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问题,应充分重视并发挥思政工作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博雅教育,让学习不再急功近利;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生活充实有序;开展挫折教育,让学生能愈挫愈勇;完成学习方式转型,让高中时代真正结束;教师密切协作,让学生需求主导课堂;培育成就感,让点滴进步得到肯定。
关键词: 本科生;学习主动性;思想教育;高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1-0047-05
杭州大学[1],太原科技大学[2],淮海工学院[3],西安石油大学[4],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杭州商学院、中国计量学院[5],福建莆田学院[6],河北科技大学[7],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9],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0]等许多高校从2003年开始陆续开展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现状调研”,并将数据结论向社会公布。这些院校的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即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及时干预。
各校的调研报告中都提到思想教育工作在培育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能够起到核心作用。不过,遗憾的是,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方面,要么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要么出现了形式化、教条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重视培育本科生学习主动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原有僵硬、落后的工作模式,解放思想,创新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在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真正起到核心作用。
一、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表现
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屡屡违反学习纪律。很多大学生在高中课堂上认真听讲,精力集中,但到了大学课堂上,无故旷课,上课迟到,打瞌睡,吃早点,聊天,且屡禁不止。对于课程作业,敷衍了事,甚至不交。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大学生对此不以为然,泰然处之,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是非观念。
(二)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很多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电脑游戏,或者将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于其他与学习不相关的活动中,例如谈恋爱,参加过多的社团活动、校外实习以及打工赚钱等等。这些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大大超过适当的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学习。
(三)突击复习与考试作弊。一部分大学生平时不专心学习,临考之前通过连夜突击来应付敷衍。他们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非但不引以为耻,反而以之为荣。另一部分大学生则企图通过考试作弊来蒙混过关。在各个高校中,每年都有因为考试作弊而受到处分的学生,而且不管处罚多么严厉,这种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四)产生学习痛苦感。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虽然保持了学习热情。可是一两个学期下来,学习的快乐感往往被痛苦感所取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另一部分是因为学习疲劳与缺乏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的需要差距太大,或者无法短时间带来大量的财富,浮躁虚荣、一夜暴富的不良风气在大学生中间弥漫,严重地侵蚀了大学生的精神健康与道德水平。
二、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探析
学习主动性按其作用方式分可分为内部主动性和外部主动性。内部主动性是指产生于学习者内部需要而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属于内因;外部主动性是指由客观目标或要求等诱发的一种学习力量,属于外因。内部主动性和外部主动性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内部主动性与外部主动性两个方面来考察目前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缺失内部主动性的原因
心理学认为,学习主动性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合,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学习主动性旺盛的学生,源于这三个方面心态都比较积极,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有机组成。 [11]因此,从内因方面看,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大致存在如下原因。
1.茫然:我为什么要学?
首先,在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即高考。但在大学里,当离开了高考指挥棒,同学们突然觉得茫然了,他们常常问自己,学这门课有什么意义?离开了升学压力,学习开始真的变成了自己的事情,既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老师,学习不再为了谁,大多数学生需要重新明确学习的意义。
其次,社会浮躁风气导致一些学生开始信奉“读书无用论”。受到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影响,很多学生问自己:学这门课有什么意义?读书有什么意义?于是“读书无用论”侵蚀着学生们的“三观”,也偷走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象牙塔不再封闭,各种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学生们的大脑中。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受到“一夜成名”、“迅速致富”思想的侵蚀,变得浮躁,相信不劳而获。另一部分同学则受到巨大贫富差距的影响,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变得悲观绝望,认为读书无法改变命运,因而自暴自弃,甚至开始敌视社会,游戏人生。
再次,独生子女自控能力差,经不起诱惑。如今的大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在大学,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面对网络游戏、谈恋爱、社交娱乐等各种诱惑,独生子女往往不能很好地自我约束,一再放纵,无心学习。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其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当事情的发展与结果与自己的预期不一致时,就不知所措,甚至消极悲观。这种现象在各个高校中普遍存在,也是高校辅导员经常处理的学生问题之一。
2.厌学:凭什么感兴趣?
有的学生虽然有学习的动机,但是,却对大学课程或者部分课程缺乏兴趣。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些课程的教学严重脱离实际,没有与时俱进,有些专业课程没有与基础课程协调进度,导致学生无法完全领会,一些授课教师的教学要么照本宣科,要么过于学术化,对学生的需求缺乏了解。 另一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面对这样的前景,很多学生虽然的确具有“学一技之长”的动机,但是他们只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感兴趣,对其他通识课程不予重视。
3.畏学:怎么总学不好?
即使有学习动机,有学习兴趣,但一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学习主动性减退的问题,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仍然沿袭高中时代“老师讲、学生记”、“上课听、下课背”的学习方式。这样学习大学课程,非但学习成绩无法提高,而且使学生自己疲惫不堪,因为大学的课程远远多于高中。于是慢慢地,他们就会开始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老师的讲课不是按照书本上来的,或者虽按照书本上的讲授知识,但顺序与书本上章节的顺序是不一致的。这些其实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思维,说明这些学生还停留在高中的学习模式上。事实上,大学时代的学习不是应付某一场考试,而要用心汲取各种知识。老师讲授的知识可以是在课本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或者按照老师自己的理解来编排顺序。一些学生之所以不适应,是因为这种讲授方式很难在书本上“划重点”或者很难“背诵”。真正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实际上会按照老师讲授的顺序认认真真地记好笔记,然后按照学习笔记做好复习和预习,并在此基础上去图书馆进一步地进行延伸阅读和学习。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没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很多高校也没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训。
第二,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很多学生是在掌声和表扬中长大的。但在大学阶段,由于学习方式不适应、竞争更加激烈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遭受挫折。很多人在失落中无法直面挫折,觉得自己总学不好,慢慢地开始畏惧学习。实际上,挫折教育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和成功。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将挫折教育逐步引进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可以在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能力,这样他们踏上社会之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残酷现实。
(二)缺失外部主动性的原因
缺失外部主动性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与家庭原因三个方面。其中,思想教育主要涉及学校原因。因此,本文以阐述学校原因为主,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制度原因:学生有机可乘。应当承认,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尚不完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制度的缺陷也可能成为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之一。例如我们很多高校的考试制度不健全,减弱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的考试,大部分学生在考前突击复习即可通过,因此激发不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校举行过多的课外活动,却忽视了学风建设,学生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搞活动上。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助长了部分学生投机和侥幸心理。迟到、旷课等司空见惯,有恃无恐。
二是教师原因:行政化,官僚化。很多授课教师的讲义很多年没有更新。不更新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教师不知道学生的需求,也可能是没有监督机制去促使他们更新。因此,过期的知识、僵化的授课很难让学生对学习倾注热情。此外,在许多高校,授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各自为政,往来甚少。授课教师只管课堂,思政教师只管课后。然而,教育不是行政,泾渭分明的结果,是思政教师的努力往往无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成效,心血付之东流。
三、思政工作在激发学习主动性方面的作用
针对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主要表现与主要原因,我们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开展新生博雅教育,让学习不再急功近利
大学生仍处于思想尚未定型期,对他们进行理念教育很重要。绝大多数学生是怀着对大学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求而进入大学学习的。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一年级新生的学习激情。[12]因此,我们不妨在大一阶段重点开展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首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其核心概念是自由,其目的是培养个体自身发展的素质。博雅
教育基于一种大知识观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13]因此,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博雅教育,可以让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上很好地树立起正确的兴趣取向,避免今后出现严重偏科或功利选课的现象。同时,也只有在一年级开展博雅教育的基础上,之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活充实有序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生们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解决学习动机不明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就是要本科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和外在环境。学生如果对自身认识不清,对所处环境情况不明,就不能正确做出角色定位,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14]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通过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达到明确学习目标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大学生加以启发和引导,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演讲赛、校友座谈、主题班会、辩论赛等。此外,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观念转变等也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内容。
(三)开展挫折教育,让学习能够愈挫愈勇
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欠佳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所以他们不会灰心丧气,而是努力奋斗,相信努力与结果之间具有依随性,不会产生无助感,表现出积极的行为;而有的学生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他们灰心丧气,认为再努力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容易产生无助感。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15]挫折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那么哪一点才是工作的关键呢?我们认为是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实际上,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系统中,理想信念占据着中心地位。理想信念作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它是人的认识、预见、评价、追求、意志、决心、毅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蕴含着浓厚、强烈的价值定势、情感色彩和意志力量,对人的活动具有激励性、指导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内驱力和实践主动性。因此,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产生不竭的主动性,并集中全部精力,以一种积极、主动、坚毅的精神,为实现理想信念而采取行动。[16]因此,挫折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助推学习方式转型,让高中时代真正结束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对于高校教师来讲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高校教师对于高中学习方式并不熟悉,所以也很难看出学生们的哪些习惯是高中模式。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能够从高中学习方式向大学学习方式转型,我们建议教师积极研究高中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大学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这样做到心中有底,才能正确地、科学地指导学生。
同时,我们可以让班级或者学院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经验,或以同学之间开展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们时不时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学里怎么学才合适?只要他们开始思考了,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因为学习方式这个事情个体差异很大。别人觉得很管用的学习方式,对自己并不一定合适。所以,教师在指导中切忌越俎代庖、设定标准,而是要更多地去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摸索、去纠错。
(五)教师紧密协作,让学生需求主导课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同时也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也责无旁贷,应积极配合思政教师的工作。
授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应当建立相互沟通协调的长效化机制。这样一来,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能够定期且及时地反映给授课教师,从而使得学生的需求成为课堂上的主导力量,学生才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六)培育成就感,让点滴进步都得到肯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奖励(物质和精神)能使人产生愉快的精神享受,增强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可以强化和稳定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7]因此,我们应当对学习主动性予以奖励,例如增加学习积极分子奖学金,又如将发展学生党员、优秀干部、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各项工作与学习积极性相应挂钩等等。这样,学生的进步才会得到肯定,同学之间也会形成良好的学风。
当然,思想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例如社会风气、就业压力等,但是它的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工作方式,目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局面必定会得到扭转。
综上所述,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在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第一,高校对该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第二,思政工作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抵御不良思想;第三,思政教师与授课教师之间紧密合作,通过教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也反过来促进教改的进一步深化,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打破现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善晓,张兴红.从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08,(增):8-11.
[2]贾美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7): 21-27.
[3]李春宇.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0,(1):10-11.
[4]郑林科.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的预测模型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03-109.
[5]程海丰.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64-67.
[6]周岚峰.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0,(4):69-71.
[7]李洪英.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0,(31):212.
[8]芋来生.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开发的创新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1):116-117.
[9]陈萍.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J].理工高教研究,2009,(5):56-59.
[10]黄益萍.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2):91-102.
[11]李宝富.大学生学习动力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3):101-103.
[12]郑庆柱.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论析[J].社会科学家,2007,(2):71-73.
[13]魏善春.博雅教育视野下对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 (9):69-70.
[14]顾少海,高香.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大学生完善学习动力系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4):36-38.
[15]旷勇.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探析[J].纺织教育, 2008,(1):64-67.
[16]陈运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7):159-162.
[17]张小俊.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及激励对策探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84-86.
关键词: 本科生;学习主动性;思想教育;高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1-0047-05
杭州大学[1],太原科技大学[2],淮海工学院[3],西安石油大学[4],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杭州商学院、中国计量学院[5],福建莆田学院[6],河北科技大学[7],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9],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0]等许多高校从2003年开始陆续开展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现状调研”,并将数据结论向社会公布。这些院校的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即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及时干预。
各校的调研报告中都提到思想教育工作在培育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能够起到核心作用。不过,遗憾的是,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方面,要么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要么出现了形式化、教条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重视培育本科生学习主动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原有僵硬、落后的工作模式,解放思想,创新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在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真正起到核心作用。
一、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表现
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屡屡违反学习纪律。很多大学生在高中课堂上认真听讲,精力集中,但到了大学课堂上,无故旷课,上课迟到,打瞌睡,吃早点,聊天,且屡禁不止。对于课程作业,敷衍了事,甚至不交。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大学生对此不以为然,泰然处之,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是非观念。
(二)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很多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电脑游戏,或者将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于其他与学习不相关的活动中,例如谈恋爱,参加过多的社团活动、校外实习以及打工赚钱等等。这些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大大超过适当的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学习。
(三)突击复习与考试作弊。一部分大学生平时不专心学习,临考之前通过连夜突击来应付敷衍。他们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非但不引以为耻,反而以之为荣。另一部分大学生则企图通过考试作弊来蒙混过关。在各个高校中,每年都有因为考试作弊而受到处分的学生,而且不管处罚多么严厉,这种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四)产生学习痛苦感。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虽然保持了学习热情。可是一两个学期下来,学习的快乐感往往被痛苦感所取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另一部分是因为学习疲劳与缺乏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的需要差距太大,或者无法短时间带来大量的财富,浮躁虚荣、一夜暴富的不良风气在大学生中间弥漫,严重地侵蚀了大学生的精神健康与道德水平。
二、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探析
学习主动性按其作用方式分可分为内部主动性和外部主动性。内部主动性是指产生于学习者内部需要而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属于内因;外部主动性是指由客观目标或要求等诱发的一种学习力量,属于外因。内部主动性和外部主动性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内部主动性与外部主动性两个方面来考察目前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缺失内部主动性的原因
心理学认为,学习主动性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合,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学习主动性旺盛的学生,源于这三个方面心态都比较积极,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有机组成。 [11]因此,从内因方面看,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大致存在如下原因。
1.茫然:我为什么要学?
首先,在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即高考。但在大学里,当离开了高考指挥棒,同学们突然觉得茫然了,他们常常问自己,学这门课有什么意义?离开了升学压力,学习开始真的变成了自己的事情,既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老师,学习不再为了谁,大多数学生需要重新明确学习的意义。
其次,社会浮躁风气导致一些学生开始信奉“读书无用论”。受到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影响,很多学生问自己:学这门课有什么意义?读书有什么意义?于是“读书无用论”侵蚀着学生们的“三观”,也偷走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象牙塔不再封闭,各种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学生们的大脑中。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受到“一夜成名”、“迅速致富”思想的侵蚀,变得浮躁,相信不劳而获。另一部分同学则受到巨大贫富差距的影响,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变得悲观绝望,认为读书无法改变命运,因而自暴自弃,甚至开始敌视社会,游戏人生。
再次,独生子女自控能力差,经不起诱惑。如今的大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在大学,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面对网络游戏、谈恋爱、社交娱乐等各种诱惑,独生子女往往不能很好地自我约束,一再放纵,无心学习。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其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当事情的发展与结果与自己的预期不一致时,就不知所措,甚至消极悲观。这种现象在各个高校中普遍存在,也是高校辅导员经常处理的学生问题之一。
2.厌学:凭什么感兴趣?
有的学生虽然有学习的动机,但是,却对大学课程或者部分课程缺乏兴趣。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些课程的教学严重脱离实际,没有与时俱进,有些专业课程没有与基础课程协调进度,导致学生无法完全领会,一些授课教师的教学要么照本宣科,要么过于学术化,对学生的需求缺乏了解。 另一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面对这样的前景,很多学生虽然的确具有“学一技之长”的动机,但是他们只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感兴趣,对其他通识课程不予重视。
3.畏学:怎么总学不好?
即使有学习动机,有学习兴趣,但一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学习主动性减退的问题,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仍然沿袭高中时代“老师讲、学生记”、“上课听、下课背”的学习方式。这样学习大学课程,非但学习成绩无法提高,而且使学生自己疲惫不堪,因为大学的课程远远多于高中。于是慢慢地,他们就会开始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老师的讲课不是按照书本上来的,或者虽按照书本上的讲授知识,但顺序与书本上章节的顺序是不一致的。这些其实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思维,说明这些学生还停留在高中的学习模式上。事实上,大学时代的学习不是应付某一场考试,而要用心汲取各种知识。老师讲授的知识可以是在课本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或者按照老师自己的理解来编排顺序。一些学生之所以不适应,是因为这种讲授方式很难在书本上“划重点”或者很难“背诵”。真正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实际上会按照老师讲授的顺序认认真真地记好笔记,然后按照学习笔记做好复习和预习,并在此基础上去图书馆进一步地进行延伸阅读和学习。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没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很多高校也没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训。
第二,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很多学生是在掌声和表扬中长大的。但在大学阶段,由于学习方式不适应、竞争更加激烈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遭受挫折。很多人在失落中无法直面挫折,觉得自己总学不好,慢慢地开始畏惧学习。实际上,挫折教育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和成功。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将挫折教育逐步引进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可以在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能力,这样他们踏上社会之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残酷现实。
(二)缺失外部主动性的原因
缺失外部主动性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与家庭原因三个方面。其中,思想教育主要涉及学校原因。因此,本文以阐述学校原因为主,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制度原因:学生有机可乘。应当承认,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尚不完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制度的缺陷也可能成为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之一。例如我们很多高校的考试制度不健全,减弱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的考试,大部分学生在考前突击复习即可通过,因此激发不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校举行过多的课外活动,却忽视了学风建设,学生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搞活动上。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助长了部分学生投机和侥幸心理。迟到、旷课等司空见惯,有恃无恐。
二是教师原因:行政化,官僚化。很多授课教师的讲义很多年没有更新。不更新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教师不知道学生的需求,也可能是没有监督机制去促使他们更新。因此,过期的知识、僵化的授课很难让学生对学习倾注热情。此外,在许多高校,授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各自为政,往来甚少。授课教师只管课堂,思政教师只管课后。然而,教育不是行政,泾渭分明的结果,是思政教师的努力往往无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成效,心血付之东流。
三、思政工作在激发学习主动性方面的作用
针对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主要表现与主要原因,我们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开展新生博雅教育,让学习不再急功近利
大学生仍处于思想尚未定型期,对他们进行理念教育很重要。绝大多数学生是怀着对大学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求而进入大学学习的。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一年级新生的学习激情。[12]因此,我们不妨在大一阶段重点开展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首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其核心概念是自由,其目的是培养个体自身发展的素质。博雅
教育基于一种大知识观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13]因此,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博雅教育,可以让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上很好地树立起正确的兴趣取向,避免今后出现严重偏科或功利选课的现象。同时,也只有在一年级开展博雅教育的基础上,之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活充实有序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生们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解决学习动机不明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就是要本科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和外在环境。学生如果对自身认识不清,对所处环境情况不明,就不能正确做出角色定位,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14]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通过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达到明确学习目标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大学生加以启发和引导,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演讲赛、校友座谈、主题班会、辩论赛等。此外,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观念转变等也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内容。
(三)开展挫折教育,让学习能够愈挫愈勇
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欠佳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所以他们不会灰心丧气,而是努力奋斗,相信努力与结果之间具有依随性,不会产生无助感,表现出积极的行为;而有的学生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他们灰心丧气,认为再努力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容易产生无助感。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15]挫折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那么哪一点才是工作的关键呢?我们认为是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实际上,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系统中,理想信念占据着中心地位。理想信念作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它是人的认识、预见、评价、追求、意志、决心、毅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蕴含着浓厚、强烈的价值定势、情感色彩和意志力量,对人的活动具有激励性、指导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内驱力和实践主动性。因此,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产生不竭的主动性,并集中全部精力,以一种积极、主动、坚毅的精神,为实现理想信念而采取行动。[16]因此,挫折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助推学习方式转型,让高中时代真正结束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对于高校教师来讲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高校教师对于高中学习方式并不熟悉,所以也很难看出学生们的哪些习惯是高中模式。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能够从高中学习方式向大学学习方式转型,我们建议教师积极研究高中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大学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这样做到心中有底,才能正确地、科学地指导学生。
同时,我们可以让班级或者学院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经验,或以同学之间开展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们时不时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学里怎么学才合适?只要他们开始思考了,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因为学习方式这个事情个体差异很大。别人觉得很管用的学习方式,对自己并不一定合适。所以,教师在指导中切忌越俎代庖、设定标准,而是要更多地去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摸索、去纠错。
(五)教师紧密协作,让学生需求主导课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同时也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也责无旁贷,应积极配合思政教师的工作。
授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应当建立相互沟通协调的长效化机制。这样一来,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能够定期且及时地反映给授课教师,从而使得学生的需求成为课堂上的主导力量,学生才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六)培育成就感,让点滴进步都得到肯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奖励(物质和精神)能使人产生愉快的精神享受,增强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可以强化和稳定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7]因此,我们应当对学习主动性予以奖励,例如增加学习积极分子奖学金,又如将发展学生党员、优秀干部、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各项工作与学习积极性相应挂钩等等。这样,学生的进步才会得到肯定,同学之间也会形成良好的学风。
当然,思想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例如社会风气、就业压力等,但是它的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工作方式,目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局面必定会得到扭转。
综上所述,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在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第一,高校对该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第二,思政工作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抵御不良思想;第三,思政教师与授课教师之间紧密合作,通过教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也反过来促进教改的进一步深化,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打破现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善晓,张兴红.从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08,(增):8-11.
[2]贾美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7): 21-27.
[3]李春宇.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0,(1):10-11.
[4]郑林科.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的预测模型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03-109.
[5]程海丰.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64-67.
[6]周岚峰.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0,(4):69-71.
[7]李洪英.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0,(31):212.
[8]芋来生.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开发的创新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1):116-117.
[9]陈萍.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J].理工高教研究,2009,(5):56-59.
[10]黄益萍.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2):91-102.
[11]李宝富.大学生学习动力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3):101-103.
[12]郑庆柱.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论析[J].社会科学家,2007,(2):71-73.
[13]魏善春.博雅教育视野下对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 (9):69-70.
[14]顾少海,高香.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大学生完善学习动力系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4):36-38.
[15]旷勇.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探析[J].纺织教育, 2008,(1):64-67.
[16]陈运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7):159-162.
[17]张小俊.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及激励对策探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