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的推广实施,使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被动者;语文教师疏于学习,囊中羞涩;学生和家长等轻视语文,语文教师的处境很尴尬;传统的评价体系也让农村语文教师无奈等与课改背道而驰的问题依然存在,教学现状堪忧.
【关键词】被动者 囊中羞涩 尴尬 无奈
从事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需要我们去奉献,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创新。眼下,课改的推广实施,使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旧问题仍未改观。
一、学生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仍令人堪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的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一活动,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被凸现出来。
二、疏于学习,语文教师囊中羞涩
反思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相当多的人逐渐形成了参考书依赖症,被教参牵着鼻子走。有的老师生怕自己独立备课会漏掉什么,总是按照教参的思路和要点循规蹈矩地备课,否则倍感不安。长期如此,像吸了鸦片烟似的离不开教参了。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也就无法欣赏到智慧的花朵。有个说法是,教哪个阶段的语文就是哪个阶段的好学生的水平。此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也反映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语文教师疏于学习。对此,有的老师可能会抱怨,工作压力太大了,没时间“充电”;有的教师抱怨因为工作和家庭忙,没时间看“闲书”。而现在的学生,他们吸收新事物很有热情而且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再加上少年的灵敏的头脑,让人不可小瞧。此消而彼长,可以想像,从教若干年后,经过一年又一年的遗忘,当年的“老本”都消耗殆尽,别无长物、“囊中羞涩”的语文教师哪儿还有魅力使学生为之倾倒?
三、轻视语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处境很尴尬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然而在农村中学,语文常是一门被认为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关联不大的学科。学生总觉得语文枯燥乏味,分数的提升非常缓慢,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轻视语文。而广大的农村家长则以为,自己的孩子已經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好几年的语文,因此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放松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理科的学习。基于此,语文课程成为学生和家长意识中的多余者。受此环境的影响,在中学主要学科教师中,语文教师大概是最不被人看好的群体之一了,让人感觉语文确实是在夹缝里尴尬地生存。
四、传统的评价体系也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无奈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部分自认为教书有法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一些优美的课文成为语文教学的累赘,于是弃而不教。基层学校在评优选先等牵涉教师个人利益方面也是紧紧围绕教学成绩,致使大量的语文教师难以放开手脚,大胆去尝试新教法,因此语文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既要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又要保证语文教学的成绩,作为语文教师很无奈。
诚然,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面临的现状有教师素质的差异、考评制度的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立足课堂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新思想,全面构建大语文教学观,去伪存真,全面落实课改要求,从而让语文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万泉中学)
编辑/李文亮
【关键词】被动者 囊中羞涩 尴尬 无奈
从事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需要我们去奉献,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创新。眼下,课改的推广实施,使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旧问题仍未改观。
一、学生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仍令人堪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的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一活动,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被凸现出来。
二、疏于学习,语文教师囊中羞涩
反思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相当多的人逐渐形成了参考书依赖症,被教参牵着鼻子走。有的老师生怕自己独立备课会漏掉什么,总是按照教参的思路和要点循规蹈矩地备课,否则倍感不安。长期如此,像吸了鸦片烟似的离不开教参了。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也就无法欣赏到智慧的花朵。有个说法是,教哪个阶段的语文就是哪个阶段的好学生的水平。此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也反映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语文教师疏于学习。对此,有的老师可能会抱怨,工作压力太大了,没时间“充电”;有的教师抱怨因为工作和家庭忙,没时间看“闲书”。而现在的学生,他们吸收新事物很有热情而且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再加上少年的灵敏的头脑,让人不可小瞧。此消而彼长,可以想像,从教若干年后,经过一年又一年的遗忘,当年的“老本”都消耗殆尽,别无长物、“囊中羞涩”的语文教师哪儿还有魅力使学生为之倾倒?
三、轻视语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处境很尴尬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然而在农村中学,语文常是一门被认为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关联不大的学科。学生总觉得语文枯燥乏味,分数的提升非常缓慢,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轻视语文。而广大的农村家长则以为,自己的孩子已經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好几年的语文,因此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放松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理科的学习。基于此,语文课程成为学生和家长意识中的多余者。受此环境的影响,在中学主要学科教师中,语文教师大概是最不被人看好的群体之一了,让人感觉语文确实是在夹缝里尴尬地生存。
四、传统的评价体系也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无奈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部分自认为教书有法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一些优美的课文成为语文教学的累赘,于是弃而不教。基层学校在评优选先等牵涉教师个人利益方面也是紧紧围绕教学成绩,致使大量的语文教师难以放开手脚,大胆去尝试新教法,因此语文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既要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又要保证语文教学的成绩,作为语文教师很无奈。
诚然,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面临的现状有教师素质的差异、考评制度的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立足课堂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新思想,全面构建大语文教学观,去伪存真,全面落实课改要求,从而让语文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万泉中学)
编辑/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