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一条狗,把另一条狗的叫声当作狮子吼是一件可耻的事,你可能因此失去一个朋友;但是将一声狮子吼当作一声狗吠,则可能要了你的命。”
从很早开始,科学家们就知道,人们对危险的恐惧和对奖励的期盼会长久地改变我们的大脑。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我们总是不断地从或好或坏的经历中学习、成长,并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而那些厄运与好运所教会我们的事情,常常也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异常关键的一环是学会识别与危险或奖励相关的那些信号,譬如深夜旷野上传来的数声嚎叫,也许意味着狼群的出现;而随风飘来的一缕香味则很可能暗示着有美食近在身旁。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更是求生的本能。既然这种识别与学习是如此意义重大,就应该越准确无误越好。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在某些时候,千百万年的物竞天择,替我们选出的,也许正是那些得低分的“后进生”。
胆小的实验室猴子
上世纪60年代,《科学》杂志上一篇不到一页的文章,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美国华盛顿的一位神经心理学家艾略特·赫斯特对五只猴子进行了训练,使得它们学到两项重要的“实验室技能”:它们必须每十秒钟按一次杠杆,才能避免电击;而同时,如果它们不停拉拽天花板上垂下的一根绳子,则可以得到食物奖励。在学习奖惩制度时,实验室的光照条件,一直在最亮的一档。
当猴子们学会这套技巧后,科学家改变了实验的条件——开始调节实验室的灯光,而且,当室内光照低于最高亮度时,无论猴子是否摆弄杠杆和绳子,都不会有任何后果。赫斯特发现,猴子很快明白了“光线变暗时,不管怎么样都没有东西吃”,所以,它们只在强光下才不断地拉绳子。
然而,对于电击与杠杆和光线强弱的关系,猴子却似乎无动于衷,不管光线强弱,它们都保持了按杠杆的习惯。换言之,这些猴子对待可能的奖励,讲求的是看准条件才出手,可是对待避免惩罚的态度,则是过分谨慎,绝不掉以轻心。也许是限于篇幅,赫斯特并未对这种现象的含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只是简略地提及在临床上,患有焦虑症的病人往往对身边的各种刺激信号都显得高度敏感,与害怕电击的猴子做法似乎都有相似之处。当然,赫斯特的实验对象并不是人,而且光照条件是背景环境,而不是引发奖惩的刺激,如果要把这一实验结果用到人类身上,仅此一项实验,似乎还远远不够。
恐惧误导了感官
2010年,以色列科学家罗尼·帕兹的实验小组在国际神经学权威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新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相似的心理训练中,被试者对奖励和惩罚的学习“态度”,果然大不一样。
他们的实验对象是39名健康的年轻人,而实验分为培训和检验两个阶段。在培训阶段中,被试者会听到频率分别为高(700赫兹)、中(500赫兹)、低(300赫兹)的三种声音,而这三种声音分别与“罚钱”、“没有后果”和“发钱”联系在一起。
科学家同时向被试者提供了两个按钮,当他们听到“罚钱”音时,如果快速按下正确的按钮,就可以避免损失;而当他们听到“发钱”音时,也必须要按下另一个按钮,才能获得奖励。如果是“没有后果”的声音,则什么也不用做。实际上,损失和奖励的金额都不大——每次只约合人民币一元钱。
通过培训,被试者掌握了按钮和声音高低的关系,在他们的头脑中,特定的按钮、音频和经济得失被联系在了一起。此后,实验进入了检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被试者将听到各种频率高低不同的声音(从100—900赫兹不等),而且在他们面前,除了原先的两个按钮之外,又多出了一个新按钮。
被试者被告知,如果听到刚才学习到的“罚钱”音,就要赶快按下“罚钱”键,而若听到“发钱”音,则需按下“发钱”键,如果听到既非“罚钱”也非“发钱”的声音,则按下新的按键。在这个阶段,只要他们按下正确的按键,就会得到奖励。实验的结果显示,被试者对“罚钱”音的分辨水平,远远低于他们对“发钱”音的分辨水平。他们常常把频率与“罚钱”音相差甚远的声音也错认成惩罚的符号,按下了“罚钱”键,而这种错误,在听到“发钱”音时则较少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项研究的检验阶段里,无论被试者听到的是“罚钱”音还是“发钱”音,只要按对键,结果都是奖励,所以科学家认为,被试者对不同声音的不同反应,不能用“害怕丢钱”来解释,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阶段,将与惩罚有关的刺激信号大大泛化了。
同一个小组的心理学家,在今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里,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这一次,刺激信号依然是不同频率的声音,但“奖惩”却与金钱无关,而是宜人或恶臭的味道。而且,在培训阶段,被试者无需做出任何判断,只是单纯地听到声音后便闻到味道,直接地将“好”、“坏”与声音信号联系在一起。
这是心理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训练,被广泛地使用在与恐惧相关的研究中。这项研究发现,被试者将声音频率与香臭联系在一起之后,他们对与臭相关的声音的辨别能力大大下降,将许多相似但是频率不同的声音都归为“臭”类。
这些相似的实验结果,都显示了不同的结果——奖励或惩罚、好运或厄运——会影响大脑的学习、识别能力。那些与坏结果相关的经历,往往会让我们的大脑变得“迟钝”,失去对线索、信息的精确判断能力,把一大类似是而非的信号都笼统地划归在一起。有趣的是,科学家认为,这种能力也许恰恰对我们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硬币的两面
“宁可错认一百,也不放过一次。”这种神经机制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但对于那些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并非好事。
前文提到的罗尼·帕兹在2010年那篇文章的开头,提到一个颇有启发性的类比:“如果你是一条狗,把另一条狗的叫声当作狮子吼是一件可耻的事,你可能因此失去一个朋友;但是将一声狮子吼当作一声狗吠,则可能要了你的命。”
正是因为危险信号对我们是如此重要,忽略它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的神经系统在学习识别时,才本着“宁可错认一百,也不放过一次”的原则,不但把最初经历牢牢记住,而且将它的特性提炼、泛化,让它的边界变得模糊。
话说回来,你7岁时听到的那声狼嚎,很可能和27岁时听到的那声颇有差距,你所需要辨别的,是所有狼嚎的特点,而不是那一只特定饿狼的骇人音色,为了这样的目的,哪怕是把邻家的狗叫误听成狼嚎,也在所不惜。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千百万年来的进化之中,自然选择为我们留下了那些因为害怕而变得“迟钝”、能够成功泛化危险信号的那些先祖。
可是,像大多数“正常”生理特征一样,如此有用的神经机制,如果越过边界,也会变得异常有害。科学家发现,对于那些本来就具有特定心理状况,譬如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这种泛化信号的学习识别过程会被过度发挥,以至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仿佛布满暗雷。
一位退役军人曾这样告诉心理学家:“每一次我闻到放焰火时的硝烟味,或者听到火警长鸣,我都似乎又回到了战场。”甚至,在他去加油站的时候,汽油的味道都会让他感到危险,进而产生恐惧和惊慌。
这样的个体描述,在科学家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在2010年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以塞缪尔·利塞克为首的美国科学家报道,患有恐慌症的病人泛化危险信号的能力,确实比健康人要明显得多。
在他们的实验中,被试者面前的屏幕上会出现或大或小的两种圆圈,小圆圈出现后风平浪静,可是大圆圈的出现却伴以一次轻微的电击——它虽然无痛无害,却足以让被试者觉得“不舒服”。
当被试者把大圆圈和电击的危险联系在一起之后,只要一见到大圆圈,就会因为惊恐而产生眨眼反应。在实验的检验阶段,被试者的屏幕上可以出现十种圆圈,直径都在最初的大、小圆圈之间。随着圆圈大小不同,被试者的惊恐眨眼程度也会不同。
研究者发现,当圆圈的直径小于大圆圈的80%时,健康人群的眨眼反应都不会有显著升高;可是,对于恐慌症患者而言,直径一旦增加到大圆圈的60%,就足以让他们的眨眼反应显著升高。这就说明,恐慌症的患者对判断危险信号的阈值,要比健康人低得多。
找到心结,往往有助于解开心结。塞缪尔·利塞克等人就在文章中提出,了解到恐慌症患者在认知学习中与健康人的区别,也许会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或者加强心理训练,提高人脑对不同信号的辨别精度,从根源上治疗那些与焦虑、危险、惊恐有关的心理疾病。
从很早开始,科学家们就知道,人们对危险的恐惧和对奖励的期盼会长久地改变我们的大脑。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我们总是不断地从或好或坏的经历中学习、成长,并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而那些厄运与好运所教会我们的事情,常常也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异常关键的一环是学会识别与危险或奖励相关的那些信号,譬如深夜旷野上传来的数声嚎叫,也许意味着狼群的出现;而随风飘来的一缕香味则很可能暗示着有美食近在身旁。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更是求生的本能。既然这种识别与学习是如此意义重大,就应该越准确无误越好。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在某些时候,千百万年的物竞天择,替我们选出的,也许正是那些得低分的“后进生”。
胆小的实验室猴子
上世纪60年代,《科学》杂志上一篇不到一页的文章,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美国华盛顿的一位神经心理学家艾略特·赫斯特对五只猴子进行了训练,使得它们学到两项重要的“实验室技能”:它们必须每十秒钟按一次杠杆,才能避免电击;而同时,如果它们不停拉拽天花板上垂下的一根绳子,则可以得到食物奖励。在学习奖惩制度时,实验室的光照条件,一直在最亮的一档。
当猴子们学会这套技巧后,科学家改变了实验的条件——开始调节实验室的灯光,而且,当室内光照低于最高亮度时,无论猴子是否摆弄杠杆和绳子,都不会有任何后果。赫斯特发现,猴子很快明白了“光线变暗时,不管怎么样都没有东西吃”,所以,它们只在强光下才不断地拉绳子。
然而,对于电击与杠杆和光线强弱的关系,猴子却似乎无动于衷,不管光线强弱,它们都保持了按杠杆的习惯。换言之,这些猴子对待可能的奖励,讲求的是看准条件才出手,可是对待避免惩罚的态度,则是过分谨慎,绝不掉以轻心。也许是限于篇幅,赫斯特并未对这种现象的含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只是简略地提及在临床上,患有焦虑症的病人往往对身边的各种刺激信号都显得高度敏感,与害怕电击的猴子做法似乎都有相似之处。当然,赫斯特的实验对象并不是人,而且光照条件是背景环境,而不是引发奖惩的刺激,如果要把这一实验结果用到人类身上,仅此一项实验,似乎还远远不够。
恐惧误导了感官
2010年,以色列科学家罗尼·帕兹的实验小组在国际神经学权威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新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相似的心理训练中,被试者对奖励和惩罚的学习“态度”,果然大不一样。
他们的实验对象是39名健康的年轻人,而实验分为培训和检验两个阶段。在培训阶段中,被试者会听到频率分别为高(700赫兹)、中(500赫兹)、低(300赫兹)的三种声音,而这三种声音分别与“罚钱”、“没有后果”和“发钱”联系在一起。
科学家同时向被试者提供了两个按钮,当他们听到“罚钱”音时,如果快速按下正确的按钮,就可以避免损失;而当他们听到“发钱”音时,也必须要按下另一个按钮,才能获得奖励。如果是“没有后果”的声音,则什么也不用做。实际上,损失和奖励的金额都不大——每次只约合人民币一元钱。
通过培训,被试者掌握了按钮和声音高低的关系,在他们的头脑中,特定的按钮、音频和经济得失被联系在了一起。此后,实验进入了检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被试者将听到各种频率高低不同的声音(从100—900赫兹不等),而且在他们面前,除了原先的两个按钮之外,又多出了一个新按钮。
被试者被告知,如果听到刚才学习到的“罚钱”音,就要赶快按下“罚钱”键,而若听到“发钱”音,则需按下“发钱”键,如果听到既非“罚钱”也非“发钱”的声音,则按下新的按键。在这个阶段,只要他们按下正确的按键,就会得到奖励。实验的结果显示,被试者对“罚钱”音的分辨水平,远远低于他们对“发钱”音的分辨水平。他们常常把频率与“罚钱”音相差甚远的声音也错认成惩罚的符号,按下了“罚钱”键,而这种错误,在听到“发钱”音时则较少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项研究的检验阶段里,无论被试者听到的是“罚钱”音还是“发钱”音,只要按对键,结果都是奖励,所以科学家认为,被试者对不同声音的不同反应,不能用“害怕丢钱”来解释,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阶段,将与惩罚有关的刺激信号大大泛化了。
同一个小组的心理学家,在今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里,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这一次,刺激信号依然是不同频率的声音,但“奖惩”却与金钱无关,而是宜人或恶臭的味道。而且,在培训阶段,被试者无需做出任何判断,只是单纯地听到声音后便闻到味道,直接地将“好”、“坏”与声音信号联系在一起。
这是心理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训练,被广泛地使用在与恐惧相关的研究中。这项研究发现,被试者将声音频率与香臭联系在一起之后,他们对与臭相关的声音的辨别能力大大下降,将许多相似但是频率不同的声音都归为“臭”类。
这些相似的实验结果,都显示了不同的结果——奖励或惩罚、好运或厄运——会影响大脑的学习、识别能力。那些与坏结果相关的经历,往往会让我们的大脑变得“迟钝”,失去对线索、信息的精确判断能力,把一大类似是而非的信号都笼统地划归在一起。有趣的是,科学家认为,这种能力也许恰恰对我们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硬币的两面
“宁可错认一百,也不放过一次。”这种神经机制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但对于那些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并非好事。
前文提到的罗尼·帕兹在2010年那篇文章的开头,提到一个颇有启发性的类比:“如果你是一条狗,把另一条狗的叫声当作狮子吼是一件可耻的事,你可能因此失去一个朋友;但是将一声狮子吼当作一声狗吠,则可能要了你的命。”
正是因为危险信号对我们是如此重要,忽略它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的神经系统在学习识别时,才本着“宁可错认一百,也不放过一次”的原则,不但把最初经历牢牢记住,而且将它的特性提炼、泛化,让它的边界变得模糊。
话说回来,你7岁时听到的那声狼嚎,很可能和27岁时听到的那声颇有差距,你所需要辨别的,是所有狼嚎的特点,而不是那一只特定饿狼的骇人音色,为了这样的目的,哪怕是把邻家的狗叫误听成狼嚎,也在所不惜。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千百万年来的进化之中,自然选择为我们留下了那些因为害怕而变得“迟钝”、能够成功泛化危险信号的那些先祖。
可是,像大多数“正常”生理特征一样,如此有用的神经机制,如果越过边界,也会变得异常有害。科学家发现,对于那些本来就具有特定心理状况,譬如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这种泛化信号的学习识别过程会被过度发挥,以至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仿佛布满暗雷。
一位退役军人曾这样告诉心理学家:“每一次我闻到放焰火时的硝烟味,或者听到火警长鸣,我都似乎又回到了战场。”甚至,在他去加油站的时候,汽油的味道都会让他感到危险,进而产生恐惧和惊慌。
这样的个体描述,在科学家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在2010年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以塞缪尔·利塞克为首的美国科学家报道,患有恐慌症的病人泛化危险信号的能力,确实比健康人要明显得多。
在他们的实验中,被试者面前的屏幕上会出现或大或小的两种圆圈,小圆圈出现后风平浪静,可是大圆圈的出现却伴以一次轻微的电击——它虽然无痛无害,却足以让被试者觉得“不舒服”。
当被试者把大圆圈和电击的危险联系在一起之后,只要一见到大圆圈,就会因为惊恐而产生眨眼反应。在实验的检验阶段,被试者的屏幕上可以出现十种圆圈,直径都在最初的大、小圆圈之间。随着圆圈大小不同,被试者的惊恐眨眼程度也会不同。
研究者发现,当圆圈的直径小于大圆圈的80%时,健康人群的眨眼反应都不会有显著升高;可是,对于恐慌症患者而言,直径一旦增加到大圆圈的60%,就足以让他们的眨眼反应显著升高。这就说明,恐慌症的患者对判断危险信号的阈值,要比健康人低得多。
找到心结,往往有助于解开心结。塞缪尔·利塞克等人就在文章中提出,了解到恐慌症患者在认知学习中与健康人的区别,也许会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或者加强心理训练,提高人脑对不同信号的辨别精度,从根源上治疗那些与焦虑、危险、惊恐有关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