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清玄的幽默
林清玄幽默风趣,人们总结为“林氏幽默”,其一大特色是善于自嘲。在各种演讲现场,他常常自嘲地为观众讲他的奇遇。比如,有一年冬天,长发披肩的林清玄穿着大衣,戴着眼镜,在北京街头打的。坐上出租车之后司机对他说:“姑娘,去哪儿?”于是他忙摘下眼镜,想让司机看清他的模样。没想到,司机看后连忙改口说:“大娘,您去哪儿?”每当林清玄在演讲中讲到这些,总能引得台下笑声掌声不断。
林清玄用自嘲的方式调侃自己的容貌,实际上是想借此表达一种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他曾说:“一次我看报纸,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兒自杀,因为她总是遭到别人的妒忌,感觉压力很大。如果因为长得太漂亮而自杀,那我已经死了一百次了,如果因为长得太丑而自杀,我至少已经死了一万次了。”说起自己的相貌,确实只能用“其貌不扬”四个字来形容。林清玄说:“我听到过两个学生的对话,一个说,哎,那是林清玄,另一个说,啊,他就长这个样子啊!”引起了全场的爆笑。他紧接着说:“如果你像我一样从十七岁开始写,写了四十年,就像我现在这个样子了。”这又使大家一边鼓掌一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7年第12期)
【素材解读】
林清玄是一个敢于自嘲的人,彰显出一个大智若愚、从容淡定、自谦自信的作家形象。他以幽默的方式,敢于面对自身弱点,在自嘲里流露出一份真诚与包容,也拉近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距离。
【适用话题】
幽默,自嘲,态度,豁达。
为梦想逃婚的林清玄
林清玄很早就有了写作梦想。上小学时,他就开始有意识地读书、写作,小学时每天坚持写五百字的作文,初中时写一千字,到高中时写两千字,大学时每天写三千字。
林清玄的父亲靠给人打工维持生活,兄弟姊妹又多,有时生活难以为继。十四岁那年,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林清玄离开家,先在码头当工人,后又到餐馆洗碗,在夜市摆地摊,甚至到屠宰场工作。最后,林清玄到一家洗衣店打工,在那里,他好像找到了用武的地方,每天一大早按照老板的吩咐,忙里忙外。他每天能烫洗二百多件衣服,老板十分喜欢他的勤劳和朴实,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林清玄听说后,竟十分害怕,第二天就不辞而别。
回到家后,林清玄就打开稿纸精心写作起来,完全进入到了他远离欲望的“神仙世界”。后来,有人问林清玄:“遇上那样的好事,为何不辞而别?”他郑重地说:“不是因为老板的女儿丑,是我不想成为洗衣店老板,不想破碎了自己的文学梦。”(选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22期)
【素材解读】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但很多理想是在挫折中坚持下来的。在追梦路上,林清玄也遇到过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适用话题】
成长,理想,选择,挫折。
林清玄的茶道
在林清玄看来,每天的生活其实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情致;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在他的文字中,从不直白傲慢地告诉你该这样,不该那样。他往往讲述一段小小的故事,可能感人,也可能很平常,但是字字珠玑,其中蕴含着大智大勇。比如他在《龙井问茶》中说:“茶,是为了友谊而存在世间的;最好的茶,则是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间;我们到处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着与知味的人对饮吗?”此时,他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林清玄注意用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感悟独特,见解深刻。他的文字,体现了一种慢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人的内心是否从容。
(选自《三亚日报》2018年12月11日)
【素材解读】
品茶,亦如品人生,让自己慢下来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生活是美的,美在放慢的脚步,美在舒缓的心情。林清玄在慢中笑对人生,写出了大量感染心灵的文章。
【适用话题】
茶道,心境,平静,慢生活。
林清玄的梦想
林清玄,少时颇有文学天赋,但家境贫寒,经常起早贪黑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儿。上学后,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便对父亲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去埃及金字塔看看。”父亲眯着笑眼,说:“你这孩子,总在做梦,我看你只有做梦时才去得了。”
十几年过去了。林清玄从少年长成青年,大学毕业后当上记者,继而办报纸编杂志写文章。他写的散文值得一遍遍去品味,让人不能释怀;又如一道道清澈的山泉,缓缓渗透到读者的内心,给人感召和振奋。他文字中许多平凡的故事,足以一次次将读者内心的琴弦拨动。有人说:“他的文字,犹如混沌人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馨香。”
工作之余,他每天在家里写作。因为文章写得好,他的作品一完成就有媒体抢着刊用。就这样,他坐在家里,出版社、报社源源不断地通过邮局给他寄来稿费。因为作品量大,他平均每年都要结集出版几本散文集,而这些散文集每每发行都是几百万册。终于有一天,他用稿费去了埃及,站在金字塔下,他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心里默默地说:“父亲,我的梦想成真了。”
(选自《三江都市报》2015年11月16日)
【素材解读】
林清玄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将梦想变为现实。实现梦想,离不开努力拼搏,离不开执着坚守。林清玄发挥自身优势,写自己的文章,干自己的事业,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适用话题】
梦想,努力,坚持,成功。
林清玄幽默风趣,人们总结为“林氏幽默”,其一大特色是善于自嘲。在各种演讲现场,他常常自嘲地为观众讲他的奇遇。比如,有一年冬天,长发披肩的林清玄穿着大衣,戴着眼镜,在北京街头打的。坐上出租车之后司机对他说:“姑娘,去哪儿?”于是他忙摘下眼镜,想让司机看清他的模样。没想到,司机看后连忙改口说:“大娘,您去哪儿?”每当林清玄在演讲中讲到这些,总能引得台下笑声掌声不断。
林清玄用自嘲的方式调侃自己的容貌,实际上是想借此表达一种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他曾说:“一次我看报纸,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兒自杀,因为她总是遭到别人的妒忌,感觉压力很大。如果因为长得太漂亮而自杀,那我已经死了一百次了,如果因为长得太丑而自杀,我至少已经死了一万次了。”说起自己的相貌,确实只能用“其貌不扬”四个字来形容。林清玄说:“我听到过两个学生的对话,一个说,哎,那是林清玄,另一个说,啊,他就长这个样子啊!”引起了全场的爆笑。他紧接着说:“如果你像我一样从十七岁开始写,写了四十年,就像我现在这个样子了。”这又使大家一边鼓掌一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7年第12期)
【素材解读】
林清玄是一个敢于自嘲的人,彰显出一个大智若愚、从容淡定、自谦自信的作家形象。他以幽默的方式,敢于面对自身弱点,在自嘲里流露出一份真诚与包容,也拉近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距离。
【适用话题】
幽默,自嘲,态度,豁达。
为梦想逃婚的林清玄
林清玄很早就有了写作梦想。上小学时,他就开始有意识地读书、写作,小学时每天坚持写五百字的作文,初中时写一千字,到高中时写两千字,大学时每天写三千字。
林清玄的父亲靠给人打工维持生活,兄弟姊妹又多,有时生活难以为继。十四岁那年,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林清玄离开家,先在码头当工人,后又到餐馆洗碗,在夜市摆地摊,甚至到屠宰场工作。最后,林清玄到一家洗衣店打工,在那里,他好像找到了用武的地方,每天一大早按照老板的吩咐,忙里忙外。他每天能烫洗二百多件衣服,老板十分喜欢他的勤劳和朴实,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林清玄听说后,竟十分害怕,第二天就不辞而别。
回到家后,林清玄就打开稿纸精心写作起来,完全进入到了他远离欲望的“神仙世界”。后来,有人问林清玄:“遇上那样的好事,为何不辞而别?”他郑重地说:“不是因为老板的女儿丑,是我不想成为洗衣店老板,不想破碎了自己的文学梦。”(选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22期)
【素材解读】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但很多理想是在挫折中坚持下来的。在追梦路上,林清玄也遇到过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适用话题】
成长,理想,选择,挫折。
林清玄的茶道
在林清玄看来,每天的生活其实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情致;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在他的文字中,从不直白傲慢地告诉你该这样,不该那样。他往往讲述一段小小的故事,可能感人,也可能很平常,但是字字珠玑,其中蕴含着大智大勇。比如他在《龙井问茶》中说:“茶,是为了友谊而存在世间的;最好的茶,则是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间;我们到处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着与知味的人对饮吗?”此时,他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林清玄注意用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感悟独特,见解深刻。他的文字,体现了一种慢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人的内心是否从容。
(选自《三亚日报》2018年12月11日)
【素材解读】
品茶,亦如品人生,让自己慢下来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生活是美的,美在放慢的脚步,美在舒缓的心情。林清玄在慢中笑对人生,写出了大量感染心灵的文章。
【适用话题】
茶道,心境,平静,慢生活。
林清玄的梦想
林清玄,少时颇有文学天赋,但家境贫寒,经常起早贪黑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儿。上学后,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便对父亲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去埃及金字塔看看。”父亲眯着笑眼,说:“你这孩子,总在做梦,我看你只有做梦时才去得了。”
十几年过去了。林清玄从少年长成青年,大学毕业后当上记者,继而办报纸编杂志写文章。他写的散文值得一遍遍去品味,让人不能释怀;又如一道道清澈的山泉,缓缓渗透到读者的内心,给人感召和振奋。他文字中许多平凡的故事,足以一次次将读者内心的琴弦拨动。有人说:“他的文字,犹如混沌人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馨香。”
工作之余,他每天在家里写作。因为文章写得好,他的作品一完成就有媒体抢着刊用。就这样,他坐在家里,出版社、报社源源不断地通过邮局给他寄来稿费。因为作品量大,他平均每年都要结集出版几本散文集,而这些散文集每每发行都是几百万册。终于有一天,他用稿费去了埃及,站在金字塔下,他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心里默默地说:“父亲,我的梦想成真了。”
(选自《三江都市报》2015年11月16日)
【素材解读】
林清玄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将梦想变为现实。实现梦想,离不开努力拼搏,离不开执着坚守。林清玄发挥自身优势,写自己的文章,干自己的事业,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适用话题】
梦想,努力,坚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