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称上学为“读书”,学堂内,学童摇头晃脑地“念”书,塾师在摇头晃脑地“听”书,书声琅琅。“读”会让学生产生浓烈的情趣,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之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像语言、网络语言的流行,读“文字语言”的弱点便突显出来了,因为文字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文字直观化后再去鉴赏,而这个过程通常受人的想象思维和知识阅历的制约,再加上学生存有漠视语文学习的心态,就使得语文文本的阅读举步维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耳眼并用要比单一的感官参与效果好得多,看来单一的用嘴“读”书,用眼“读”书并不能完全达到当代语文教学的效果。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是把无声文字还原成形象,那我们为什么不能逆向思考,先用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理解文字本身呢?影视欣赏便契合了这种思路,弥补了“读”的缺陷,让学生在观赏影视片断时,调动他们的“耳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和听力等多种能力,学生在自觉自愿中接受教育。
对学生而言,观看影视也是一种“读”,只不过这里展现的是画面文本。在这个观看过程中,究竟需要学生“看”什么,这就要求教师来引导。
一、“看”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并体味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一方法在小说作品的教学中效果较好。教学《祝福》,我曾截取了几个不同时期祥林嫂的片断来播放,让学生看一看鲁镇的人是怎样在精神上有意或无意地折磨祥林嫂这样一位下层劳动妇女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兹基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是直接的知觉和观察,即信息的接受过程。在观看中,学生直接接受了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和感染力的语言,在视听中立即感知出祥林嫂形象上的巨大反差,马上有了了解她的好奇心,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变得积极主动,分析起来如鱼得水,非常轻松而且准确。他们的回答受到了我的肯定之后,他们更是产生了对人物命运探究的浓厚兴趣,学生学得开心,教师上得舒心。
而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特意让学生观看林黛玉、王熙凤和贾宝玉各自的出场片断,让他们直接感受贾府中恢弘的建筑格局和剧中人物的一颦一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这种在具体的典型环境和真切的情境中的教学,效果颇佳。
二、“看”影视作品中提及的文本作者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易于领会与理解。通常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简介,但这样比较枯燥和单薄,此时选用影视片断来加深学生的了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教学《死水》可以播放当时的社会画面,之后用字幕展示闻一多心中的祖国,从画面与文字的比较中,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了真诚的心灵体验,对于诗歌的解读和情感的把握就变成了内在的精神活动与思维活动。
这是“点”上的介绍,也可作“面”上的介绍。比如在教学高语第三册古代诗歌单元时,先观看电视剧《千古唐诗》的第一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一个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包并、文化中外融合的唐代以及这个盛世给文学带来的昂扬气势和被后世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于是,学生在宏观上了解了唐诗的发展轨迹和唐诗的代表人物,大部分人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歌吟出很多大诗人的千古名句来。
三、“看”影视作品中反映的文本作品的特色文化,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因为时空的限制,很多作品中散发出的特殊文化气息我们很难一下子从文字中体会出来,这就要借助于影视欣赏。比如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可以播放含有北京胡同以及胡同里人们的简短对话的影视片断,学生会迅速被这种不同于南方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那古朴而富有韵味的胡同和北京特色的京味语言,给学生带来了新奇的体验。至此,学生在自主自觉的情绪中对原本感觉疏远的文化的理解就容易多了,也深刻多了,并能体会到汪老笔下那种对胡同文化慢慢消逝的叹惋和豁达的复杂情感。
四、“看”影视作品中某些表现方法。这些表现方法若能够迁移到作文的技巧上来,就能使学生有深入的感悟,如:倒叙、插叙、补叙等表达方式,前后照应、情节过渡的意义和作用,环境渲染、心理描写的特点等。例如在观看电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片断后,让学生构思一下杜十娘除了“沉箱投河”,可不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可以运用电影中叙事的方法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方式写个片断。电影的介入,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法可依。
由此看来,影视欣赏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不小的作用,虽然社会早已进入视图时代,但时至今天,影视欣赏在语文教学中还处在萌芽阶段,如何让影视教育不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花絮”,而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
然而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两面性,影视文化以它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积极性,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但也应该考虑到,一旦作品被搬到了银幕上,就有可能以对作品的一种解读代替抹杀千万种不同的解读,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会不复存在了。因此,影视欣赏和教材解读绝不可以互相取代,我们必须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影片四者的关系。具体而言,教师是主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教师既要认真研读教材,熟练驾驭学生,又要善于剪辑影片,处理好教材与影片的自然衔接,对影视片断应“去粗存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之构成思维的联动网络;而对影片,我们应把其视为教材的补充,当作教学的辅助手段,这样才能让其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载体,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教材的媒介。当然所选的影视片断必须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课内放映的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影视课”。
如何把影视和语文教学和谐统一起来,扬长避短,是我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面临的课题之一。语文的教学,要在“读”中钻研文本本身,也需要在“看”中思考文本,让“读书”和“看书”得到完美的结合。
(作者单位:上虞春晖中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耳眼并用要比单一的感官参与效果好得多,看来单一的用嘴“读”书,用眼“读”书并不能完全达到当代语文教学的效果。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是把无声文字还原成形象,那我们为什么不能逆向思考,先用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理解文字本身呢?影视欣赏便契合了这种思路,弥补了“读”的缺陷,让学生在观赏影视片断时,调动他们的“耳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和听力等多种能力,学生在自觉自愿中接受教育。
对学生而言,观看影视也是一种“读”,只不过这里展现的是画面文本。在这个观看过程中,究竟需要学生“看”什么,这就要求教师来引导。
一、“看”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并体味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一方法在小说作品的教学中效果较好。教学《祝福》,我曾截取了几个不同时期祥林嫂的片断来播放,让学生看一看鲁镇的人是怎样在精神上有意或无意地折磨祥林嫂这样一位下层劳动妇女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兹基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是直接的知觉和观察,即信息的接受过程。在观看中,学生直接接受了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和感染力的语言,在视听中立即感知出祥林嫂形象上的巨大反差,马上有了了解她的好奇心,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变得积极主动,分析起来如鱼得水,非常轻松而且准确。他们的回答受到了我的肯定之后,他们更是产生了对人物命运探究的浓厚兴趣,学生学得开心,教师上得舒心。
而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特意让学生观看林黛玉、王熙凤和贾宝玉各自的出场片断,让他们直接感受贾府中恢弘的建筑格局和剧中人物的一颦一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这种在具体的典型环境和真切的情境中的教学,效果颇佳。
二、“看”影视作品中提及的文本作者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易于领会与理解。通常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简介,但这样比较枯燥和单薄,此时选用影视片断来加深学生的了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教学《死水》可以播放当时的社会画面,之后用字幕展示闻一多心中的祖国,从画面与文字的比较中,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了真诚的心灵体验,对于诗歌的解读和情感的把握就变成了内在的精神活动与思维活动。
这是“点”上的介绍,也可作“面”上的介绍。比如在教学高语第三册古代诗歌单元时,先观看电视剧《千古唐诗》的第一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一个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包并、文化中外融合的唐代以及这个盛世给文学带来的昂扬气势和被后世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于是,学生在宏观上了解了唐诗的发展轨迹和唐诗的代表人物,大部分人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歌吟出很多大诗人的千古名句来。
三、“看”影视作品中反映的文本作品的特色文化,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因为时空的限制,很多作品中散发出的特殊文化气息我们很难一下子从文字中体会出来,这就要借助于影视欣赏。比如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可以播放含有北京胡同以及胡同里人们的简短对话的影视片断,学生会迅速被这种不同于南方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那古朴而富有韵味的胡同和北京特色的京味语言,给学生带来了新奇的体验。至此,学生在自主自觉的情绪中对原本感觉疏远的文化的理解就容易多了,也深刻多了,并能体会到汪老笔下那种对胡同文化慢慢消逝的叹惋和豁达的复杂情感。
四、“看”影视作品中某些表现方法。这些表现方法若能够迁移到作文的技巧上来,就能使学生有深入的感悟,如:倒叙、插叙、补叙等表达方式,前后照应、情节过渡的意义和作用,环境渲染、心理描写的特点等。例如在观看电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片断后,让学生构思一下杜十娘除了“沉箱投河”,可不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可以运用电影中叙事的方法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方式写个片断。电影的介入,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法可依。
由此看来,影视欣赏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不小的作用,虽然社会早已进入视图时代,但时至今天,影视欣赏在语文教学中还处在萌芽阶段,如何让影视教育不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花絮”,而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
然而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两面性,影视文化以它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积极性,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但也应该考虑到,一旦作品被搬到了银幕上,就有可能以对作品的一种解读代替抹杀千万种不同的解读,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会不复存在了。因此,影视欣赏和教材解读绝不可以互相取代,我们必须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影片四者的关系。具体而言,教师是主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教师既要认真研读教材,熟练驾驭学生,又要善于剪辑影片,处理好教材与影片的自然衔接,对影视片断应“去粗存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之构成思维的联动网络;而对影片,我们应把其视为教材的补充,当作教学的辅助手段,这样才能让其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载体,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教材的媒介。当然所选的影视片断必须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课内放映的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影视课”。
如何把影视和语文教学和谐统一起来,扬长避短,是我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面临的课题之一。语文的教学,要在“读”中钻研文本本身,也需要在“看”中思考文本,让“读书”和“看书”得到完美的结合。
(作者单位:上虞春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