进行完整的一次性的“终点”设计。在综合体建筑中,随着设计过程的不断推进,總会有新的设计要素进入,业主和使用方的干预和介入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从开始阶段的任务书拟定,到商业策划公司的介入,直至最终落成,期间经过多次修改反复。由于项目招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设计期间是会接收到来自不同使用方的不同要求。这些不同的“声音”,经常是互相矛盾的,有时甚至需要设计人员进行颠覆性的修改,在此其间总是充满坚持与妥协。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来自各方的要求不断磨合,使设计不断升华,最终达到业主、使用方、设计人员三方相对满意的成果。设计中与业主保持良好的互动,是设计师不断赢得业主、同时实现创作意图的最佳途径。
4.3综合体建筑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向。综合体建筑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良好城市环境的形成,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手段。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综合体建筑的设计给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体建筑的功能内容涉及很多,空间关系也复杂得多,各种合作团队也多,设计过程中千头万绪、各方面有很多矛盾,这就要求设计者掌握复杂事物背后的秩序,并通过一定的有序的方法表达出来,使得方方面面最终互相协调平衡,正是建筑创作的有效方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 高密度,高效率 ,功能复合化
Abstract: urban complex building is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high efficiency of the architectural form. This paper to dalian high-tech zone sea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analyze high-density cities under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points and requirements.
Keywords: high density, high efficiency, multiple func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多区位、多中心的状态。不同的人群、功能聚集作用造成城市密度的变化。综合体建筑作为一种多功能复合、节约用地的策略,是城市功能聚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综合体建筑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生活空间的其中几项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助益的能动关系。
1项目概况
大连海创大厦位于大连市高新技术园区的七贤岭核心功能区,地块位置紧邻高新区管委会。项目用地总面积为78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5672平方米。项目定位为服务高新园区的包含餐饮、商业、酒店、公寓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
2总体设计
2.1布局与形体关系
项目用地位于高新区核心地段,位于火炬路与世达街交汇处,西侧邻三星公司,用地呈三角形,最短边沿敬贤街方向仅有19.7米。地势西高东低,高差近6米。地段狭窄,周边建筑密度高,用地极其紧张。项目所处位置决定了设计的难点在于: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完成一座多功能、高效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建筑。
在总体布局上分析建筑与街道关系,从城市环境中寻找建筑形体关系。结合功能综合考虑,将四大功能块组合在一栋带有裙房的双塔高层建筑中。餐饮及商业位于为裙房部分,精品酒店加精装公寓和公寓分别设计成塔楼分别布置在西端和南侧,通过裙房连接成个整体。裙房部分按照退线要求满布于基地,两栋塔楼分别顺应道路布置,成一定角度,打破原有相对规整、同质的城市肌理,形成丰富的城市轮廓(图1)。 鸟瞰效果图
2.2交通流线组织
大量城市综合体建筑实例表明,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是否解决好交通组织是此类型项目成败的关键。交通的成功,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可达性与易达性。
本项目与城市道路衔接,设计了四个入口。在火炬路设计有餐饮及商业部分的两个入口,用地西南的世达街上设有精品酒店、公寓及商业的两个入口。用地内部设置了一条环形通路。内部道路与火炬路平行一侧,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车行道宽度5米,人行道宽度6米。沿车行道设有20辆地面停车位,人行道设计较宽,设酒吧、茶座等进行室外休闲性消费场所。沿世达街一侧设计有一条道路宽5米,联系南侧公寓、酒店及商业入口。环路的东侧是一条宽4米的道路,作为货物通道和消防通道。两塔楼之间的空间在酒店入口前形成退让广场,上有三角形玻璃雨篷覆盖,成为人流和车流集散的场所。
根据用地东西方向高差及周边城市道路标高,精心考虑建筑室内外标高。人流分别从负一层和一层进入建筑,建筑周边道路标高顺应地形设计,与城市道路在四个出入口处能平顺对接。(图2)
总平面图
3建筑设计
3.1功能多样组合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综合体建筑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将尽可能多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其中,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关于商业功能的设置,七贤岭核心地段目前业态单一全为办公楼,缺少休闲、购物、住宿等配套设施,经过与业主多次协商,最终形成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住宿于一体多样化的商业形态。
商业使用面积更多地集中在消费者能方便达到、接近地面的部分。充分利用地形存在高差的特点,增加了商业 “底层” 部分,活跃了一层和负一层的商业空间。建筑内部以中庭组织多种商业空间,简洁有序。其中地下一层至四层设计有中西式餐饮、健身、休闲吧,四层设计有美食广场,二层至四层南侧局部为商铺。建筑东北角从负一至五层是一个独立经营的高档餐厅,有独立出入口和垂直交通。设计中为了突出其相对独立特征,在体块上高出普通裙房一层。裙房屋顶沿火炬路一侧设计有屋顶花园。
精品酒店加精装公寓楼位于建筑西端的塔楼,在位置和高度上处于“龙头”地位,形成整个建筑群体的标志。它与南侧塔楼之间夹出的三角形空间形成酒店入口,覆盖三角形玻璃雨篷,形为极具酒店特色的入口空间。通过玻璃雨篷进入酒店大堂,大堂设计为两层通高,空间尺度不大、舒适宜人。六至十八层为酒店客房,十九层以上为精装公寓。
公寓楼位于建筑南侧的塔楼,建筑长边与世达街平行,负一层至一层为大堂,五层以上层为公寓。
3.2内部商业空间营造
成功的商业空间一定拥有识别性强的内部空间。本项目用地捉襟见肘,在满足零售、餐饮等内容面积要求后,能够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余地已经不大。设计中因势利导的引入了一个尺度宜人的多边形中庭空间(图3),中庭空间从负一层贯穿至五层,将阳光、蓝天引入室内空间。中庭周边布置有回廊和观光电梯、自动扶梯,串起来建筑内部水平和纵向的商业流线,在视觉上形成室内空间的视觉活跃元素。中庭同时成为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各种商业的、非商业的活动提供平台,为人提供交往空间,聚集良好的商业人气。沿中庭周边空间室内设计风格以白色、简洁为主,采用“背景化”处理,为今后商铺进驻后个性化装修提供余地。不但满足了商业经营者的需求,而且也是建筑空间对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平和呼应。
中庭效果图
3.3外部建筑性格的表达
与很多商业建筑追求夸张的广告效应、热闹的商业氛围有所不同,在海创大厦的外观设计上力求表现海创大厦对园区的配套服务性格。高新园区普遍的业态是软件产业,建筑性格相对理性和规整,有很浓的文化氛围。设计力求与周边建筑相融合,不过分突出。建筑表皮的设置从功能角度出发,以有韵律的竖向条窗为主,局部配以大面积石材实墙。相同肌理的双塔强调了其区别于周边其他建筑的独特韵味。裙楼与塔楼的风格统一,在规整的体量中通过不同的材料与局部体积凸凹实现细微变化。在与人活动区域相近的底层以石材幕墙与局部玻璃幕墙相配合,表现建筑的精致和品质。在裙房外墙设计上,考虑广告位预留位置的同时限定了广告牌的尺寸,以保证立面的划分比例和完整性。
4体会与反思
海创大厦项目虽然在规模上远不能和当今一些动辄四、五十万、上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综合体建筑相比,但是设计过程中仍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回味的地方。
4.1地下空间利用的一些遗憾
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综合体建筑规模大、地下设备多、辅助房间多、停车库面积大,有时甚至还要和城市地下交通连通。在本项目中,由于用地局促、形状不规则,地下室基本占满红线内面积。由于造价等因素限制,地下只有三层,其中地下一层又被商业面积占据一半,最终导致地下停车位只有220个,对于这样一个九万多平方米规模的综合体建筑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4.2互动设计
近来常听到一个口号,叫做“向甲方学习”,它表达了一种与现时相契合的朴素创作思想。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对项目进行完整的一次性的“终点”设计。在综合体建筑中,随着设计过程的不断推进,總会有新的设计要素进入,业主和使用方的干预和介入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从开始阶段的任务书拟定,到商业策划公司的介入,直至最终落成,期间经过多次修改反复。由于项目招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设计期间是会接收到来自不同使用方的不同要求。这些不同的“声音”,经常是互相矛盾的,有时甚至需要设计人员进行颠覆性的修改,在此其间总是充满坚持与妥协。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来自各方的要求不断磨合,使设计不断升华,最终达到业主、使用方、设计人员三方相对满意的成果。设计中与业主保持良好的互动,是设计师不断赢得业主、同时实现创作意图的最佳途径。
4.3综合体建筑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向。综合体建筑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良好城市环境的形成,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手段。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综合体建筑的设计给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体建筑的功能内容涉及很多,空间关系也复杂得多,各种合作团队也多,设计过程中千头万绪、各方面有很多矛盾,这就要求设计者掌握复杂事物背后的秩序,并通过一定的有序的方法表达出来,使得方方面面最终互相协调平衡,正是建筑创作的有效方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