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64排CT灌注成像技术定量评价涎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其对涎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0例患者中良性肿块15例,恶性肿块10例,炎性包块5例(6个病
【机 构】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T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64排CT灌注成像技术定量评价涎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其对涎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0例患者中良性肿块15例,恶性肿块10例,炎性包块5例(6个病灶),全部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行CT灌注检查。绘制肿块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取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结果CT灌注参数的BF、PS、BV值在涎腺肿块中表现为恶性组〉炎性组〉良性组,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其他文献
患者男,66岁,发现肺结核5月余,在当地疾病防控中心服用板式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010年12月20日凌晨,患者突然口吐白沫,带少量血丝,肢体僵直.经家属拍打,约30m
采用一种融合功能梯度材料设计思想与快速原型制造等离子熔射与机器人数字化成形技术于一体的新方法,借助自主研发的梯度功能送粉系统,多层连续熔射快速制造立体结构MOLB(mono-b
目的:转录因子Olig1调控了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并参与了脱髓鞘损伤后的修复,是治疗脱髓鞘疾病的候选基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旨在
目的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12周末采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取部分肝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心律失常总数的1/3,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达25%,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为2%~5%。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Rα97—116(V108A)鼻黏膜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转录因子T-box家族成员之一(T-bet)和可与DNA序列[A/T(GATA)A/GJ结合的Ⅳ型锌指蛋白
目的观察从侧脑室以预处理的方式注射吗啡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中枢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后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先建立侧脑室注射动物模型,再建立心肌
用CO2激光对4 mm厚的AZ31B变形镁合金进行了焊接试验,试验中出现了三种焊接模式:小孔焊、热导焊、模式不稳定焊。分析发现在一定参数范围内激光功率是焊接模式的决定因素。提
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在Q235钢表面熔覆形成TiC/Ni超厚熔覆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分析测试了涂层的相、组织、成分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