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带动了小学数学课改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实践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高效的开展实践活动课,如何培养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将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大支坪中心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善于思考、设计、组织、实践。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一)精心设计教案,增强学生兴趣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精选题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例如低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多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设计教学方案,力图使整节课的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体味数学价值。中高年级则更注重体验数学,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验操作、调查访问等项目,力图使整个课堂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再现生活场景,也是更高层次的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如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笔者将世界各地具有对称美的建筑图片和我国戏剧脸谱采撷制成课件;学习《圆的认识》的时候制作了生活中有关圆的生活现象和美丽图片;学习《旋转》的知识时,编辑了一些学生触摸不到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学生在欣赏这些美丽图片,感受数学无穷魅力。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求学生将课堂中的实践活动与生活需要相结合。在《玩玩三角板》的学习中笔者围绕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三角板工具进行挖掘和开发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转一转等方式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1、画一画
课堂上笔者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绘画组、测量组和结论组。第一组按要求绘制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第二组采集边、角数据,第三组对规律进行研究。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同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也在活动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如三角形三角和等于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
2、拼一拼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两人合作制,两个人将两块相同的三角形相同的边拼在一起,并用表格记录得出的新的图形,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许多知识,如将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重合既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又可以得到一个四边形。同时实现两人合作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转一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称或旋转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孩子空间想象力还处在发育阶段,因此在这时候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能力是最佳时机。通过三角形在纸板上翻转、平移让学生亲手探索对称规律。在这里可以从最基本的轴对称入手,同时让学生结合实际中照镜子的事例来增加联想,这种教学可以将课堂中实际操作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学以致用。当学生掌握轴对称知识后,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中心对称规律学习。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时,可介绍阿基米德巧用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的关系来解决皇冠问题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神奇的魅力。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开展有效的评价
这里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二是教师的课后反思评价工作。
(一)对学生的评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学生创新思维的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学习个性方式化程度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应变,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如你的这种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相同,你的发现很有研究价值,把你的设想继续探究下去,会有新的发现,这个小组的分工很科学,研究很深入,等等。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拨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二)教师的课后反思评价工作
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明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少了许多。下课铃声的响起,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结束,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课后反思。要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有效地展开,那必须对整堂课有整体全面的评价和反思。笔者认为该从以下两点思考。
1.整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是否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小主人。如果没有,那么肯定是在活动过程中缺乏教师的引导。
2.整个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是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提高。如果没有,那么说明对“做数学”这个环节应该加以引导。这对于教师来说,这堂课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发展。我们将不断研究、 改进、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领悟新课标的实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善于思考、设计、组织、实践。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一)精心设计教案,增强学生兴趣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精选题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例如低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多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设计教学方案,力图使整节课的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体味数学价值。中高年级则更注重体验数学,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验操作、调查访问等项目,力图使整个课堂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再现生活场景,也是更高层次的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如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笔者将世界各地具有对称美的建筑图片和我国戏剧脸谱采撷制成课件;学习《圆的认识》的时候制作了生活中有关圆的生活现象和美丽图片;学习《旋转》的知识时,编辑了一些学生触摸不到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学生在欣赏这些美丽图片,感受数学无穷魅力。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求学生将课堂中的实践活动与生活需要相结合。在《玩玩三角板》的学习中笔者围绕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三角板工具进行挖掘和开发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转一转等方式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1、画一画
课堂上笔者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绘画组、测量组和结论组。第一组按要求绘制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第二组采集边、角数据,第三组对规律进行研究。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同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也在活动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如三角形三角和等于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
2、拼一拼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两人合作制,两个人将两块相同的三角形相同的边拼在一起,并用表格记录得出的新的图形,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许多知识,如将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重合既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又可以得到一个四边形。同时实现两人合作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转一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称或旋转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孩子空间想象力还处在发育阶段,因此在这时候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能力是最佳时机。通过三角形在纸板上翻转、平移让学生亲手探索对称规律。在这里可以从最基本的轴对称入手,同时让学生结合实际中照镜子的事例来增加联想,这种教学可以将课堂中实际操作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学以致用。当学生掌握轴对称知识后,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中心对称规律学习。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时,可介绍阿基米德巧用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的关系来解决皇冠问题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神奇的魅力。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开展有效的评价
这里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二是教师的课后反思评价工作。
(一)对学生的评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学生创新思维的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学习个性方式化程度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应变,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如你的这种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相同,你的发现很有研究价值,把你的设想继续探究下去,会有新的发现,这个小组的分工很科学,研究很深入,等等。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拨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二)教师的课后反思评价工作
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明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少了许多。下课铃声的响起,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结束,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课后反思。要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有效地展开,那必须对整堂课有整体全面的评价和反思。笔者认为该从以下两点思考。
1.整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是否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小主人。如果没有,那么肯定是在活动过程中缺乏教师的引导。
2.整个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是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提高。如果没有,那么说明对“做数学”这个环节应该加以引导。这对于教师来说,这堂课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发展。我们将不断研究、 改进、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领悟新课标的实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