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心目中,珍珠象征着健康、安宁与富贵,但在我国人工珍珠养殖的先驱熊大仁的眼里,珍珠就是他一生的牵挂。从教数十载来,他在人工珍珠养殖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研究,被赞誉为“现代人工珍珠养殖之父”。2005年11月,在建校70周年之际,广东海洋大学在学校图书馆前面的一片绿树丛中,隆重举行了学校前身之一的湛江水产学院首任院长熊大仁教授的铜像揭幕仪式,以纪念这位学界先驱对我国水产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1910年3月,熊大仁出生在南昌县岗上乡月池熊家。他幼年在月池边长大,少年时代便随父亲去了山东青岛,那里海滩上美丽的贝壳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引发了他的青春梦想。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心胸就与大海的潮汐一道呼吸。
在青岛礼贤中學(今青岛市第九中学)读书时,因为读的是德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德语是必修课,熊大仁很快攻下了德语。后来,日本人占据了青岛,他又自学了日语。1931年,熊大仁以出色成绩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理学院生物系。熊大仁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超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大二时,他被破格聘为助教。
为了更进一步地探索海洋生物的奥秘,1935年,熊大仁凭借当年自学日语的优势,自费留学日本,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动物研究室深造。两年之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熊大仁被迫终止学业,回到上海复旦大学。回国时,他简单的行李中,多了一些有关人工珍珠养殖的资料,一套珍珠插核手术的工具;他的心里,萌发了一个人工养殖珍珠的梦想。
我国人工养殖珍珠历史悠久,北宋庞元英撰写的《文昌杂录》就记载了珍珠的养殖方法,无奈在历史的冲刷下,古时养珍珠的方法在中国失传了。熊大仁在日本学习了人工珍珠养殖的技术,还带回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让失传的人工珍珠养殖技术在中国重放光芒。
1958年,熊大仁在暨南大学水产系担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当时倡导开门办学,熊大仁也在思考水产系应该如何办学。那时广西北海属于广东湛江专区管辖,北海合浦的珍珠是有名的南珠,时任中共湛江市委书记提议在合浦珍珠产地成立珍珠养殖场,邀请熊大仁出山,赴北海开门办学。熊大仁一听觉得正中下怀,于是风风火火地带着一批水产系的年轻学生来到北海。可是,当时的北海养殖场只有几间破烂的茅棚、几件简单的工具,缺乏技术资料、仪器设备,更没有教材。熊大仁首先要做的就是编写教材。他对珍珠贝的生态学做过深入的研究,参考当年从日本带回来的一些简单的资料,并根据自己实际操作的经验,编写了《珍珠的养殖》一书,由暨南大学刊印。这本书是我国关于珍珠养殖的第一本专著。此前,熊大仁还编写过《浮游生物通论》《牡蛎养殖法》《寄生虫学》《普通生物学》等著作,这些专著奠定了他开展人工珍珠养殖的理论基础。
《珍珠的养殖》成了学生和工人们最通俗易懂的教材,但实际操作又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人工育珠首先要研磨出一粒一粒的珍珠核,那个年代没有磨核机,只能用三角铲手工磨制。熊大仁带着学生、工人一铲一铲、小心翼翼地磨出了第一批珍珠核。磨出来的珍珠核要插入蚌壳体内,这更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熊大仁像一位外科大夫,精心地指导学生、工人插核。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终他们找到了珠核植入的最佳部位。
1960年,北海珍珠养殖场终于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海水人工珍珠,熊大仁看到那些小小的珍珠,兴奋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此后,他和助手们一道不断改进插核技术,使固核率一天天提高,成珠率一天天增长,为珍珠的批量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珍贵的南珠又开始风行天下了。
1960年,暨南大学水产系和广东水产学校合并为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校址设在原中山县唐家湾(今属珠海市),省委派熊大仁去组建新校并担任副校长。1962年,学校建设得像模像样了,又奉命迁往湛江,更名为湛江水专,后来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熊大仁担任了学院院长。虽然院务工作千头万绪,但无论工作多忙,作为水产专业院校的负责人,他一直在积极地指导淡水珍珠养殖试验。
1962年春天,熊大仁领导成立了河蚌养殖珍珠研究小组,专门攻克淡水珍珠养殖的难关。淡水养殖珍珠的关键在于突破无核养殖技术。在熊大仁的参与下,研究小组摸索出一种新的植珠技术,在淡水湖泊中一种名叫背角无齿蚌的蚌壳体内,植入珍珠贝的外套膜小片,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是,解决了无核植入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这种无核珍珠色泽暗淡、黄浊无光,完全不适合作为装饰品让人们喜爱。熊大仁和研究人员仔细分析,找到了问题根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异种移植法。经过反复的比较试验,这种移植法最终取得成功,养殖出来的珍珠光鲜亮丽。这一技术开创了我国淡水珍珠养殖的先河。
1978年,熊大仁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在会上,他担任了国家科委水产组成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兼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主任,他所指导的特选溶液处理外套膜小片缩短育珠期试验大大加快了珍珠生产,因而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他见证了科学的春天,这也是他熬过“文革”的风霜雨雪、刀枪剑戟之后的生命的春天。
熊大仁一生有三爱:爱学生、爱事业、爱国家。这是一种仁者之爱、仁心之爱、仁义之爱。
新中国成立前后,熊大仁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任职10多年,担任过教授、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宜当时是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曾经当过熊大仁的助手。胡适宜天生害怕蠕动的小虫,一次,为准备关于寄生虫的实验课,她说:“熊老师,实验室里找不到你要讲解的那些寄生虫。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弄。”熊大仁微微一笑说:“没有寄生虫上不了实验课,我想办法去找吧。”熊大仁跑到附近的屠宰场,在一堆臭烘烘的牛粪、猪粪之中左扒右扒,找出一条条牛肝蛭、姜片虫。他带着这堆蠕动的寄生虫来到实验室,一条一条地给学生们讲解。 1963年9月的一天,湛江水专新生刚刚入校,那时学校还没有自己的学生宿舍,新生们被安排进了从其他学校租来的宿舍里。一位50多岁的老师走进了房间:“同学们辛苦了!”这位老师身穿白衬衫,古铜色的脸上还不时地流着汗水,满头白发之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新生们围着老师坐下,老师一个一个地问:“你是哪里人?”如果是珠三角的人,他就讲白话;如果是客家人,他就讲客家话,可是他的发音并不标准,还带一点儿南腔北调的味道,引得同学们一阵阵开怀大笑,氛围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老师说:“你们考取大学很不容易,要好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国家海洋辽阔,江湖众多,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面有趣又有用的学问多得很啊。”有的同学说:“咱们学校怎么连一个像样的饭堂也没有,宿舍也是租来的,不像我们想象中高等学府的模样呀。”“是呀!学校从唐家湾搬来湛江不久,一切都处于创建之中。但我要告诉同学们,困难是暂时的。以后我们学校要升格为水产学院,饭堂、宿舍都会有的,师资设备也会增加,这一切都请同学们放心……”老师的话不仅让新生们深感欣慰,而且让人觉得他可亲可近。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位老师就是副校长熊大仁教授。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生们手头已经有教材,但熊大仁还是不辞辛苦地自己编了一本《动物学》讲义,油印出来发给学生。有学生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有了教材还要辛苦地编写讲义?”熊大仁解释说:“我编写的讲义与原教材在某些动物的分类上有不同见解,并且补充了一些南方特有的水产经济动物,这样对同学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学生们从熊大仁那里感受到了独立见解、联系实际的好学风。
熊大仁始终是站着讲课的,一直到老了满头白发都是如此,他认为站着讲课是对学生的尊重。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一节课下来他就会汗流浃背,而且有时候一个星期有20多节课,辛苦不言而喻。熊大仁在学生面前总是保持着慈祥的笑容,习惯称学生为“各位”。“各位,从今天开始,我将与各位一起来研究无脊椎动物……”学生们一下子就被他的“各位”拉近了距离,聚精会神地听起来。“在我们研究的无脊椎动物领域里边,有很多很多水产物种可供开发利用。以昆虫类来说,就蕴藏着人类未来食物的巨大蛋白质来源,各位应多多留意研究它们。”这时,熊大仁缓缓地摘下眼镜,以一种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学生们。
熊大仁研究了一辈子的珍珠养殖,培育了数不清的珍珠,却没有给亲人留下一粒珍珠。因为工作需要,他偶尔会带一些珍珠试验样品回家,取出珍珠给家人欣赏,并兴奋地说:“这是我们最近培育出来的,蚌里育珠比沙里淘金还要难哪!”就像培训养殖人员那样,他会一一介绍品种,然后总会强调:“这些珍珠都是公家的,你们只能看一看。”言毕,他又小心翼翼一层又一层地包好。
长期以来,一家五口人靠熊大仁一个人的工资生活。20世纪50年代初期,熊大仁已经是二级教授,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他不顾三个子女年幼负担重,主动向组织要求将自己的工资由二级教授标准降为三级教授标准。60年代,他是湛江水产学院唯一的教授,而且还是院长,但一家人还是挤在一套潮湿、阴暗的旧房子里,屋子里也没有什么好家具,最值钱的是一台电风扇。他的女婿黄尚志记得,那时每逢假期去湛江水产学院探望岳父都要带上一些木工用具,帮助岳父修理破损的门窗、旧家具,这些事熊大仁从来不会麻烦学校的工友,总是想办法自己修理。熊大仁有很多书,但家里没有一个书柜,那些书全部塞在他平时留心收集的肥皂箱里。黄尚志利用旧床板和那些肥皂箱,一个一个拼装起来,制作了一个“书柜”,这个“书柜”陪伴了熊大仁很多年。
1981年9月9日,熊大仁因心肌梗死与世长辞。他去世之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发现除了一大堆书籍资料、一些破旧衣物、一些珍珠養殖的工具外,没有其他财物。熊大仁将一生的清白留在了人间,他的生命像珍珠一样熠熠发光。
学有所成结缘珍珠
1910年3月,熊大仁出生在南昌县岗上乡月池熊家。他幼年在月池边长大,少年时代便随父亲去了山东青岛,那里海滩上美丽的贝壳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引发了他的青春梦想。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心胸就与大海的潮汐一道呼吸。
在青岛礼贤中學(今青岛市第九中学)读书时,因为读的是德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德语是必修课,熊大仁很快攻下了德语。后来,日本人占据了青岛,他又自学了日语。1931年,熊大仁以出色成绩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理学院生物系。熊大仁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超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大二时,他被破格聘为助教。
为了更进一步地探索海洋生物的奥秘,1935年,熊大仁凭借当年自学日语的优势,自费留学日本,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动物研究室深造。两年之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熊大仁被迫终止学业,回到上海复旦大学。回国时,他简单的行李中,多了一些有关人工珍珠养殖的资料,一套珍珠插核手术的工具;他的心里,萌发了一个人工养殖珍珠的梦想。
牛刀初试养成南珠
我国人工养殖珍珠历史悠久,北宋庞元英撰写的《文昌杂录》就记载了珍珠的养殖方法,无奈在历史的冲刷下,古时养珍珠的方法在中国失传了。熊大仁在日本学习了人工珍珠养殖的技术,还带回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让失传的人工珍珠养殖技术在中国重放光芒。
1958年,熊大仁在暨南大学水产系担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当时倡导开门办学,熊大仁也在思考水产系应该如何办学。那时广西北海属于广东湛江专区管辖,北海合浦的珍珠是有名的南珠,时任中共湛江市委书记提议在合浦珍珠产地成立珍珠养殖场,邀请熊大仁出山,赴北海开门办学。熊大仁一听觉得正中下怀,于是风风火火地带着一批水产系的年轻学生来到北海。可是,当时的北海养殖场只有几间破烂的茅棚、几件简单的工具,缺乏技术资料、仪器设备,更没有教材。熊大仁首先要做的就是编写教材。他对珍珠贝的生态学做过深入的研究,参考当年从日本带回来的一些简单的资料,并根据自己实际操作的经验,编写了《珍珠的养殖》一书,由暨南大学刊印。这本书是我国关于珍珠养殖的第一本专著。此前,熊大仁还编写过《浮游生物通论》《牡蛎养殖法》《寄生虫学》《普通生物学》等著作,这些专著奠定了他开展人工珍珠养殖的理论基础。
《珍珠的养殖》成了学生和工人们最通俗易懂的教材,但实际操作又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人工育珠首先要研磨出一粒一粒的珍珠核,那个年代没有磨核机,只能用三角铲手工磨制。熊大仁带着学生、工人一铲一铲、小心翼翼地磨出了第一批珍珠核。磨出来的珍珠核要插入蚌壳体内,这更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熊大仁像一位外科大夫,精心地指导学生、工人插核。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终他们找到了珠核植入的最佳部位。
1960年,北海珍珠养殖场终于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海水人工珍珠,熊大仁看到那些小小的珍珠,兴奋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此后,他和助手们一道不断改进插核技术,使固核率一天天提高,成珠率一天天增长,为珍珠的批量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珍贵的南珠又开始风行天下了。
迁校粤西技术突破
1960年,暨南大学水产系和广东水产学校合并为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校址设在原中山县唐家湾(今属珠海市),省委派熊大仁去组建新校并担任副校长。1962年,学校建设得像模像样了,又奉命迁往湛江,更名为湛江水专,后来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熊大仁担任了学院院长。虽然院务工作千头万绪,但无论工作多忙,作为水产专业院校的负责人,他一直在积极地指导淡水珍珠养殖试验。
1962年春天,熊大仁领导成立了河蚌养殖珍珠研究小组,专门攻克淡水珍珠养殖的难关。淡水养殖珍珠的关键在于突破无核养殖技术。在熊大仁的参与下,研究小组摸索出一种新的植珠技术,在淡水湖泊中一种名叫背角无齿蚌的蚌壳体内,植入珍珠贝的外套膜小片,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是,解决了无核植入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这种无核珍珠色泽暗淡、黄浊无光,完全不适合作为装饰品让人们喜爱。熊大仁和研究人员仔细分析,找到了问题根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异种移植法。经过反复的比较试验,这种移植法最终取得成功,养殖出来的珍珠光鲜亮丽。这一技术开创了我国淡水珍珠养殖的先河。
1978年,熊大仁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在会上,他担任了国家科委水产组成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兼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主任,他所指导的特选溶液处理外套膜小片缩短育珠期试验大大加快了珍珠生产,因而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他见证了科学的春天,这也是他熬过“文革”的风霜雨雪、刀枪剑戟之后的生命的春天。
“三爱”精神感人肺腑
熊大仁一生有三爱:爱学生、爱事业、爱国家。这是一种仁者之爱、仁心之爱、仁义之爱。
新中国成立前后,熊大仁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任职10多年,担任过教授、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宜当时是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曾经当过熊大仁的助手。胡适宜天生害怕蠕动的小虫,一次,为准备关于寄生虫的实验课,她说:“熊老师,实验室里找不到你要讲解的那些寄生虫。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弄。”熊大仁微微一笑说:“没有寄生虫上不了实验课,我想办法去找吧。”熊大仁跑到附近的屠宰场,在一堆臭烘烘的牛粪、猪粪之中左扒右扒,找出一条条牛肝蛭、姜片虫。他带着这堆蠕动的寄生虫来到实验室,一条一条地给学生们讲解。 1963年9月的一天,湛江水专新生刚刚入校,那时学校还没有自己的学生宿舍,新生们被安排进了从其他学校租来的宿舍里。一位50多岁的老师走进了房间:“同学们辛苦了!”这位老师身穿白衬衫,古铜色的脸上还不时地流着汗水,满头白发之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新生们围着老师坐下,老师一个一个地问:“你是哪里人?”如果是珠三角的人,他就讲白话;如果是客家人,他就讲客家话,可是他的发音并不标准,还带一点儿南腔北调的味道,引得同学们一阵阵开怀大笑,氛围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老师说:“你们考取大学很不容易,要好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国家海洋辽阔,江湖众多,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面有趣又有用的学问多得很啊。”有的同学说:“咱们学校怎么连一个像样的饭堂也没有,宿舍也是租来的,不像我们想象中高等学府的模样呀。”“是呀!学校从唐家湾搬来湛江不久,一切都处于创建之中。但我要告诉同学们,困难是暂时的。以后我们学校要升格为水产学院,饭堂、宿舍都会有的,师资设备也会增加,这一切都请同学们放心……”老师的话不仅让新生们深感欣慰,而且让人觉得他可亲可近。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位老师就是副校长熊大仁教授。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生们手头已经有教材,但熊大仁还是不辞辛苦地自己编了一本《动物学》讲义,油印出来发给学生。有学生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有了教材还要辛苦地编写讲义?”熊大仁解释说:“我编写的讲义与原教材在某些动物的分类上有不同见解,并且补充了一些南方特有的水产经济动物,这样对同学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学生们从熊大仁那里感受到了独立见解、联系实际的好学风。
熊大仁始终是站着讲课的,一直到老了满头白发都是如此,他认为站着讲课是对学生的尊重。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一节课下来他就会汗流浃背,而且有时候一个星期有20多节课,辛苦不言而喻。熊大仁在学生面前总是保持着慈祥的笑容,习惯称学生为“各位”。“各位,从今天开始,我将与各位一起来研究无脊椎动物……”学生们一下子就被他的“各位”拉近了距离,聚精会神地听起来。“在我们研究的无脊椎动物领域里边,有很多很多水产物种可供开发利用。以昆虫类来说,就蕴藏着人类未来食物的巨大蛋白质来源,各位应多多留意研究它们。”这时,熊大仁缓缓地摘下眼镜,以一种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学生们。
大公无私生活节俭
熊大仁研究了一辈子的珍珠养殖,培育了数不清的珍珠,却没有给亲人留下一粒珍珠。因为工作需要,他偶尔会带一些珍珠试验样品回家,取出珍珠给家人欣赏,并兴奋地说:“这是我们最近培育出来的,蚌里育珠比沙里淘金还要难哪!”就像培训养殖人员那样,他会一一介绍品种,然后总会强调:“这些珍珠都是公家的,你们只能看一看。”言毕,他又小心翼翼一层又一层地包好。
长期以来,一家五口人靠熊大仁一个人的工资生活。20世纪50年代初期,熊大仁已经是二级教授,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他不顾三个子女年幼负担重,主动向组织要求将自己的工资由二级教授标准降为三级教授标准。60年代,他是湛江水产学院唯一的教授,而且还是院长,但一家人还是挤在一套潮湿、阴暗的旧房子里,屋子里也没有什么好家具,最值钱的是一台电风扇。他的女婿黄尚志记得,那时每逢假期去湛江水产学院探望岳父都要带上一些木工用具,帮助岳父修理破损的门窗、旧家具,这些事熊大仁从来不会麻烦学校的工友,总是想办法自己修理。熊大仁有很多书,但家里没有一个书柜,那些书全部塞在他平时留心收集的肥皂箱里。黄尚志利用旧床板和那些肥皂箱,一个一个拼装起来,制作了一个“书柜”,这个“书柜”陪伴了熊大仁很多年。
1981年9月9日,熊大仁因心肌梗死与世长辞。他去世之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发现除了一大堆书籍资料、一些破旧衣物、一些珍珠養殖的工具外,没有其他财物。熊大仁将一生的清白留在了人间,他的生命像珍珠一样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