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和相关文献,对高支模方案编制,施工安全的控制措施和管理进行论述,给工程管理人员作为实际工程的参考,保证高支模体系的安全可靠,减少模板坍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承重支模架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程序
建设工程事故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施工安全成为项目业主和总承包商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坍塌造成的群体伤亡事故比较严重,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通过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施工模式,处理高度超过8m,跨度大于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以及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的工程项目,模板坍塌事故依然经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影响的恶劣。按照《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
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中的一些条文,对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程序:
1 编制依据应明确
①本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②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③《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④《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⑤《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⑦《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J10905-2006;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⑩《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软件不能作为方案的编制依据。但是必须把相关的编制软件介绍清楚。
笔者认为高大支模架作为重大危险源之一,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无论是项目部还是集团公司都应该高度重视项目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高大支模架的编制人员,该施工方案必须经过公司相关各部门的审核、总工程师的审定、以及监理公司的审批、专家的论证,最后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批备案通过后进行实施。这个审批程序一定要严格执行。
2 工程概况应简洁
施工中涉及到的项目参与单位,如建设、设计、监理、施工以及勘察等单位,在编写施工方案时要明确各单位的全称,对工程项目的地址、建筑面积、层数及层高、建筑高度以及结构形式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对高大支模架所在轴线部位进行重点介绍,标注有无后浇带情况,详细描述所在部位楼板厚度和跨度,以及各梁的截面尺寸等。
3 施工方案要切实可行
通过制定详实可靠的施工计划,进而确保工程项目正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以及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计划、劳动力的计划等。通过利用横道图或网络图对施工进度进行描述,并且附加一些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进而对施工进度情况有个详细的了解。其中,所需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等是材料计划中所包含的信息;机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等是机械设备计划中的内容。
4 施工工艺技术
选材与基本设计参数,规格尺寸、接头、步距,剪刀撑撑设置,搭设的参数采用表格的形式方式。例如扣件的最大扭矩值45-60kN·M;钢管的壁厚选择情况;立杆间距一般情况不大于120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块,截面尺寸不小于200mm*200mm,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当有高差时必须保证高差部位的扫地杆有三倍的搭接长度;高支架立杆间距严格方案且不大于900mm;支模架的步距,除了满足设计要求外,不能大于1.8m,底层步局适当放宽要求,保证人员的行走和检查的方便。
为有效控制侧向的冲击力对整个架体的稳定性影响,必须剪刀撑。据规范,支模架高度超过4m的必须设置剪刀撑。实践表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支模架中加设剪刀撑,承载力的极限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将竖向剪刀撑布置在支模架的四周,纵横向的剪刀撑每间隔四排立杆进行连续设置。如果满堂进行布置最好。在支模架四周和中间,在水平方向每间隔四排立杆,在竖直方向每间隔2步都要设置一道水平的剪刀撑;并且要求剪刀撑的长度要大于6m,在宽度方面也要大于4跨,45°~60°之间控制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当夹角为45°时,剪刀撑横跨立杆的数量控制在7根以内;当夹角为60°时,剪刀撑横跨立杆的数量不应超过5根;利用搭接的方式对接长的剪刀撑斜杆进行处理,通过3个旋转扣件进行等距离固定,并且搭接长度控制在1m左右;在与剪刀撑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者立杆上,通过利用旋转扣件对剪刀撑进行固定,保持旋转扣件中心线与主节点的距离控制在150mm;对水平剪刀撑进行设置时,固定剪刀撑斜杆的框格在数量方面应超过总框格数的1/3。
5 搭设前后的相关工作
根据专项施工方案,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之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首先对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交底过程中,确保交底内容与施工项目的方案保持一致性,并且技术交底的内容通过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述,并且要存档,在交底文件上交底方和全体被交底人员要签字确认。
为了安全对于设置好的支模架在使用之前进行验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以及负责项目安全、项目质量的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等验收搭设完成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并且必须经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支模架进行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后续的施工才能进行。
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组织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施工技术措施:明确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确保拆除时尽量满足一些相应的要求或条件。
监测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支撑模板的监测工具进行确定;对监测项目进行明确;对监测点进行确定等。
6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内容涉及:应急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副组长、组员,以及应急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最近医院详实的地址和相应的路线,并附加相关的位置图片以及联系电话。
另外,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情况,以及处理各种事故的应急措施或方案等。
7 计算书及其附件
高大支模架的楼层平面布置图(阴影突出),立杆、水平杆的平面布置图,以及剪刀撐和监测点的位置,附墙拉结点的位置;模架支撑系统的平面图、水平剪刀撑的具体位置,以及连墙件的节点大样图等等。
应结合《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和执行支模架的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严格管理,进而遏制发生高大支模架坍塌事故。由于个人的能力、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广大同行提出批评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的通知.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
[3]浙江省建设厅.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实用手册[S].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技术手册[S].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关键词:承重支模架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程序
建设工程事故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施工安全成为项目业主和总承包商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坍塌造成的群体伤亡事故比较严重,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通过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施工模式,处理高度超过8m,跨度大于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以及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的工程项目,模板坍塌事故依然经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影响的恶劣。按照《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
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中的一些条文,对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程序:
1 编制依据应明确
①本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②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③《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④《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⑤《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⑦《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J10905-2006;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⑩《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软件不能作为方案的编制依据。但是必须把相关的编制软件介绍清楚。
笔者认为高大支模架作为重大危险源之一,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无论是项目部还是集团公司都应该高度重视项目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高大支模架的编制人员,该施工方案必须经过公司相关各部门的审核、总工程师的审定、以及监理公司的审批、专家的论证,最后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批备案通过后进行实施。这个审批程序一定要严格执行。
2 工程概况应简洁
施工中涉及到的项目参与单位,如建设、设计、监理、施工以及勘察等单位,在编写施工方案时要明确各单位的全称,对工程项目的地址、建筑面积、层数及层高、建筑高度以及结构形式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对高大支模架所在轴线部位进行重点介绍,标注有无后浇带情况,详细描述所在部位楼板厚度和跨度,以及各梁的截面尺寸等。
3 施工方案要切实可行
通过制定详实可靠的施工计划,进而确保工程项目正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以及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计划、劳动力的计划等。通过利用横道图或网络图对施工进度进行描述,并且附加一些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进而对施工进度情况有个详细的了解。其中,所需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等是材料计划中所包含的信息;机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等是机械设备计划中的内容。
4 施工工艺技术
选材与基本设计参数,规格尺寸、接头、步距,剪刀撑撑设置,搭设的参数采用表格的形式方式。例如扣件的最大扭矩值45-60kN·M;钢管的壁厚选择情况;立杆间距一般情况不大于120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块,截面尺寸不小于200mm*200mm,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当有高差时必须保证高差部位的扫地杆有三倍的搭接长度;高支架立杆间距严格方案且不大于900mm;支模架的步距,除了满足设计要求外,不能大于1.8m,底层步局适当放宽要求,保证人员的行走和检查的方便。
为有效控制侧向的冲击力对整个架体的稳定性影响,必须剪刀撑。据规范,支模架高度超过4m的必须设置剪刀撑。实践表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支模架中加设剪刀撑,承载力的极限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将竖向剪刀撑布置在支模架的四周,纵横向的剪刀撑每间隔四排立杆进行连续设置。如果满堂进行布置最好。在支模架四周和中间,在水平方向每间隔四排立杆,在竖直方向每间隔2步都要设置一道水平的剪刀撑;并且要求剪刀撑的长度要大于6m,在宽度方面也要大于4跨,45°~60°之间控制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当夹角为45°时,剪刀撑横跨立杆的数量控制在7根以内;当夹角为60°时,剪刀撑横跨立杆的数量不应超过5根;利用搭接的方式对接长的剪刀撑斜杆进行处理,通过3个旋转扣件进行等距离固定,并且搭接长度控制在1m左右;在与剪刀撑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者立杆上,通过利用旋转扣件对剪刀撑进行固定,保持旋转扣件中心线与主节点的距离控制在150mm;对水平剪刀撑进行设置时,固定剪刀撑斜杆的框格在数量方面应超过总框格数的1/3。
5 搭设前后的相关工作
根据专项施工方案,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之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首先对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交底过程中,确保交底内容与施工项目的方案保持一致性,并且技术交底的内容通过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述,并且要存档,在交底文件上交底方和全体被交底人员要签字确认。
为了安全对于设置好的支模架在使用之前进行验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以及负责项目安全、项目质量的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等验收搭设完成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并且必须经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支模架进行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后续的施工才能进行。
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组织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施工技术措施:明确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确保拆除时尽量满足一些相应的要求或条件。
监测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支撑模板的监测工具进行确定;对监测项目进行明确;对监测点进行确定等。
6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内容涉及:应急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副组长、组员,以及应急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最近医院详实的地址和相应的路线,并附加相关的位置图片以及联系电话。
另外,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情况,以及处理各种事故的应急措施或方案等。
7 计算书及其附件
高大支模架的楼层平面布置图(阴影突出),立杆、水平杆的平面布置图,以及剪刀撐和监测点的位置,附墙拉结点的位置;模架支撑系统的平面图、水平剪刀撑的具体位置,以及连墙件的节点大样图等等。
应结合《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和执行支模架的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严格管理,进而遏制发生高大支模架坍塌事故。由于个人的能力、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广大同行提出批评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的通知.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
[3]浙江省建设厅.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实用手册[S].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技术手册[S].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