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48例手足口病患者,对所有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对部分患者进行隔离措施,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体会。
结果:148例患者中共计有146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高达98.6%。
结论:全方位的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预防并发症与危重病症,隔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率,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隔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9-01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又可称为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手足口病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癥状,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冬季发病率较低[1]。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共计收治148例手足口病患者,其中56例患者安排在医院的隔离病房内进行治疗与护理,148例患者中共计有146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4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83例,女65例,3岁以下的患儿共计62例,3-5岁的患儿共计53例,5岁以上的患儿共计33例,其中病情较为危重的患儿共计21例。
1.2方法。
1.2.1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年龄较小,患者家属对于手足口病了解甚少,自然会产生各种顾虑以及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以及家属恰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家属尽快的进入角色,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2]。
1.2.2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对患儿家属进行手足口病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包括患儿的饮食营养、心理安慰等方面,使得患儿能够保证饮食的营养,另外对于经济能力较低的家庭积极帮助患者家属办理医疗保险等各项手续,解决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
1.2.3发热的护理。要定时给患儿测量体温,对于高热的患儿采用温水擦拭、减少衣被等物理降温方法。发热期间,医护人员应加强体温监测,随时掌握体温动态,对于体温在37.5℃~38.5℃患儿,可采取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进行处理,对于体温高于38.5℃的患儿,给予泰诺、托蒽等小儿退热药。降温后30分钟测量患儿体温,了解降温效果,及时补充水分,鼓励患儿饮水。
1.2.4口腔护理。手足口病中口腔侵犯率最高,90%以上患儿有口腔黏膜的损害,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等。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口腔清洁,患儿在饭前饭后应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使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门腔。另外,将维生素B2粉剂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混合均匀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对病毒以及多种细菌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并将病毒细菌固定在黏膜表面,之后随唾液排出体外,而避免口腔黏膜继续被病原体损伤,或涂鱼肝油,也可以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患儿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1.2.5皮肤护理。患儿皮肤可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皮疹可因患儿搔抓而继发感染,而且抓破疱疹,疱液渗出会引起病毒的传播。因此,应每晚给患儿洗澡,并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洗澡时不宜用肥皂、沐浴露;剪短患儿的指、趾甲;穿长衣袖、长裤将手脚包住;对破溃处及时涂甲紫药液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内衣要宽松、透气;穿软底鞋,少走动,减轻皮肤破损,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洗澡用温水,注意水温不可以太高,以免刺激患儿皮肤;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患儿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更换衣被,保持床单平整、清洁、无渣屑;加强患儿臀部的护理,预防红臀[3]。
1.2.6饮食护理。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食物温度不能偏温或者偏凉,不能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忌辛辣。对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静脉补液,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因口腔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水疱、溃疡伴疼痛会影响饮食[4]。
1.2.7隔离护理。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儿童年纪较小,身体素质弱的儿童极易被传染上手足口病,因此对我院收治的5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隔离治疗,采取与非隔离治疗的患儿相同的护理办法。
1.2.8其他护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比如病房药进行布置,房间的布置要有童趣,色彩鲜艳,可以摆放一些儿童玩具或者儿童书籍,在进行注射前可以让儿童的家长与儿童玩一会游戏或者将一个故事作为缓冲,让儿童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感减小,保证治疗效果。
2结果
148例患者中共计有146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高达98.6%。被隔离的56例患者中无1例传染病例。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由于患者年纪较小,加上手、足、口疱疹的疼痛刺激以及陌生的病房环境,患儿容易产生紧张以及恐惧心理,会哭闹不安,不接受治疗。因此,医护人员态度要亲切、热情、和蔼,可采取音乐、讲故事等方法取得患儿信任,然后进行护理工作。本次研究中,148例患儿的痊愈率高达98.6%。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全方位的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预防并发症与危重病症,隔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率,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红萍,陶志广.743例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9,15(8):988-989
[2]胡锦娟.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36-137
[3]段瑞琴.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甘肃中医,2009,22(5):42
[4]陈梅英.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16,119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48例手足口病患者,对所有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对部分患者进行隔离措施,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体会。
结果:148例患者中共计有146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高达98.6%。
结论:全方位的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预防并发症与危重病症,隔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率,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隔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09-01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又可称为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手足口病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癥状,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冬季发病率较低[1]。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共计收治148例手足口病患者,其中56例患者安排在医院的隔离病房内进行治疗与护理,148例患者中共计有146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4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83例,女65例,3岁以下的患儿共计62例,3-5岁的患儿共计53例,5岁以上的患儿共计33例,其中病情较为危重的患儿共计21例。
1.2方法。
1.2.1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年龄较小,患者家属对于手足口病了解甚少,自然会产生各种顾虑以及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以及家属恰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家属尽快的进入角色,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2]。
1.2.2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对患儿家属进行手足口病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包括患儿的饮食营养、心理安慰等方面,使得患儿能够保证饮食的营养,另外对于经济能力较低的家庭积极帮助患者家属办理医疗保险等各项手续,解决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
1.2.3发热的护理。要定时给患儿测量体温,对于高热的患儿采用温水擦拭、减少衣被等物理降温方法。发热期间,医护人员应加强体温监测,随时掌握体温动态,对于体温在37.5℃~38.5℃患儿,可采取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进行处理,对于体温高于38.5℃的患儿,给予泰诺、托蒽等小儿退热药。降温后30分钟测量患儿体温,了解降温效果,及时补充水分,鼓励患儿饮水。
1.2.4口腔护理。手足口病中口腔侵犯率最高,90%以上患儿有口腔黏膜的损害,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等。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口腔清洁,患儿在饭前饭后应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使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门腔。另外,将维生素B2粉剂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混合均匀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对病毒以及多种细菌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并将病毒细菌固定在黏膜表面,之后随唾液排出体外,而避免口腔黏膜继续被病原体损伤,或涂鱼肝油,也可以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患儿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1.2.5皮肤护理。患儿皮肤可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皮疹可因患儿搔抓而继发感染,而且抓破疱疹,疱液渗出会引起病毒的传播。因此,应每晚给患儿洗澡,并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洗澡时不宜用肥皂、沐浴露;剪短患儿的指、趾甲;穿长衣袖、长裤将手脚包住;对破溃处及时涂甲紫药液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内衣要宽松、透气;穿软底鞋,少走动,减轻皮肤破损,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洗澡用温水,注意水温不可以太高,以免刺激患儿皮肤;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患儿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更换衣被,保持床单平整、清洁、无渣屑;加强患儿臀部的护理,预防红臀[3]。
1.2.6饮食护理。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食物温度不能偏温或者偏凉,不能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忌辛辣。对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静脉补液,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因口腔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水疱、溃疡伴疼痛会影响饮食[4]。
1.2.7隔离护理。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儿童年纪较小,身体素质弱的儿童极易被传染上手足口病,因此对我院收治的5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隔离治疗,采取与非隔离治疗的患儿相同的护理办法。
1.2.8其他护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比如病房药进行布置,房间的布置要有童趣,色彩鲜艳,可以摆放一些儿童玩具或者儿童书籍,在进行注射前可以让儿童的家长与儿童玩一会游戏或者将一个故事作为缓冲,让儿童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感减小,保证治疗效果。
2结果
148例患者中共计有146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高达98.6%。被隔离的56例患者中无1例传染病例。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由于患者年纪较小,加上手、足、口疱疹的疼痛刺激以及陌生的病房环境,患儿容易产生紧张以及恐惧心理,会哭闹不安,不接受治疗。因此,医护人员态度要亲切、热情、和蔼,可采取音乐、讲故事等方法取得患儿信任,然后进行护理工作。本次研究中,148例患儿的痊愈率高达98.6%。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全方位的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预防并发症与危重病症,隔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率,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红萍,陶志广.743例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9,15(8):988-989
[2]胡锦娟.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36-137
[3]段瑞琴.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甘肃中医,2009,22(5):42
[4]陈梅英.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