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出现在第二模块:探日——“理”的寻思。第一环节,让学生读文,了解到“车盖和盘盂”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太阳的,“沧沧凉凉和探汤”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太阳的,“车盖和沧沧凉凉”是写“日始出时”的太阳,“盘盂和探汤”是写“日中”的太阳。把四个词语代入文本,通过默读深思,探寻这四个轴心词两两相对的内在联系,认识到立场、视野的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接着我开始问:“同学们,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是吗?”学生自然给出了肯定答案。教师的权威形象根深蒂固,同学们会毫不犹豫地“认同”教师的观点。如果在这儿同学们稍有犹豫,我一定会发现问题,然而我当时的得意忘形和话语霸权,导致了后来我五分钟思维空白。
我继续问:“老师现在把‘車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谁能在这两个空地方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学生却没有反应。我心里顿时一沉,上课之前,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有人说,弹钢琴要有手感、乐感,同样,讲课也要有课感。而课感,指的是天衣无缝的融合感、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自然融洽的互动感、自信满足的成就感、勇敢大胆的刺激感、快乐和谐的幸福感。显然,这感那感,在那一刻,我都没有意识到,我所意识到的只有挫败感。
当时我缺乏冷静,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舞台感。“舞台感表现为教学自信心,饱满的精神状态,从容、缓急有度的语言,生动、恰当的肢体动作,同时还表现为对课堂特殊的敏感和预见性,丰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策略,巧妙、自然的调节,改善课堂氛围的能力。”失去气度,远离了耐心、敏感、克制、清醒,就会自乱阵脚。课后我才意识到,如果当时我给学生思考喘息的时间,相信一定会有学生能填上恰当的词语。“那些不能充分信任孩子的成人,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或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我想,在那五分钟,我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了。
课,还得继续,我强行介入,“解决”问题。然而那时的我已经违背了经常挂在嘴上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要站稳儿童立场”等常识。慌神之后,我犯的第二个愚蠢的错误是继续提问:“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对吧?那好,老师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谁来填填‘远’和‘近’?”
刚才的教学环节就出现了短路,我没有给学生任何缓冲时间,这次又再次饶舌般抛出和上次一般学生无法会意的问题。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学生当然招架不住,并开始担心万一回答错误会被同学们“取笑”,因此都选择做鸵鸟。
冷场后,我再次瞟了一眼自己的教案,进入下一环节,开始引读:“一儿发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那么他的结论是?”学生开始读:“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我继续问,“他还得出什么结论?”有的学生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同学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过了一会儿,学生意识到结论还可以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之后我们接着读:“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那么,他的结论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也就顺溜起来,课堂氛围总算又活跃起来了。
绕是绕过去了,但这里的绕显然不是那么高明,显然是因为我对教材解读出了问题。在擦去车盖和盘盂两个词后,学生为什么不能在合适的地方填上远近两个词呢?
“教材文本解读不仅要实现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融合,还必须顾忌学生视野能否和教师视野融合,实现学生视野与教材文本视野的融合,更得处理好读者视野与教学视野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相互融合起来。概言之,就是把文本视野、读者视野、教材编者视野、学生视野等因素紧密地融合起来,才是文本解读的正道。”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课堂上出现的一切问题在于,教师没有和学生一起思考——教师仍然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阅读。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一小儿的思维模式是,先说结论,晨近午远;再说理由,晨大午小。然而在反问的时候,他的思维模式转了个弯,不说近大远小,而说远小近大。咱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会这样顺着说下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他一颠倒,咱们一愣神,文本解读就走入了岔道。
那么,这前一个小儿为什么不按常理出牌呢?理由是他在辩斗,他在辩论,他在辩驳,他也在辩护——事实上他找到另一小儿的逻辑疏失。因此,他在拿出了证据后,反问的部分是在攻击对方——你不是说日初出远吗?可是那离我们很远的、看起来很小的、如盘盂的太阳,却是日中时候的太阳啊!你不是说日中时近吗?可是那离我们很近的、看起来很大的,如车盖的太阳,却是日初出的太阳啊!
显然,他们绕来绕去,针对的就是前面第二和第三小节他们提出的结论——而此时反问时出现的“远”“近”,和前面两小儿的结论中出现的“远”“近”,叙述的顺序可是一切按照常理出牌的。
可是,下一次,如果再上这一课,我还绕得回来吗?我想我会的,因为“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其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已然“妙悟”,就总会找到“手腕”,在成为反思型的实践家后,自然能成为一个技术熟练者。
(完)
【作者单位:湖北松滋市实验小学】
我继续问:“老师现在把‘車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谁能在这两个空地方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学生却没有反应。我心里顿时一沉,上课之前,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有人说,弹钢琴要有手感、乐感,同样,讲课也要有课感。而课感,指的是天衣无缝的融合感、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自然融洽的互动感、自信满足的成就感、勇敢大胆的刺激感、快乐和谐的幸福感。显然,这感那感,在那一刻,我都没有意识到,我所意识到的只有挫败感。
当时我缺乏冷静,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舞台感。“舞台感表现为教学自信心,饱满的精神状态,从容、缓急有度的语言,生动、恰当的肢体动作,同时还表现为对课堂特殊的敏感和预见性,丰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策略,巧妙、自然的调节,改善课堂氛围的能力。”失去气度,远离了耐心、敏感、克制、清醒,就会自乱阵脚。课后我才意识到,如果当时我给学生思考喘息的时间,相信一定会有学生能填上恰当的词语。“那些不能充分信任孩子的成人,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或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我想,在那五分钟,我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了。
课,还得继续,我强行介入,“解决”问题。然而那时的我已经违背了经常挂在嘴上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要站稳儿童立场”等常识。慌神之后,我犯的第二个愚蠢的错误是继续提问:“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对吧?那好,老师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谁来填填‘远’和‘近’?”
刚才的教学环节就出现了短路,我没有给学生任何缓冲时间,这次又再次饶舌般抛出和上次一般学生无法会意的问题。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学生当然招架不住,并开始担心万一回答错误会被同学们“取笑”,因此都选择做鸵鸟。
冷场后,我再次瞟了一眼自己的教案,进入下一环节,开始引读:“一儿发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那么他的结论是?”学生开始读:“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我继续问,“他还得出什么结论?”有的学生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同学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过了一会儿,学生意识到结论还可以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之后我们接着读:“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那么,他的结论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也就顺溜起来,课堂氛围总算又活跃起来了。
绕是绕过去了,但这里的绕显然不是那么高明,显然是因为我对教材解读出了问题。在擦去车盖和盘盂两个词后,学生为什么不能在合适的地方填上远近两个词呢?
“教材文本解读不仅要实现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融合,还必须顾忌学生视野能否和教师视野融合,实现学生视野与教材文本视野的融合,更得处理好读者视野与教学视野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相互融合起来。概言之,就是把文本视野、读者视野、教材编者视野、学生视野等因素紧密地融合起来,才是文本解读的正道。”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课堂上出现的一切问题在于,教师没有和学生一起思考——教师仍然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阅读。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一小儿的思维模式是,先说结论,晨近午远;再说理由,晨大午小。然而在反问的时候,他的思维模式转了个弯,不说近大远小,而说远小近大。咱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会这样顺着说下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他一颠倒,咱们一愣神,文本解读就走入了岔道。
那么,这前一个小儿为什么不按常理出牌呢?理由是他在辩斗,他在辩论,他在辩驳,他也在辩护——事实上他找到另一小儿的逻辑疏失。因此,他在拿出了证据后,反问的部分是在攻击对方——你不是说日初出远吗?可是那离我们很远的、看起来很小的、如盘盂的太阳,却是日中时候的太阳啊!你不是说日中时近吗?可是那离我们很近的、看起来很大的,如车盖的太阳,却是日初出的太阳啊!
显然,他们绕来绕去,针对的就是前面第二和第三小节他们提出的结论——而此时反问时出现的“远”“近”,和前面两小儿的结论中出现的“远”“近”,叙述的顺序可是一切按照常理出牌的。
可是,下一次,如果再上这一课,我还绕得回来吗?我想我会的,因为“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其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已然“妙悟”,就总会找到“手腕”,在成为反思型的实践家后,自然能成为一个技术熟练者。
(完)
【作者单位:湖北松滋市实验小学】