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检验技术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医疗纠纷也频繁。包括医院内部的纠纷和医院外部的纠纷,现将此两类纠纷提出其原因与防范处理。
【关键词】 医院检验科 医疗纠纷 原因分析与防范处理
1 医院内部纠纷
检验科虽是一个医技科室,但承担着全院与周围区域的标本的检查的责任,在医院内部检验科的工作是接收标本与门诊上血液标本采集、体液标本留置等工作。检验项目内容复杂、中间环节繁琐不免引起一些问题纠纷。
1.1 检验科本身原因
人的手伸开本就有长短,同样,检验科人员在职称,技术上也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没有按照医院的检验科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粗枝大叶,忽略了许多细节,如门诊患者标本的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的细节。以及院内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检测中仔细负责,检测后认真校正等原因。
1.1.1 采集标本:
采集标本是检验科最基本操作,其错误在于以下几点:
1.1.1.1 采集前没有嘱咐患者注意事项而应尽的义务,故患者在不知的情况下采集导致检验的结果有误差;
1.1.1.2 在采集标本时,态度不端正或者收集标本不检查,而出现严重的错误;
1.1.1.3 在保存某些特殊标本,并没有按照规程而导致检验结果误差。
1.1.2 检验科人员在做检测中出现的错误
1.1.2.1 检验科人员把收集的标本标签时,态度不认真、不负责导致患者的信息搞错;
1.1.2.2 在检测中出现把患者信息输错或者漏诊;
1.1.2.3 平时仪器不维护保养,仪器在不佳的状态下导致检验数值误差;
1.1.2.4 在操作仪器时,没有按照仪器的流程操作导致结果的误差;
1.1.2.5 检测试剂的过期、变质导致检测数值偏大或偏小;
1.1.2.6 过多的依靠仪器,没有用手工法复查,或者不与临床结合,也可报出错误的数据。
1.2 临床科室的原因
1.2.1 临床医师的态度
临床医师在给患者开检验单时,持着不负责态度没有把患者的基本信息填全;或者填写与之病症不符的检查项目;或者遗漏检查项目;或者字迹潦草,无法认清检查项目。这些都可能导致检验科人员输入错误的信息,以至不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
1.2.2 临床护士的责任心
临床护士在给患者采集标本时:
1.2.2.1 患者姿势不对;
1.2.2.2 采血部位是否有明显瘀血、冻疮、烫伤等;
1.2.2.3 采集完标本没有准确的标签患者的信息,造成患者的信息错误,张冠李戴等。
2 医院外部纠纷
2.1 患者原因
患者没有按照医务工作者告知而出现许多问题(1)、饮食不当;(2)、患者家属在没有告知医生同意,冒用患者名字去做检查,而使检测结果错误导致诊断失误;(3)、告知患者特殊检查,需要特殊注意事项,患者没有履行,导致检查结果的错误。
3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3.1 检验科内部防范措施
3.1.1 检验科内部加强安全教育,树立“以院为家”、“视病人为亲人”的思想,紧绷安全这根弦,及时发现,及时防范
3.1.2 收集标本前,应查对患者信息,核实内容,把错误消灭萌芽。
3.1.3 检测中,严格遵守检验科的规章制度,仪器的流程。
3.1.4 检测后,如有疑似,应与临床医生沟通,以便提供准确的临床诊断数据。
3.1.5 检查者和核实者双签名更加有力的加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医院内部体系
3.2.1应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安全、法律培训,以至提高检验科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2.2 医院建立质控科室,严把医疗安全。
3.2.3 医院重视检验科,并且每年派本院的检验人员去上级医院学习新的技术和安全、法律知识。
综上,针对县级医院的检验科纠纷的原因从多层次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此,检验科人员应正确对待检验纠纷,加强安全、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沈丽丽,浅谈检验科医疗纠纷的防范(J)《当代医学》2010(02)
[2]冀新平 巩林芳,浅析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医药前沿》2014.8.15
【关键词】 医院检验科 医疗纠纷 原因分析与防范处理
1 医院内部纠纷
检验科虽是一个医技科室,但承担着全院与周围区域的标本的检查的责任,在医院内部检验科的工作是接收标本与门诊上血液标本采集、体液标本留置等工作。检验项目内容复杂、中间环节繁琐不免引起一些问题纠纷。
1.1 检验科本身原因
人的手伸开本就有长短,同样,检验科人员在职称,技术上也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没有按照医院的检验科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粗枝大叶,忽略了许多细节,如门诊患者标本的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的细节。以及院内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检测中仔细负责,检测后认真校正等原因。
1.1.1 采集标本:
采集标本是检验科最基本操作,其错误在于以下几点:
1.1.1.1 采集前没有嘱咐患者注意事项而应尽的义务,故患者在不知的情况下采集导致检验的结果有误差;
1.1.1.2 在采集标本时,态度不端正或者收集标本不检查,而出现严重的错误;
1.1.1.3 在保存某些特殊标本,并没有按照规程而导致检验结果误差。
1.1.2 检验科人员在做检测中出现的错误
1.1.2.1 检验科人员把收集的标本标签时,态度不认真、不负责导致患者的信息搞错;
1.1.2.2 在检测中出现把患者信息输错或者漏诊;
1.1.2.3 平时仪器不维护保养,仪器在不佳的状态下导致检验数值误差;
1.1.2.4 在操作仪器时,没有按照仪器的流程操作导致结果的误差;
1.1.2.5 检测试剂的过期、变质导致检测数值偏大或偏小;
1.1.2.6 过多的依靠仪器,没有用手工法复查,或者不与临床结合,也可报出错误的数据。
1.2 临床科室的原因
1.2.1 临床医师的态度
临床医师在给患者开检验单时,持着不负责态度没有把患者的基本信息填全;或者填写与之病症不符的检查项目;或者遗漏检查项目;或者字迹潦草,无法认清检查项目。这些都可能导致检验科人员输入错误的信息,以至不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
1.2.2 临床护士的责任心
临床护士在给患者采集标本时:
1.2.2.1 患者姿势不对;
1.2.2.2 采血部位是否有明显瘀血、冻疮、烫伤等;
1.2.2.3 采集完标本没有准确的标签患者的信息,造成患者的信息错误,张冠李戴等。
2 医院外部纠纷
2.1 患者原因
患者没有按照医务工作者告知而出现许多问题(1)、饮食不当;(2)、患者家属在没有告知医生同意,冒用患者名字去做检查,而使检测结果错误导致诊断失误;(3)、告知患者特殊检查,需要特殊注意事项,患者没有履行,导致检查结果的错误。
3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3.1 检验科内部防范措施
3.1.1 检验科内部加强安全教育,树立“以院为家”、“视病人为亲人”的思想,紧绷安全这根弦,及时发现,及时防范
3.1.2 收集标本前,应查对患者信息,核实内容,把错误消灭萌芽。
3.1.3 检测中,严格遵守检验科的规章制度,仪器的流程。
3.1.4 检测后,如有疑似,应与临床医生沟通,以便提供准确的临床诊断数据。
3.1.5 检查者和核实者双签名更加有力的加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医院内部体系
3.2.1应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安全、法律培训,以至提高检验科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2.2 医院建立质控科室,严把医疗安全。
3.2.3 医院重视检验科,并且每年派本院的检验人员去上级医院学习新的技术和安全、法律知识。
综上,针对县级医院的检验科纠纷的原因从多层次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此,检验科人员应正确对待检验纠纷,加强安全、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沈丽丽,浅谈检验科医疗纠纷的防范(J)《当代医学》2010(02)
[2]冀新平 巩林芳,浅析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医药前沿》20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