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于科学活动中的问题:对科学活动目标和内涵的认识片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现象、幼儿教师科学素质滞后等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帮助教师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引导教师对待科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与其环境的创设并重;注重与时俱进的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及自身科学素质的提升。启发教师对科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力求推进幼儿园科学教活动的深入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素质;儿童观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五条明确提出:“要从小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小培养幼儿的基本科学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大胆探索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断地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幼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的认识上存有片面性
  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创造,科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科学素质,发展认识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园教师中,有的认为应该在科学教育中开发幼儿的智力;有的认为应着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还有的认为今天提的科学教育就是原来的常识教学。这些认识都表明我们的教育者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的认识上存在有片面性。
  (二)传统的教育观、方法论,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
  1.强调教师的演示讲解,忽略幼儿的操作体验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以演示和讲解为主,幼儿受教育的过程也多数是看演示、听讲解。教师很少让幼儿操作材料,幼儿动手的机会少了,学到的都是老师的经验,而非自己体验的结果。
  2.注重课堂教学,忽略环境创设
  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是实施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较重视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对教育内容相联系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不重视。
  3.注重科学教育的结果,忽略其过程
  科学教育的内容有较强的知识性,在教学中,教师着重让幼儿记住事物的名称,了解其一般的特征以及作用。如认识磁铁,老师就要让幼儿说出“磁铁”这个名称,并让幼儿知道磁铁能吸铁的作用,当幼儿说到了这一点教师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而幼儿是怎样认识磁铁的?这一认识的过程,教师却普遍不够重视。
  三、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建议与思考
  (一)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归宿,要完成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首先应明确目标。
  科学教育的目标:即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广泛的科学感性经验,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关心和爱护自然环境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正确的儿童观认为幼儿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是一个完整有机体,主动学习者和探索者,而不是一個被动的“接收器”,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发展的个体。正确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者不是知识的“讲述者”,而是引导者、观察者,幼儿活动材料的准备和投放者,在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促进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放手让他们探索。
  (三)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新教育内容,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时代性和启蒙性的关系
  科学教育要顺应科技不断发展的潮流,体现时代的特点,未来的需要,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也可具有超前性。同时还要注重启蒙性,选择符合幼儿接受能力的初浅知识,不能超越他们的认知水平。
  2.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关系
  科学是不断在变化和发展的,而科学教育中有些内容则是有规律变化的,有的却是永恒的,如一年有四季的交替。所以说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并不崇尚一切唯新至上,一味追求新、奇、特,还要注意吸取传统的教育内容中的精华,继承和发扬。适时的选择安排好教学内容,将新的科技信息与传统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3.系统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科学教育既然是个系统教育工程,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安排内容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系统地考虑幼儿园小中大班的教学内容,做到相互衔接,不脱节。在考虑系统性的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安排教育内容,除了统一教学内容外,还可以结合其他领域内容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情感。
  4.集体教学和区角活动的关系
  在集体教学中引导幼儿学习使用表格记录,培养观察的习惯。在科学区角活动中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动手操作的材料,如放大镜、电池、小灯泡、磁铁、木块儿、手电筒等等或带幼儿到户外亲身体验和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将集体教学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区角的操作活动中,也可以将区角活动中自己的操作经验分享在集体教学活动中。
  (四)重视提高教育者的科学素质
  幼儿园教师要通过日常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形成科学意识,获取新的科学知识。通过科学教育培训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科学教育环境和实际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才能真正使幼儿享受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桂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中国人,2014(9S):300-300.
  [2]张彩霖.农村学前儿童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8(16):185-18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创新中的意义进行简要叙述,然后对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创新的优势作出分析,希冀能够借本文为相关的幼儿教师带来些许借鉴意义,同时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这股东风不断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幼儿教育;教学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产物,它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发起了冲击,同时也加剧了我
摘 要: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觉得和家长的态度与认识有着一定的影响。家长愿意让孩子做,这个孩子就不会懒;那么,家长舍不得孩子做,这个孩子肯定“懒”,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低下。当看见别家孩子会帮助家长做这个做那个的时候,他们开始不平衡了,嫌弃自己的孩子笨手又笨脚了。其实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你有没有适时挖掘出来、挖掘到了什么程度。今天,我就從我自己带孩子经验中,罗列一些现象来陈述下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摘 要:在小学课程教育新课改不断深入进行的背景下,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当下小学语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愈发高了,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关注学生生活轨迹,同时也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关怀,通过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这也是现代教育中提出的一个非常新颖的教学方式。本文就针对如何解读儿童心理特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做出一些有效参考。
摘 要:生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教育作用。为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解决目前医学生理学教学课堂现存教学问题,教师就必须“对症下药”探究教改对策,建构教育新形势下新型医学生理学教学新课堂。  关键词:医学生理学;教学改革;现存问题;对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医学生理学教学课堂弊端逐渐显露,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