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上,企业办学比传统高职院校有更多优势。文章从产学研结合、品牌与文化、毕业生就业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天福集团办学优势,提出了要在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与核心课程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社会服务与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强改革与建设,突出学院特色。
关键词:高职;企业办学;茶叶专业;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56-0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企业办学是企业家以社会教育为基础,以企业经营理念为依托,凭借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优势,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明确学院、企业职责,确定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由于企业最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也能够提供最有效的实习实训场所,因此,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企业办学比传统高职院校有更多优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动态,与社会实际生产相结合。学校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立足校企合作,坚持面向社会的办学方向,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并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当前我们要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院办学现状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全球第一所以茶叶类专业为主体特色的高职院校,由全球最大茶业集团天福集团出资创办,校园占地1300亩,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与天福集团企业发展项目相适应,学校开设有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茶文化等12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多人。学院实习实训条件完善,配套设施齐全。拥有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活动交流区,包括商场、学生活动中心、宾馆及餐厅等,建有占地300亩、厂房面积7万平方米的校办厂区,包含各种茶类加工厂房、茶食品厂、茶叶精制厂、生物科技厂及茶具厂。具有集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学生实习实训网络。
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学院按照“拥抱漳州,牵手两岸,走向世界”的构想,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开设专业,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根据社会生产实际组织教学。将人才培养放在行业、产业发展的平台上,做到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育人,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探索实施“2 1”准就业式带薪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通过聘请、引进、吸收及培养的方式,构建由知名专家学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骨干、专业教师、技能教师组成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办学特色渐趋鲜明。
目前,学院已经走上健康的建设与发展轨道。但对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和天福集团事业发展进程,还存在企业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学院要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强化特色建设。
集团办学优势
民办高职教育在产学研、就业、机制、资金、品牌及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与一般高职院校相比,天福集团投资创办的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同样在产学结合、学生就业、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一)具有产学研结合的优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他们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且岗位工作适应性强。因此,高职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贯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规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依托茶行业和天福集团办学,可以共享集团所有运行资源。而作为全球最大茶产业集团,企业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图1为学校创办人李瑞河总裁事业发展概况。仅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就遍及全国各地,达到近1300家。这些都是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在学院办学过程中,突出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的特色,深入推进校企互动与交流,行业和企业都直接参与了学院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做到“教的都是新的,学得都是用的”,学院的人才培养能更好地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品牌与文化优势
天福集团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我国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茶业企业,也是中国茶产业最富盛名的企业之一,仅国内就拥有茶叶直营连锁店近1300家,有10大生产基地,2座茶博物院,3处高速公路服务区,在茶业企业中创多项全球第一,是全国第一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茶企业,“天福”字号被认定为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是行业内的著名企业,具有重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天福企业在长期的创业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天福企业文化。这种品牌优势与文化内涵,为学院特色建设奠定了丰富的精神基础。
摩托罗拉、惠普、西门子、海尔、联想、吉利、广厦、大红鹰等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过,从品牌的角度分析,学校是企业品牌的延伸,这些学校市场定位清晰、品牌美誉度较高、文化特色鲜明。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命力。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可以借鉴企业办学的成功经验,理性地融入天福集团颇具活力的文化之中,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实际,吸取其精华,创建天福特色校园文化。
(三)毕业生就业优势
高职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就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办高职是企业强化员工培训的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工程,目的是培养能适应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办学条件首先要考虑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明确具体。因此,企业办学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适应性和上岗位职业能力比一般学校的毕业生更强,在社会上更受欢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教学中融入天福企业文化,将集团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生产实务引入人才培养中,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同时,天福集团内部的岗位也能为毕业生提供初次就业保障。学院2010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
特色建设思路和原则
当前,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各高职院校都通过强调特色与创新来提高知名度,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建设,强化校企合作,以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在这种环境下,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要建设特色高职学院,必须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育人水平。
(一)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
要立足近五年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的高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天福集团事业发展和茶叶行业实际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突出茶类专业。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学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校园和谐的中国茶业“黄埔军校”。
(二)学院特色建设原则
坚持与集团事业、行业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注重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产业布局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适应,满足社会需求。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分期、分批、分级推进我院专业建设;积极创建精品专业、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通过强化优势专业,培养特色专业,有计划地开拓新专业,促进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使得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专业数量与学院规模相适应,从而形成各职业门类均衡发展,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重点专业水平较高,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新格局。坚持质量与效益原则,构建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保持专业的稳定性,以利于教学的组织安排与现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利于设备、师资、办学经验等方面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特色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院特色建设主要以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抓好师资队伍、教材、学风及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形成管理规范、体系完整、运行机制良好的教学管理系统,建成一支结构好、意识新、水平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5个重点建设专业为抓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充分利用天福集团企业办学的优势,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校办综合茶厂的带动下,学校与集团各生产单位和全国近1300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融合机制,构建从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真实工作环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到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同步,学做合一的“专业 车间/门市 员工”“2 1”带薪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训练,将素质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良性互动局面,努力探索和构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机制。继续推行高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强化职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力争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探索并建立特色鲜明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
(二)加强专业群与核心课程建设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重点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为龙头,重点进行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专业教学条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等内容建设,使其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研结合紧密、就业率高,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院专业建设工作。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要重点加强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重点的茶及茶食品加工、以茶文化专业为重点的茶文化、艺术及以市场营销与开发专业为重点的茶业贸易、旅游、服务等3个专业群建设,力争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成省级精品专业,把茶文化、市场营销与开发建成省级重点专业。同时,按照“适应市场、动态调整、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专业及专业结构进行科学规划、论证和建设,使专业设置数量达到20个。
启动课程建设工程。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继续加强教材开发,尽快将专业领域新的、前沿的优秀学术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加强课程和教材的研发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工程,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经常开展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比赛,推广使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建设。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编写部分具有地方特色、适应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三)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人才,充实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各种形式、途径积极引进和遴选学院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大助学力度,提高人才吸引力。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集团技术资源,广泛聘请天福集团下属各部门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任教和担任兼职教师,在车间指导学生实训,全程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改善教师“双师”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的比重。 二是加强培训,提升实力。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双师”素质。继续完善专业教师到集团生产、经营、服务一线参加实践的制度,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交流、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证制度,对取得合格证,达到“双师”素质的教师给予奖励。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
三是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坚力量。完善、落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奖励制度。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力争建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四是立足专业前沿,聘请茶学、教育、科研、贸易等各行业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学校校务委员和教务委员,定期指导专业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专业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为学生开设系列专题报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四)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充分发挥天福集团生产体系优势,建立课内实践、集中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训、顶岗实习等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内容和范围,抓住“产”的环节,以产促学,以产促研。通过学校实验实训室、校办企业、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学生从基本技能认知、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实训、创新能力的培养,到就业能力获取的整个职业能力养成过程。具体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从院内实训基地、生产性教学工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入手,完善基本技能训练、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等各阶段实训教学条件。完善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由目标、运行、管理、条件、评价等构成,按课内实践、集中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过程实施,由学院教务处、实训中心、各系部共同管理执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与交流合作
要依托学院行业先驱的优势条件,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与交流合作,加强学院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联系,拓宽产学研结合的渠道。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充分发挥我院设备先进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公关、科技推广工作;发挥我院特色专业优势,利用功能完善的实训条件,增强辐射能力,发挥学院在农村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为区域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开展科技服务,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咨询和服务工作。在校园文化中,进一步融入企业文化,使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在良性的校企互动中,设备、场地、人员、项目及文化等方面的互动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服务。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适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趋势,充分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并重,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三是积极开辟对外交流渠道,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加强出国培训、国外引智、接受外国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组织国际合作项目及学术会议等工作,办好“发展中国家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打造高职教育品牌,提高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力。进一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更多地利用国外的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境外学习和实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做好外籍教师的聘请工作,加大与国外教育机构的联系,使来院执教的外教稳定增加。
学院具有良好行业企业基础,拥有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还有灵活合理的办学机制,只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创建学院特色,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一定能办出特色、办出影响,不断提升办学竞争力,从而走在福建乃至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前列。
参考文献:
[1]陈静,等.发挥企业办学优势 培养企业所需人才[J].现代企业教育,2009(11):15-16.
[2]顾旭明.民办高职办学优势浅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7):65-67.
[3]张文丽.企业办学实施“2 1”教学模式的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11.
[4]张华.发挥企业办学优势 探索高职教育的新路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6-39.
[5]曾金传,等.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57.
[6]周巨根,等.产教结合 校企同步 学做合一[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75-77.
作者简介:
黄国辉(1970—),男,福建漳浦人,硕士,漳州科技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副董事长,主要从事教育经济管理研究。
蔡烈伟(1968—),男,湖北潜江人,硕士,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教务处长,科研处长,主要从事茶学教育和教学管理研究。
关键词:高职;企业办学;茶叶专业;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56-0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企业办学是企业家以社会教育为基础,以企业经营理念为依托,凭借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优势,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明确学院、企业职责,确定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由于企业最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也能够提供最有效的实习实训场所,因此,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企业办学比传统高职院校有更多优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动态,与社会实际生产相结合。学校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立足校企合作,坚持面向社会的办学方向,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并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当前我们要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院办学现状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全球第一所以茶叶类专业为主体特色的高职院校,由全球最大茶业集团天福集团出资创办,校园占地1300亩,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与天福集团企业发展项目相适应,学校开设有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茶文化等12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多人。学院实习实训条件完善,配套设施齐全。拥有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活动交流区,包括商场、学生活动中心、宾馆及餐厅等,建有占地300亩、厂房面积7万平方米的校办厂区,包含各种茶类加工厂房、茶食品厂、茶叶精制厂、生物科技厂及茶具厂。具有集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学生实习实训网络。
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学院按照“拥抱漳州,牵手两岸,走向世界”的构想,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开设专业,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根据社会生产实际组织教学。将人才培养放在行业、产业发展的平台上,做到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育人,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探索实施“2 1”准就业式带薪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通过聘请、引进、吸收及培养的方式,构建由知名专家学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骨干、专业教师、技能教师组成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办学特色渐趋鲜明。
目前,学院已经走上健康的建设与发展轨道。但对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和天福集团事业发展进程,还存在企业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学院要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强化特色建设。
集团办学优势
民办高职教育在产学研、就业、机制、资金、品牌及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与一般高职院校相比,天福集团投资创办的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同样在产学结合、学生就业、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一)具有产学研结合的优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他们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且岗位工作适应性强。因此,高职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贯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规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依托茶行业和天福集团办学,可以共享集团所有运行资源。而作为全球最大茶产业集团,企业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图1为学校创办人李瑞河总裁事业发展概况。仅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就遍及全国各地,达到近1300家。这些都是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在学院办学过程中,突出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的特色,深入推进校企互动与交流,行业和企业都直接参与了学院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做到“教的都是新的,学得都是用的”,学院的人才培养能更好地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品牌与文化优势
天福集团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我国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茶业企业,也是中国茶产业最富盛名的企业之一,仅国内就拥有茶叶直营连锁店近1300家,有10大生产基地,2座茶博物院,3处高速公路服务区,在茶业企业中创多项全球第一,是全国第一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茶企业,“天福”字号被认定为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是行业内的著名企业,具有重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天福企业在长期的创业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天福企业文化。这种品牌优势与文化内涵,为学院特色建设奠定了丰富的精神基础。
摩托罗拉、惠普、西门子、海尔、联想、吉利、广厦、大红鹰等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过,从品牌的角度分析,学校是企业品牌的延伸,这些学校市场定位清晰、品牌美誉度较高、文化特色鲜明。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命力。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可以借鉴企业办学的成功经验,理性地融入天福集团颇具活力的文化之中,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实际,吸取其精华,创建天福特色校园文化。
(三)毕业生就业优势
高职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就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办高职是企业强化员工培训的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工程,目的是培养能适应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办学条件首先要考虑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明确具体。因此,企业办学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适应性和上岗位职业能力比一般学校的毕业生更强,在社会上更受欢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教学中融入天福企业文化,将集团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生产实务引入人才培养中,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同时,天福集团内部的岗位也能为毕业生提供初次就业保障。学院2010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
特色建设思路和原则
当前,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各高职院校都通过强调特色与创新来提高知名度,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建设,强化校企合作,以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在这种环境下,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要建设特色高职学院,必须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育人水平。
(一)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
要立足近五年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的高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天福集团事业发展和茶叶行业实际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突出茶类专业。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学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校园和谐的中国茶业“黄埔军校”。
(二)学院特色建设原则
坚持与集团事业、行业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注重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产业布局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适应,满足社会需求。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分期、分批、分级推进我院专业建设;积极创建精品专业、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通过强化优势专业,培养特色专业,有计划地开拓新专业,促进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使得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专业数量与学院规模相适应,从而形成各职业门类均衡发展,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重点专业水平较高,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新格局。坚持质量与效益原则,构建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保持专业的稳定性,以利于教学的组织安排与现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利于设备、师资、办学经验等方面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特色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院特色建设主要以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抓好师资队伍、教材、学风及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形成管理规范、体系完整、运行机制良好的教学管理系统,建成一支结构好、意识新、水平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5个重点建设专业为抓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充分利用天福集团企业办学的优势,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校办综合茶厂的带动下,学校与集团各生产单位和全国近1300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融合机制,构建从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真实工作环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到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同步,学做合一的“专业 车间/门市 员工”“2 1”带薪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训练,将素质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良性互动局面,努力探索和构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机制。继续推行高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强化职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力争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探索并建立特色鲜明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
(二)加强专业群与核心课程建设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重点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为龙头,重点进行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专业教学条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等内容建设,使其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研结合紧密、就业率高,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院专业建设工作。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要重点加强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重点的茶及茶食品加工、以茶文化专业为重点的茶文化、艺术及以市场营销与开发专业为重点的茶业贸易、旅游、服务等3个专业群建设,力争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成省级精品专业,把茶文化、市场营销与开发建成省级重点专业。同时,按照“适应市场、动态调整、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专业及专业结构进行科学规划、论证和建设,使专业设置数量达到20个。
启动课程建设工程。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继续加强教材开发,尽快将专业领域新的、前沿的优秀学术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加强课程和教材的研发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工程,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经常开展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比赛,推广使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建设。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编写部分具有地方特色、适应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三)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人才,充实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各种形式、途径积极引进和遴选学院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大助学力度,提高人才吸引力。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集团技术资源,广泛聘请天福集团下属各部门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任教和担任兼职教师,在车间指导学生实训,全程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改善教师“双师”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的比重。 二是加强培训,提升实力。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双师”素质。继续完善专业教师到集团生产、经营、服务一线参加实践的制度,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交流、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证制度,对取得合格证,达到“双师”素质的教师给予奖励。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
三是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坚力量。完善、落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奖励制度。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力争建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四是立足专业前沿,聘请茶学、教育、科研、贸易等各行业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学校校务委员和教务委员,定期指导专业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专业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为学生开设系列专题报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四)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充分发挥天福集团生产体系优势,建立课内实践、集中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训、顶岗实习等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内容和范围,抓住“产”的环节,以产促学,以产促研。通过学校实验实训室、校办企业、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学生从基本技能认知、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实训、创新能力的培养,到就业能力获取的整个职业能力养成过程。具体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从院内实训基地、生产性教学工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入手,完善基本技能训练、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等各阶段实训教学条件。完善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由目标、运行、管理、条件、评价等构成,按课内实践、集中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过程实施,由学院教务处、实训中心、各系部共同管理执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与交流合作
要依托学院行业先驱的优势条件,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与交流合作,加强学院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联系,拓宽产学研结合的渠道。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充分发挥我院设备先进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公关、科技推广工作;发挥我院特色专业优势,利用功能完善的实训条件,增强辐射能力,发挥学院在农村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为区域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开展科技服务,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咨询和服务工作。在校园文化中,进一步融入企业文化,使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在良性的校企互动中,设备、场地、人员、项目及文化等方面的互动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服务。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适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趋势,充分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并重,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三是积极开辟对外交流渠道,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加强出国培训、国外引智、接受外国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组织国际合作项目及学术会议等工作,办好“发展中国家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打造高职教育品牌,提高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力。进一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更多地利用国外的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境外学习和实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做好外籍教师的聘请工作,加大与国外教育机构的联系,使来院执教的外教稳定增加。
学院具有良好行业企业基础,拥有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还有灵活合理的办学机制,只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创建学院特色,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一定能办出特色、办出影响,不断提升办学竞争力,从而走在福建乃至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前列。
参考文献:
[1]陈静,等.发挥企业办学优势 培养企业所需人才[J].现代企业教育,2009(11):15-16.
[2]顾旭明.民办高职办学优势浅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7):65-67.
[3]张文丽.企业办学实施“2 1”教学模式的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11.
[4]张华.发挥企业办学优势 探索高职教育的新路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6-39.
[5]曾金传,等.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57.
[6]周巨根,等.产教结合 校企同步 学做合一[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75-77.
作者简介:
黄国辉(1970—),男,福建漳浦人,硕士,漳州科技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副董事长,主要从事教育经济管理研究。
蔡烈伟(1968—),男,湖北潜江人,硕士,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教务处长,科研处长,主要从事茶学教育和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