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学院因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运作机制,使其对学生的培养和定位与普通院校不同,而其中大一新生本身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决定了新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因此必须了解学生特点,讲求工作方法,具备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 工作方法 责任感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主要开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招生时,独立学院通常要列入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在本科三批中进行录取。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和普通的本科院校不同,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和定位也必然有差异,特别是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意志磨练等方面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因此做好独立学院新生辅导员工作对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剖析学生结构,了解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态度良莠不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成绩达到一、二本线,但报考的院校分数过高,导致滑档,进入独立学院,此部分学生有的上进心比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的则失落感严重。二是不喜欢二本院校的专业,看中独立院校的热门专业,这部分学生意识明确,动力很强。三是高考发挥失常,不愿意复读而选择独立学院,这部分学生大都对己对校有悲观失望情绪。四是自我约束能力差,习惯于安逸懒散的生活,不喜欢学习,沉溺于网络。五是对大学生活的定位不明确,认为大学阶段是用来社交和娱乐的,学习只在其次。六是群体间家庭经济情况差异比较大,容易在生活习惯上产生矛盾。七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挫能力低,自我意识强,缺乏换位思考习惯,很难溶入集体生活。新生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所带学生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 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增强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的前提是对自己专业的认同。由于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上大学就是为了有好的职业,因此部分学生对待专业的思想比较功利,一旦狭隘地认定所学的专业对未来的工作不利,则学习态度消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正式学习之前,辅导员要让学生了解专业,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这就要求辅导员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辅导员必须认同自己所带的专业,对自己所带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发展前景、师资配置、在学院的地位等方面充分了解。其次,利用学生军训期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再次,找到本专业有代表性和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师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学生将会由对老师的崇拜进而产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最后,请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以及毕业的学生给大一新生进行经验交流,通过他们的成就分享,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 不拘泥于传统,因材施教,实行特色管理
学生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学习的目的意识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未来的既定目标不同,因此不能搞一刀切,采取模子化的管理模式对待学生。
1、指导学生与时俱进,深入学习。
对于学习目标明确、意识强的学生,要及时交流摸底,清楚他们对未来的打算。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建议他们拓宽知识面,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寻找兴趣点,多考一些技能证书,增强竞争力。对于想要考研的学生,建议他们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前沿动态,做到深入学习。
2、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新的目标
学习盲目,动力不强,这样的学生群体在新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坚持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习惯养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优秀榜样引领作用。利用一切尽可能的环境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第二,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做好求职择业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和材料准备,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在新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诸如因环境变化产生心理的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心理困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的心理冲突以及恋爱方面引起的情感问题,需要帮助他们及时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借助新生入学时候的心理普查,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定期与他们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矫治;但是如果遇到超出辅导员能力所及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及时建议学生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一方面和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沟通以确定学生是否前往解决问题。第二、辅导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咨询技能的相关知识,了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4、加强对学生干部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辅导员培养学生干部重点在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效率意识方面,在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干部意识到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辅导员有力开展工作,更是利于他们适应社会,走入社会。辅导员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角色匹配,指导学生和谐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信任学生,权利下放,引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四、 热情投入工作,以真诚情感对待学生
辅导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政教育工作,而思政教育者的语言往往被概况为“说教”语言,但是这种被“标注”的角色语言并不适合现在90后的大一学生,而是需要“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可领会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1事实证明,情理交融,寓情于理的辅导员工作,是最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辅导员要用真诚对待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用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不足或错误,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实现目标的动力。
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是辅导员的责任。辅导员必须怀揣爱心,细心、耐心,用实际行动诠释辅导员工作,让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最为信赖和爱戴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2] 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 张博树:《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 工作方法 责任感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主要开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招生时,独立学院通常要列入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在本科三批中进行录取。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和普通的本科院校不同,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和定位也必然有差异,特别是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意志磨练等方面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因此做好独立学院新生辅导员工作对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剖析学生结构,了解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大一新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态度良莠不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成绩达到一、二本线,但报考的院校分数过高,导致滑档,进入独立学院,此部分学生有的上进心比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的则失落感严重。二是不喜欢二本院校的专业,看中独立院校的热门专业,这部分学生意识明确,动力很强。三是高考发挥失常,不愿意复读而选择独立学院,这部分学生大都对己对校有悲观失望情绪。四是自我约束能力差,习惯于安逸懒散的生活,不喜欢学习,沉溺于网络。五是对大学生活的定位不明确,认为大学阶段是用来社交和娱乐的,学习只在其次。六是群体间家庭经济情况差异比较大,容易在生活习惯上产生矛盾。七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挫能力低,自我意识强,缺乏换位思考习惯,很难溶入集体生活。新生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所带学生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 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增强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的前提是对自己专业的认同。由于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上大学就是为了有好的职业,因此部分学生对待专业的思想比较功利,一旦狭隘地认定所学的专业对未来的工作不利,则学习态度消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正式学习之前,辅导员要让学生了解专业,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这就要求辅导员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辅导员必须认同自己所带的专业,对自己所带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发展前景、师资配置、在学院的地位等方面充分了解。其次,利用学生军训期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再次,找到本专业有代表性和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师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学生将会由对老师的崇拜进而产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最后,请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以及毕业的学生给大一新生进行经验交流,通过他们的成就分享,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 不拘泥于传统,因材施教,实行特色管理
学生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学习的目的意识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未来的既定目标不同,因此不能搞一刀切,采取模子化的管理模式对待学生。
1、指导学生与时俱进,深入学习。
对于学习目标明确、意识强的学生,要及时交流摸底,清楚他们对未来的打算。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建议他们拓宽知识面,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寻找兴趣点,多考一些技能证书,增强竞争力。对于想要考研的学生,建议他们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前沿动态,做到深入学习。
2、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新的目标
学习盲目,动力不强,这样的学生群体在新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坚持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习惯养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优秀榜样引领作用。利用一切尽可能的环境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第二,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做好求职择业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和材料准备,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在新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诸如因环境变化产生心理的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心理困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的心理冲突以及恋爱方面引起的情感问题,需要帮助他们及时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借助新生入学时候的心理普查,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定期与他们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矫治;但是如果遇到超出辅导员能力所及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及时建议学生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一方面和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沟通以确定学生是否前往解决问题。第二、辅导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咨询技能的相关知识,了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4、加强对学生干部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辅导员培养学生干部重点在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效率意识方面,在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干部意识到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辅导员有力开展工作,更是利于他们适应社会,走入社会。辅导员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角色匹配,指导学生和谐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信任学生,权利下放,引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四、 热情投入工作,以真诚情感对待学生
辅导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政教育工作,而思政教育者的语言往往被概况为“说教”语言,但是这种被“标注”的角色语言并不适合现在90后的大一学生,而是需要“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可领会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1事实证明,情理交融,寓情于理的辅导员工作,是最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辅导员要用真诚对待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用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不足或错误,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实现目标的动力。
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是辅导员的责任。辅导员必须怀揣爱心,细心、耐心,用实际行动诠释辅导员工作,让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最为信赖和爱戴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2] 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 张博树:《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