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通过综述国内外对有关移情、感戴与利他研究的文献资料,考察了大学生的移情、感戴与利他的状况和关系。为大学生移情、感戴与利他的有关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也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移情;感戴;利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开始对移情进行研究,而利他行为是最高动机的亲社会行为。随后便涉及到对利他与移情关系的研究。到二十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兴起,感戴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以往研究中,对利他、移情和感戴的单项研究会结合其中某两个概念进行关系研究,而对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综合性实证关系研究却微乎其微。因此,本研究旨在综述当代大学生移情、感戴与利他之间的关系,为有关感戴、移情和利他的研究积累资料并提供理论依据。
一、基本概念
(一)移情的概念
移情一词,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利普斯提出的。他认为,在人类认识的领域里存在着物我、自我和他我三部分。理解他我必须通过移情,在这个意义上,利普斯把移情称作自我客观化[1]。
Eisenberg和Fabes认为,移情是一种与他人的感受相同或相近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性反应来自对他人的情绪状态或情境的认知[2]。
(二)感戴的概念
关于感戴的定义,心理学家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从认知观点来看,感戴来自个人对积极结果的认知,是对收到恩惠的积极认知,而这种积极的结果是由于他人活动所带来的,对于感激者来说不是应得的。
从情感角度来说,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感戴是一种情绪,其核心是受惠者在收到恩惠之后产生的愉快情绪。
(三)利他的概念
利他是亲社会行为的下属概念,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亲社会行为。具体而言,利他是指给他人带来益处或促进他人幸福感的行为[3]。利他行为是动机最高的助人行为,通常表现为在短时的交往中,行为的发生是为了使他人受益,却不指望任何酬偿[4]。
二、有关移情、感戴与利他的理论
(一)关于移情的理论
Davis认为移情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移情关注、观点采择、想象和个人忧伤[5]。
Barrett-Lennard提出了移情的人际模型理论,描述了移情行为的三阶段环路。第一阶段,倾听者A的内部过程;阶段二,倾听者A对自我表达者B的情绪表达予以移情性理解和口头表达;阶段三,自我表达者B将倾听者A精确的反馈性陈述作为移情接受。
(二)关于感戴的理论
1、认知情绪理论
感戴是對施惠者做出友善行为的主要激发因素之一,"推动我们做出回报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6]。影响感戴产生的三种因素即有意帮助他们的施惠者;成功地帮助;能够与他们体验共情。
20世纪中后期,Ortony等认为感戴由三方面因素决定:当施惠者的行为被看作为值得称赞时;当施惠者的行为不是出于他同受惠者的关系时;当施惠者行为的结果被受惠者个人评价为美好时。
2、归因理论
Weiner认为归因是感戴特质的核心。一般而言,感戴性高的人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其他人的努力。相反,较低感戴的人不会对所有的人产生感激,而会把成功归因于她自己的努力。
3、情感体验理论
罗森伯格认为感戴可以在情绪水平上来表现自己。罗森伯格把情绪定义为"一个人对其生活环境中有意义情境做出反应的敏锐的、强烈的和典型的心理生理变化。"[7]
心境是不易被意识知觉到的。可心境却是重要的,情绪对意识有强烈的影响,而这些有目标指向的影响在与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实现后就会消散。
(三)关于利他的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
对于利他者而言表面上只有付出没有收益,但它的收益是内在的奖赏,是利他者实施利他行为后对自己的肯定和满意,它给利他者带来了快乐。
2、先天理论
威尔逊从大量的实验中发现,利他行为是遗传得来的,是先天的。人们在帮助他人时是基于基因相似性的原则的,一般人们会按照外表、行为、态度、观念、熟悉程度等相似的程度来选择帮助他人的顺序的。
3、动机理论
斯托布率先提出动机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的产生。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他行为的价值观,是人们利他的主要动机。总体上看,诱发利他行为的动机可以分为:(1)无私的利他主义的动机。(2)内化的道德观念的动机。(3)移情,移情作为利他行为的动机源[8]。
三、移情、感戴与利他的研究综述
(一)移情与感戴的关系
关于大学生移情与感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实证研究,Lazarus认为感戴是一种"移情情绪"。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感激心情,在于他移情于他人的能力。仅仅当受惠者能够与施惠者为了受惠者所做出的努力产生共情时,受惠者才能体验到这种感戴。
(二)利他与感戴的关系
在Jo-Ann Tsang的研究认为与偶然性的收到相同积极结果的个体相比,如果收到恩惠的话就更容易产生感戴的动机。相信收到其他被试恩惠的被试,与相信有机会收到相同结果的比较,前者比后者给予更多的钱。
(三)利他与移情的关系
Baston等人建立了移情-利他模型认为,移情正处于利他行为的核心,体验到真实的移情驱使人们减少他人的困境。人在察觉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时至少会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情绪反应:个人悲伤的情感和移情情感。移情的情感唤起利他动机,以解除他人痛苦;个人悲伤的情感诱发利己动机,有时还可能通过逃避而不是帮助来达到目的。
(四)大学生移情、感戴与利他的综合性研究进展
章滢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利他观念和移情能力,但在性别差异,但与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以及农村城市等无显著相关,另外大学生的利他行为与移情能力的相关性及其显著[8]。
四、研究结论
首先,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移情水平,研究表明,移情在年级、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移情显著高于男生。
其次,研究发现大学生感戴倾向普遍较高,表明大学生在得到积极结果时易体验到感戴情绪。
再次,大部分大学生利他观念和行为也是比较高的,说明大学生更乐于助人。
最后,大学生移情、感戴与利他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移情和感戴对利他都有一定的影响和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丁.L.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M].杨韶刚,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
[2]Eisenberg Nancy, et al, The Role of Emotionality and Regulation in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1998:506-522.
[3]廖策权,亲社会行为的移情动机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4).
[4]杨志强.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动机现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彭秀芳.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与积极人格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6]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2005.
[7]Rosenberg E L. Levels of analysi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ffect[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2):247-270.
[8]章滢.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王云鸽(1987.9-),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关键词:大学生;移情;感戴;利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开始对移情进行研究,而利他行为是最高动机的亲社会行为。随后便涉及到对利他与移情关系的研究。到二十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兴起,感戴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以往研究中,对利他、移情和感戴的单项研究会结合其中某两个概念进行关系研究,而对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综合性实证关系研究却微乎其微。因此,本研究旨在综述当代大学生移情、感戴与利他之间的关系,为有关感戴、移情和利他的研究积累资料并提供理论依据。
一、基本概念
(一)移情的概念
移情一词,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利普斯提出的。他认为,在人类认识的领域里存在着物我、自我和他我三部分。理解他我必须通过移情,在这个意义上,利普斯把移情称作自我客观化[1]。
Eisenberg和Fabes认为,移情是一种与他人的感受相同或相近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性反应来自对他人的情绪状态或情境的认知[2]。
(二)感戴的概念
关于感戴的定义,心理学家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从认知观点来看,感戴来自个人对积极结果的认知,是对收到恩惠的积极认知,而这种积极的结果是由于他人活动所带来的,对于感激者来说不是应得的。
从情感角度来说,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感戴是一种情绪,其核心是受惠者在收到恩惠之后产生的愉快情绪。
(三)利他的概念
利他是亲社会行为的下属概念,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亲社会行为。具体而言,利他是指给他人带来益处或促进他人幸福感的行为[3]。利他行为是动机最高的助人行为,通常表现为在短时的交往中,行为的发生是为了使他人受益,却不指望任何酬偿[4]。
二、有关移情、感戴与利他的理论
(一)关于移情的理论
Davis认为移情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移情关注、观点采择、想象和个人忧伤[5]。
Barrett-Lennard提出了移情的人际模型理论,描述了移情行为的三阶段环路。第一阶段,倾听者A的内部过程;阶段二,倾听者A对自我表达者B的情绪表达予以移情性理解和口头表达;阶段三,自我表达者B将倾听者A精确的反馈性陈述作为移情接受。
(二)关于感戴的理论
1、认知情绪理论
感戴是對施惠者做出友善行为的主要激发因素之一,"推动我们做出回报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6]。影响感戴产生的三种因素即有意帮助他们的施惠者;成功地帮助;能够与他们体验共情。
20世纪中后期,Ortony等认为感戴由三方面因素决定:当施惠者的行为被看作为值得称赞时;当施惠者的行为不是出于他同受惠者的关系时;当施惠者行为的结果被受惠者个人评价为美好时。
2、归因理论
Weiner认为归因是感戴特质的核心。一般而言,感戴性高的人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其他人的努力。相反,较低感戴的人不会对所有的人产生感激,而会把成功归因于她自己的努力。
3、情感体验理论
罗森伯格认为感戴可以在情绪水平上来表现自己。罗森伯格把情绪定义为"一个人对其生活环境中有意义情境做出反应的敏锐的、强烈的和典型的心理生理变化。"[7]
心境是不易被意识知觉到的。可心境却是重要的,情绪对意识有强烈的影响,而这些有目标指向的影响在与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实现后就会消散。
(三)关于利他的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
对于利他者而言表面上只有付出没有收益,但它的收益是内在的奖赏,是利他者实施利他行为后对自己的肯定和满意,它给利他者带来了快乐。
2、先天理论
威尔逊从大量的实验中发现,利他行为是遗传得来的,是先天的。人们在帮助他人时是基于基因相似性的原则的,一般人们会按照外表、行为、态度、观念、熟悉程度等相似的程度来选择帮助他人的顺序的。
3、动机理论
斯托布率先提出动机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的产生。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他行为的价值观,是人们利他的主要动机。总体上看,诱发利他行为的动机可以分为:(1)无私的利他主义的动机。(2)内化的道德观念的动机。(3)移情,移情作为利他行为的动机源[8]。
三、移情、感戴与利他的研究综述
(一)移情与感戴的关系
关于大学生移情与感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实证研究,Lazarus认为感戴是一种"移情情绪"。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感激心情,在于他移情于他人的能力。仅仅当受惠者能够与施惠者为了受惠者所做出的努力产生共情时,受惠者才能体验到这种感戴。
(二)利他与感戴的关系
在Jo-Ann Tsang的研究认为与偶然性的收到相同积极结果的个体相比,如果收到恩惠的话就更容易产生感戴的动机。相信收到其他被试恩惠的被试,与相信有机会收到相同结果的比较,前者比后者给予更多的钱。
(三)利他与移情的关系
Baston等人建立了移情-利他模型认为,移情正处于利他行为的核心,体验到真实的移情驱使人们减少他人的困境。人在察觉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时至少会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情绪反应:个人悲伤的情感和移情情感。移情的情感唤起利他动机,以解除他人痛苦;个人悲伤的情感诱发利己动机,有时还可能通过逃避而不是帮助来达到目的。
(四)大学生移情、感戴与利他的综合性研究进展
章滢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利他观念和移情能力,但在性别差异,但与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以及农村城市等无显著相关,另外大学生的利他行为与移情能力的相关性及其显著[8]。
四、研究结论
首先,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移情水平,研究表明,移情在年级、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移情显著高于男生。
其次,研究发现大学生感戴倾向普遍较高,表明大学生在得到积极结果时易体验到感戴情绪。
再次,大部分大学生利他观念和行为也是比较高的,说明大学生更乐于助人。
最后,大学生移情、感戴与利他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移情和感戴对利他都有一定的影响和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丁.L.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M].杨韶刚,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
[2]Eisenberg Nancy, et al, The Role of Emotionality and Regulation in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1998:506-522.
[3]廖策权,亲社会行为的移情动机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4).
[4]杨志强.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动机现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彭秀芳.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与积极人格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6]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2005.
[7]Rosenberg E L. Levels of analysi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ffect[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2):247-270.
[8]章滢.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王云鸽(1987.9-),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