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初教师“师生观”的当下特征及优化路径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作为水汽通道的雅鲁藏布江下游纵向谷地,由于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自古至今,对该区域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著名藏学家多杰才旦认为:水汽通道的存在和其巨大效应,对认识藏民族的源起、认识藏文化的生成、发展有着“环境决定论”的意义。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国际性大河,当它下游切开喜马拉雅山围绕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拐弯,然后继续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斜坡上,最终在高原东南坡麓的巴昔卡(海拔仅150
2019年3月27日,印度突然宣布成功进行了地基反卫星导弹试验(题图),一时间举世瞩目,其总理莫迪更是宣称,印已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反卫星武器的国家。那么,印度的反卫武器究竟怎样呢?印度“沙克蒂”地基反卫试验基本情况  从此次印度公开的反卫试验情况,我们可以对其反卫发展现状和技术能力做出大致判断。  “沙克蒂使命” 3月27日上午5点40分左右(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印度在东海岸的奥萨里邦成功进行了
【摘 要】小学体育技巧类教学内容因其技术特性往往令学生感到技术难度大、练习枯燥,游戏化教学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因材因生’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合理合规适配游戏动作,解决教学重点”“求趣求效设计合作游戏,实现‘增量提质’”“适需适度借助游戲器材,助力难点突破”等游戏化策略,使技术练习变乏为趣,技术动作化难为易,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
从当惹雍错向北深入数百公里,便是万里羌塘草原的腹心地带。而坐落在无人区最边缘的苯教部落文部,不仅是苯教著名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象雄都城遗址,还是牧民们在羌塘草原北向上最后的定居点,青稞所能适应生长的最后之地。  文布南村是尼玛县文部乡的一个村,正对着当惹雍错的西边,远眺达果神山。我们的车队到达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但高原日落得晚,金色的霞光打在这个静穆的小村庄上,拉开湖面蓝色的序幕,一场关于湖和人的舞
你见过,西藏的古代琉璃吗?  她们空灵艳丽,纯净无垢,在高原的阳光里,美色如花,寂静绽放。  琉璃饮光而生,沙化为玉,火凝为色,有种不可思议的幻美,琉璃并非自然造化的产物,而是古代先民在电光中得之偶然的灵感,当闪电钻入沙子,以炙热的温度融化石英,奇幻的美便降临人间,这或是神的启示吧!自此人们就开始用火焰燃烧石英砂来制造琉璃。  有关琉璃的藏文记载淹没在小五明的浩瀚书海里,今人实在难以探其究竟,我们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为提高教学实效,教师要基于童性,积极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资源整合路径,通过有机融合校园文化、合理运用生活事件、科学选择绘本资源、择机选用网络资源等策略,让学生在“童趣盎然”中加深体验,在“童心可掬”中增长见识,在“童心无瑕”中提升思维,在“童心飞扬”中拓宽视野,从而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关于古格,疑问还太多 “古格”原本是象雄语,译成藏语后其意思为“文字”,今天的古格王宫遗址札布让,就曾是古象雄国的一个要地,叫古格札布让咔尔,然而当我们身置其中,想要找到一丝象雄的印迹时,却一无所获。据说古格守门人普布曲桑在古格二十余载,有这方面的发现,然而采访时他不在,只能留下遗憾。  再比如上到顶部王宫的山腰处,有一片非常醒目的石砌建筑,尚未完工,风格迥异,有人说那是拉达克攻打古格王宫时所砌的
从巴松错度假村经结巴村,错高村顺扎拉沟东行,途经大片广阔的湿地,这片湿地在夏,秋两季是鸟类的天堂。再穿过一个顶端刻有藏文经咒的几字形木框,就到了扎拉沟深处的扎拉村。  扎拉在巴松错区域的藏语里意為“战神”或“克敌神”,这里的每个村子甚至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扎拉”,但惟有这个村直接以“扎拉”命名。村里有80户人家,近600人口,还有自己的小学,这在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居住地相对狭小的巴松地区可算规
翻开西藏自治区地形图,可以在藏北高原看到无数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尤如繁星般散落的高原明珠,是令无数人心生向往的西藏高原湖泊最为密集的地带,也是至今难以穿越而又风光明媚的一条轴线,用湖泊、神山以及河流水系穿插起古老传说和不为人所熟知的象雄和古格遗迹。  这其中的当惹雍错,位于那曲的尼玛县,紧邻双湖特别行政区。西藏神山圣湖众多,但在湖泊当中,能以“雍错”为名的,也就“玛旁雍错”、“羊卓雍错”和“当惹雍
一个关于布达拉官的数据是,青藏铁路开通以前,布达拉宫每天限制游客不超过850人,青藏铁路开通后,限客数猛涨到2300人。不少旅行者初来拉萨时会问:“怎么跟中国所有的城市一样?”  拉萨作为城市的雏形出现于公元17世纪,当时,在以大昭寺为中心形成的八廓街两旁,陆续建起一大批政府僧俗官员的官邸,府第,以及旅馆、民房、商店等。到1906年,仅在大昭寺附近有一小片居住民房。1935年,布达拉宫前出现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