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理性与感性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对提升学生的感受、欣赏与评价水平以及实践创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美术教学中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重要性,并具体从培养审美情感与理解能力、提升艺术批评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美术教学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对策。
【关鍵词】职业院校 美术教育 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15-01
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其目标为通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创新与发展,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也应适应社会需求,注重提升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探究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术教学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重要性
美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备美术创作能力以及从事美术教育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有着同其它教育的共性,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也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结合。传统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教育与培养远超过对形象思维的培养,以技能为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审美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因此,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感受、欣赏与评价水平,使其掌握基本认识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可提升基本美术技能,实现对美的表现与创造。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则是满足职业院校高素质美术人才培养的需求。现代社会要求具备良好美术创作能力的人才,创造能力是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必将对学生实习、实训乃至进入职场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审美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相辅相成。
二、美术教学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对策
1.培养审美情感与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先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体验与感悟生活本质,陶冶自身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敏感性,也可从作品分析中不断提升鉴赏能力。如让学生欣赏梵高的作品《星空》,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基础背景,并让学生自主感受作品的艺术气息,要求其思考“用笔与色彩特征”“有着怎样的视觉冲击力?”“你对这幅画的最深感触是什么?”等问题,启发学生理解经典名作的审美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同时,审美能力培养不单依靠感官的直接感受,更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指引。因此,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发现美、感悟美。具体来讲,一方面需引导学生加强与审美角色的沟通,同角色产生情感共鸣;更要学会辩证性判断与分析,让自身审美活动向深层次延伸,将作品审美转化为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2.提升艺术批评能力
艺术批评能力也是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是指个体对艺术作品等艺术现象与活动的理性判断与评价。艺术批评基于艺术欣赏的基础展开,也是艺术审美的深化,其通常可协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与感悟艺术作品,提升艺术审美水平,因此提升学生艺术批评能力也是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对学生美术作品指导与点评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互评与自评。互评能够让学生展开深入交流,互相借鉴与学习,利用聆听同学的创作思路与意见来提升自身艺术审美视野,拓展艺术创作思路,也能够通过欣赏其他人作品提升艺术感知。自评则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对自身作品的客观评价与分析,让学生对自身的艺术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也可进一步引导其展开对作品的反思,改进缺点,发挥优点。如此一来,自然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性判断与评价水平。
3.激发想象,提升创作意识
想象与创造密不可分,想象力培养是提升创作意识与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需唤醒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与探索,培养其创作意识。例如可通过多媒体将最具创新精神、最前沿的艺术成果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作品。同时,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尽在理论上空泛地探讨,将学生固定在一种欣赏模式当中,而应从艺术欣赏不同视角与观念入手,寻求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开放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品,引导学生挑战自身的思维模式,拓宽其艺术眼界与创作思路。
4.鼓励探究,提升创作能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同学生展开积极互动,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与探索,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例如可多开通组织一些交流辩论的课程,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辩论,各自发表自身开发与意见,取长补短;在辩论中也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与创新理念。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提出自身观念,对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不以对错划分,使其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看法,提升其艺术感知能力。同时也需鼓励与引导学生基于生活获取艺术灵感。生活是艺术的根源,从生活中获取艺术感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教学实践中也需结合学生思维特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学生因自身知识程度、个性与能力大小的差异性,自然有着不同的审美与创造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引导其发挥创造力。
5.加强实践,培养就业能力
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其美术教学也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与就业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形成自身的审美理念与表达模式。同时可积极组织户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经历,引导学生对美术形成一定的欣赏与评价理念基础;通过美术素材的增加,丰富学生体验与认知,提升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此外,应在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与创新思维,创新的本质为个性的释放,教师需全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崇尚个性的学习环境,协助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必须不断发展来呼应社会需求。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美术教育需充分认识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发掘学生自身艺术潜力,提升其审美与创造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培.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4-25.
[2]孙耀.美术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6):193-194.
[3]王雯.基于素质教育的职业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6):192.
[4]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6.
【关鍵词】职业院校 美术教育 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15-01
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其目标为通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创新与发展,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也应适应社会需求,注重提升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探究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术教学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重要性
美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备美术创作能力以及从事美术教育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有着同其它教育的共性,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也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结合。传统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教育与培养远超过对形象思维的培养,以技能为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审美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因此,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感受、欣赏与评价水平,使其掌握基本认识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可提升基本美术技能,实现对美的表现与创造。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则是满足职业院校高素质美术人才培养的需求。现代社会要求具备良好美术创作能力的人才,创造能力是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必将对学生实习、实训乃至进入职场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审美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相辅相成。
二、美术教学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对策
1.培养审美情感与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先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体验与感悟生活本质,陶冶自身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敏感性,也可从作品分析中不断提升鉴赏能力。如让学生欣赏梵高的作品《星空》,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基础背景,并让学生自主感受作品的艺术气息,要求其思考“用笔与色彩特征”“有着怎样的视觉冲击力?”“你对这幅画的最深感触是什么?”等问题,启发学生理解经典名作的审美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同时,审美能力培养不单依靠感官的直接感受,更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指引。因此,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发现美、感悟美。具体来讲,一方面需引导学生加强与审美角色的沟通,同角色产生情感共鸣;更要学会辩证性判断与分析,让自身审美活动向深层次延伸,将作品审美转化为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2.提升艺术批评能力
艺术批评能力也是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是指个体对艺术作品等艺术现象与活动的理性判断与评价。艺术批评基于艺术欣赏的基础展开,也是艺术审美的深化,其通常可协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与感悟艺术作品,提升艺术审美水平,因此提升学生艺术批评能力也是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对学生美术作品指导与点评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互评与自评。互评能够让学生展开深入交流,互相借鉴与学习,利用聆听同学的创作思路与意见来提升自身艺术审美视野,拓展艺术创作思路,也能够通过欣赏其他人作品提升艺术感知。自评则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对自身作品的客观评价与分析,让学生对自身的艺术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也可进一步引导其展开对作品的反思,改进缺点,发挥优点。如此一来,自然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性判断与评价水平。
3.激发想象,提升创作意识
想象与创造密不可分,想象力培养是提升创作意识与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需唤醒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与探索,培养其创作意识。例如可通过多媒体将最具创新精神、最前沿的艺术成果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作品。同时,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尽在理论上空泛地探讨,将学生固定在一种欣赏模式当中,而应从艺术欣赏不同视角与观念入手,寻求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开放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品,引导学生挑战自身的思维模式,拓宽其艺术眼界与创作思路。
4.鼓励探究,提升创作能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同学生展开积极互动,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与探索,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例如可多开通组织一些交流辩论的课程,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辩论,各自发表自身开发与意见,取长补短;在辩论中也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与创新理念。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提出自身观念,对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不以对错划分,使其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看法,提升其艺术感知能力。同时也需鼓励与引导学生基于生活获取艺术灵感。生活是艺术的根源,从生活中获取艺术感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教学实践中也需结合学生思维特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学生因自身知识程度、个性与能力大小的差异性,自然有着不同的审美与创造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引导其发挥创造力。
5.加强实践,培养就业能力
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其美术教学也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与就业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形成自身的审美理念与表达模式。同时可积极组织户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经历,引导学生对美术形成一定的欣赏与评价理念基础;通过美术素材的增加,丰富学生体验与认知,提升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此外,应在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与创新思维,创新的本质为个性的释放,教师需全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崇尚个性的学习环境,协助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必须不断发展来呼应社会需求。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美术教育需充分认识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发掘学生自身艺术潜力,提升其审美与创造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培.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4-25.
[2]孙耀.美术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6):193-194.
[3]王雯.基于素质教育的职业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6):192.
[4]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