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边红杏倚云栽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演练】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铃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或者,是……
   请选准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技法指导】
   散文是一种以诗情画意哲理兼备而广受学生青睐的文体。它是一张拉开了的画幅,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画面美;它是一缕来自生命本身的感悟,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哲理美;它还是一首“无韵之离骚”,流泻出一种和谐悦耳的语言美。简言之,散文就是画面美、哲理美和语言美的三维统一。
   画面美。画面,是散文架构的基本单元,散文往往就是若干画面以一定方式的连缀和组合,而散文题材的多样性,使它的画面色彩斑斓,千态万状,移步换形,目不暇接。人与事的相接,事与景的相连,景与物的相依,物与理的相合,万绪千条,错综复杂,交织成为美的整体。散文手法的多样性,又使它的画面具有多维性,融写景、咏物、叙事、抒情、论理于一体,心态画面与物态画面交相辉映,使文章富有立体感。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作者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很注意画面的层次感以及立体感。他先用一个远镜头,将自己居住的小屋放在一个大背景中加以衬托。远看,山如眉黛一般,因为整座山都是一片树的纯绿色,故而小屋恰似眉梢上的一点痣,在美妙的饱和着绿的画面中把画面的灵魂突出了出来。作者又将镜头往前推进,勾勒出一幅中景画面。最后作者细致地描摹了近景:“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无形的围墙里种了各色各样的花卉。接着,作者又将镜头升高,从而将左边的山外青山、右边的绿野阡陌、围墙外似云似霞的姹紫嫣红这些外景“借来”与庭院内景相映衬,使得整个画面外景壮观博远,中心景清晰明快。以上这几幅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构图巧妙,层次美感与立体美感可谓境界全出,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哲理美。哲理美是散文的一种文体风格,它显示出一种理性的趣味美,以对真理的深刻揭示和强烈热爱沁人心脾,发人深省。而最能体现现代散文哲理美的,以鲁迅的散文为最,如他的代表作品《雪》,是在1925年冬天那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和寒冷彻骨的自然环境中写成的。但是险恶的现实世界并不能阻遏作者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更不能动摇他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唯有“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闪闪地旋转升腾”,才能真正证明和体现“雨”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而证明和体现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即使那是“死掉的雨”,它依然是“雨的精魂”。这种理念,既是作者英雄气概的表现,又是对生命意义广阔、犀利而又澄澈的领悟和启示。哲理美在外国的散文名作中也同样表现得非常鲜明。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火光》,通过他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流上泛舟的感受,提炼出一种深邃的思考:光明就在前头,道路却曲折而遥远,因此,在生活的河流中,既不能急躁,也不能失望,而是应该“加劲划桨”。他表达的,既是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热情,又是一种“火光毕竟就在前头”的坚定信念,以及唯有“加劲划桨”才能达到目的的理性清醒。他以鲜明的画面,清醒的智慧,点燃了人们希望的火光,永远激励人们在生活的河流中“加勁划桨”,奋力向前。
   语言美。散文的画面美、哲理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它语言的优美分不开的。散文的语言美,首先表现在它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上。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了“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又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了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用得绝妙至极。其次表现在它的节奏感和旋律感上。这种节奏和旋律的组合,使散文流泻出一种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音韵美。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此处将本与上文相关的句子分出,独立成段,并高度浓缩,引而不发,蕴含强烈的感情,以突发的强音引起读者特别的注意,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版供稿:曹保顺)
  【学生习作】
  小楼昨夜听风雨
  河北辛集中学  李  璐
   听雨声,可以洗耳;听雨声,更可以净心。
  ——题  记
   喜欢听雨,因为雨声是一种与繁杂社会格格不入的天籁之声,永远牵动我内心深处的那一份纯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小雨的柔软、多情和脉脉绵绵。这种雨声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不静下心,了无杂念地听是听不到的。这种雨声好似夜晚的茉莉花飘出的淡淡清香,似有似无,虚幻缥缈,想伸手去抓却早已不见了。听小雨声让我想起了李清照,她的词与人一样,永远不给人惊心动魄,留下的只是淡淡的景、淡淡的愁,像缕缕腾起的略带香气的焚烟,听不到燃烧般的噼啪声,但却永远牵动你的心。我好似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倚着窗儿,一夜听雨静无眠。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是中雨的利落爽快。中雨声是打在芭蕉上清脆的响声,均匀细腻,连续不歇,如潺潺的流水,如鸣佩环;又似冰雪融化打在岩石上的从容不迫。这种声音像富贵的牡丹香气扑面而来,它不躲不闪,不会逗得你心发痒,它似乎看得见,也摸得着。雨声让我想起了王维,他的诗是“清泉石上流”的爽朗、清新,而他的人既不默默无闻,也不似李白那般“惊涛拍岸”,只是诉说着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佛”形象。我似一个开朗欢快的阳光少年,打开窗户,听雨打在荷叶上,响得欢快。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是大雨的洒脱和放荡不羁。大雨的声音似山洪暴发,似瀑布从高山奔腾而下,似大海激昂澎湃,毫不留情地冲刷着大地。这种声音如你置身花园,各种各样的花香从四面八方扑来,有时还呛得你喘不过气。听大雨声让我想起了李白,他手握一把剑,像一个壮士,在倾盆大雨下向着山顶一点点爬去,任衣衫被树枝刮得破碎,任双脚被岩石磨得鲜血淋淋。他的诗风好似大雨声一样豪迈澎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冲击力。而李白的人生也是大起大落,生前用诗惊动世人,死后也是轰轰烈烈。
   在嘈杂的社会听雨,用小雨拂去纤尘,用中雨冲走烦恼,用大雨震撼心灵。雨声,永远牵动我的内心。
  【评点】
   作者以“小楼昨夜听风雨”为题,点明了本文要写作的重点,正文分别以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写出了作者对小雨、中雨和大雨的声音发自内心的感受,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唯美画面。文章的最后,用“在嘈杂的社会听雨,用小雨拂去纤尘,用中雨冲走烦恼,用大雨震撼心灵。雨声,永远牵动我的内心”点明主旨,也使得文章具有了哲理美。
  【文题呈现】
   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工夫坐在树下。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
   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话。对此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题解析】
   命题指向:结合成就“巨匠”“大家”的环境、条件,反思国民性与社会风气。
   题意分析:立足“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工夫坐在树下”,可以谈“忙与闲”,突出闲暇的乐趣、闲暇体现着生活品质以及有利于迸发灵感和探索发现;而“忙个不休”是心态浮躁、急躁的表现。
   立足“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可以谈“国人吃不得亏、看不得别人的好”“负面情绪的相互传染”以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危害大”。
   不过,也可适度反驳,比如剖析指出当下的中国人在“享受闲暇”“不一味抱怨”等方面已大有改观。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之际,央视新闻微博客户端发布话题“环卫工人的手”,并配了一组照片,展示环卫工人双手经受的沧桑,以此呼吁社会“不乱扔垃圾,尊重环卫工”。   长久以来,人们丢垃圾的心态似乎一直是:垃圾一扔,与我无争;垃圾进箱,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垃圾箱只是垃圾的暂存点,环卫工人的工作之一就是将箱内的垃圾清理出来,再运送至垃圾中转站。所以有时候我们一些方便自己的举动,却给环卫工人们
期刊
省试湘灵鼓瑟  钱 起  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赏析】   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作“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
期刊
醉翁操  苏 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赏析】   醉翁,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醉翁操》是太常博士沈遵据欧阳修在庆历年间谪守滁州时在琅琊幽谷所闻天籁之声,谱制而成的琴曲。这首词是苏轼专
期刊
塞缪尔·斯迈尔斯有言:“自助者,天助之。”枕戈饮胆,扣心泣血,非自助者不能忍;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唯自强者不能移。自助之人,生而为强。不惧颠倒折磨之苦,亦不恐十丈软红之惑。   观华夏大地,王朝更迭,在千百次的轮回中,自助之人,励精图治,一鸣惊人。统藩镇割据之乱世,开重文轻武之先河,为一代歌舞升平、人才辈出的文化王朝夯实基础的赵匡胤,从一位游历四海、难寻住处的旅人成长为黄袍加身、荣登九五的君主。其
期刊
对联里含有典故、成语、俗语、惯用语等不足为奇,但一副仅仅58个字的对联,居然暗藏14个惯用语却实属罕见。请仔细诵读下面这副对联:   大红人习惯嚼舌头使手腕卖狗皮膏药,最能见缝插针拍马屁放烟幕弹;   小白脸经常咬耳朵耍花腔打笔墨官司,终因无中生有吹牛皮吃哑巴亏。   1.大红人——比喻那些受到领导宠信或重用的人。例如:他现在可是大红人,你去求他帮忙,准能成功。   2.嚼舌头——①比喻信口胡说,
期刊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可以去问问那些年过六旬的老人。他们看着这里从农田遍地到高楼拔地而起。是的,仅仅是这几十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变。这样的进步速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程中首屈一指,与西方的工业革命不相上下。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长期在黑暗中迷失,却仍有无数双手在试图撕开这长夜。随着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正式迎
期刊
上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穿着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地带着她那敏感于常人的色彩、节奏和情绪登上文坛。  张爱玲喜欢奇装异服,甚至有“恋衣癖”。她在《更衣记》里曾为当时女子不能穿得出众一点感到愤慨。她亲自为自己设计衣服,在香港读书时,就把所得的奖学金,自选衣料设计服装,连弟弟张子静都问她是不是香港最新样式,她笑道:“我还嫌这样子不够特别呢!”  曾经有一次,她从香港带回一段广东土布,刺目的玫瑰红上印
期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李清照如是说。古往今来,英雄始终为我们所崇尚,时代在变迁,历史在重演,中华英雄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偶像或许会如昙花一现为人们所惊艳,但英雄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却是坚不可摧、流芳百世的!   英雄是曹植那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身为国;亦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更是文天祥“人生自
期刊
漫步于文化的天地,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沉淀千年的韵味,飘香于历史的烟云雾霭中,经久不衰。   我感叹时光之纷扰,我感谢青春之曼妙,我庆幸历朝历代孕育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这些都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洞穿千载岁月风云,文化珠串在历史的烟云与朝代的更迭这双重历练下,外表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用力地一点一点擦拭, 它依然会发出令世人震惊的光芒!   我愿撕一页白纸为帆,竖一支狼
期刊
【文题呈现】   “站立”是生活的一张剪影。蹒跚学步时,站立开启人生;久盼不归时,站立凝聚牵挂。“站立”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凄风冷雨中,站立是坚强;举世皆醉下,站立是操守;左右摇摆间,站立是智慧;乱云飞渡时,站立是从容。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通过审题不难得知,材料的核心词是“站立”。对于“站立”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